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商学院动态 > 正文
 

全球MBA四大排行榜迥异 中国商学院态度积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 02:25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陈雪频 发自上海

  几乎同时,《华尔街日报》和《经济学人》在9月下旬推出全球MBA排行榜。比较这两份榜单是一件让人迷惑的事情,以西班牙IESE商学院和ESADE商学院为例:前者在《经济学人》MBA排行榜中排名第一,而在《华尔街日报》国际院校排行榜中进不了前十;后者在《华尔街日报》的国际院校排行榜位列第二,在《经济学人》的MBA排行榜中的排名则在三十之外

  如果拿这两个排行榜与同样知名的《金融时报》和《商业周刊》推出的MBA排行榜相比,这种迷惑会更加剧烈。颇负盛名的哈佛商学院在今年初的《金融时报》MBA百强排行榜中排名并列第一,而在《华尔街日报》中的MBA排名在前十之后,《经济学人》今年的MBA百强排行榜更绝,根本找不到哈佛商学院的名字。

  中国人喜欢排座次,但如果以这四份同样知名的MBA排行榜来衡量商学院的高低的话,很有可能由此迷失。在越来越市场化的商学院中间,MBA排行榜的作用就像是行业标准,只不过具有不同的视角和规则,商学院、雇主和MBA学生也从中尽量寻找各自的利益所在。

    榜单解读

  在今年的《经济学人》MBA排行榜中,来自欧洲的商学院(IESE)第一次占据了榜首。这是欧洲商学院挑战美国商学院的一个征兆,因为在此之前还没有哪一个欧洲商学院排在全球MBA排行榜的榜首。经济学人集团表示它排名靠前的主要原因在于毕业生平均年薪为142000美元,96%的毕业生在三个月内找到了工作。

  但这份榜单因为哈佛商学院和沃顿商学院没有上榜而略显暗淡。这两个商学院在与《经济学人》同属一个集团的《金融时报》今年的MBA百强排行榜中并列第一。经济学人集团对外解释说这两个商学院没有提供有关校友、师资方面的资料。而一位知情者则表示,哈佛和沃顿历来不热衷于向媒体提供相应的资料。

  《华尔街日报》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商学院在招聘者眼中的吸引力是《华尔街日报》MBA排行榜的主要依据。他们只需要商学院提供一份主要MBA雇主名单,然后请雇主对最近前往进行招聘活动的商学院打分。尽管如此,哈佛商学院在《华尔街日报》的美国全国性院校的榜单中的排名也只有第14位,主要原因是其毕业生对招聘企业态度不太友好,一位受访的招聘企业连连使用“权威感”、“自负问题”和“傲慢自大”这样的词汇来描述哈佛MBA毕业生。

  今年分别夺得三类排名榜首的三所商学院的MBA班人数规模都较少。招聘方认为他们的毕业生不但才智超群,性格也温和可亲,比如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的MBA毕业生在分权及合作方面表现出色,普渡大学的毕业生则以谦逊的态度和坚定的职业操守而扬名,IMD毕业生最令人称赞的就是他们非同寻常的成熟心智和深厚的素养。

  中国的商学院在这几份榜单中的表现同样值得关注。在《经济学人》的MBA排行榜中,香港大学位列全球第45位,居亚洲及澳大利亚最高排名,另外两个上榜的中国商学院分别是香港科技大学(第82位)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第92位)。在《金融时报》的MBA排行榜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位列全球第22位,位居亚洲及澳大利亚最高排名,另外两个上榜的商学院是香港科技大学(第44位)和香港中文大学(第69位)。没有一所中国的商学院出现在《华尔街日报》和《商业周刊》的排名中。

    标准比较

  《经济学人》和《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和《商业周刊》的四份MBA排行榜单,虽然评选标准各有侧重,但依然有相通之处。它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市场价值和市场反应,注重调查MBA毕业生薪酬、雇主意见及MBA毕业生对商学院的满意度等,和商学院的办学宗旨一脉相承。

  《华尔街日报》更注重雇主意见,它只对到商学院招聘MBA的用人单位展开调查。其中的评比标准主要包括学生质量,以及学校职业服务办公室对各项要求的应对效果。

  招聘企业遴选MBA毕业生的标准相当一致,他们最看重候选人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倾向、个人品德和操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企业还重视候选人的工作经验。招聘企业也不止一次地表示,对盛名难副、自吹自擂的毕业生是如何的厌倦。

  《经济学人》排名的初衷是指导全球MBA投考者为未来投资,考虑就业及晋升机会、个人发展及教育经验、薪酬增加和人际网络的发展四大因素。

  《金融时报》只对MBA毕业生和商学院进行调查,没有雇主调查这一项,但增加了校友推荐一项,即要求某届校友写出他们最愿意聘用MBA毕业生的三所商学院。它把学生毕业3年后的年薪、学校培养的博士生数量作为很重要的评价标准。

  《商业周刊》始终把消费者满意与否作为衡量学院质量的关键指标,从商学院、MBA毕业生和雇主三个维度展开全面调查,其中毕业生就业情况及薪资这两个“反映毕业生市场行情的指标”是调查核心。

    商学院反应微妙

  商学院对各种各样的排行榜的反应各不相同。像哈佛和沃顿这样已确立“江湖地位”的商学院,对排名往往不太热衷,这也是导致他们在排行榜中通常并不靠前的主要原因。而那些后来者则会积极参与这样的排行榜,因为第三方的评比往往能让他们在招生、吸引师资和学生就业方面获益良多。

  中国的商学院正积极参与这种排行榜并积极展开宣传。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于渐教授告诉记者,香港大学四年前开始全日制MBA招生的主要动机就是能参与MBA排名,因为MBA排行榜只针对具有全日制MBA项目的大学。这个策略给香港大学带来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其在《经济学人》MBA排名榜中也是节节攀升,从前年的第79位到去年的第68位再到今年的第45位、亚洲第1位。尝到甜头的香港大学计划明年开始参加《金融时报》MBA排行榜。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也从MBA排行榜中获益颇多。今年年初获得《金融时报》MBA排行榜全球第22位和亚洲第1位之后,该学院院长张国华表示学院在排行榜中的名次上升不仅能给商学院带来品牌效应,吸引更好的学生和师资,而且让自己明白需要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商学院学生也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他们寻找工作的余地更加宽广,起薪也明显增加了。

  并非所有商学院都对排行榜表示满意,很多人甚至认为MBA高校排名这种东西只是一种信息的误导。西班牙学院MBA指导教师EduardoAbascal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MBA院校排名使很多学生忘记去思考哪所学校更适合他们的个人需要,而是鼓励他们一窝蜂地奔向排名最靠前的学校。”

  世界MBA巡展的主办方TopCareer公司总裁Nunzino多年从事MBA市场研究,他发现商学院学生高度评价他们所在学校乃利益所在——学校越好,就意味着更好的工作在等待他们。这可能也是促使商学院和学生积极参与商学院排名的一个重要动机,如果说MBA排行榜是商学院的一种游戏,那么他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在这个游戏中取得好成绩,因为这关系到他们各自的利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24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