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杜永全
汉武帝刘彻开言路、纳贤士、削诸侯、强军队、壤匈奴、拓疆土,造就了一代帝王的丰功伟绩。而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正再现了这一历史过程,它仿佛将你带到了强盛无比的汉朝、带到了硝烟弥漫的汉匈战场,让你感受着作为汉人的潇洒和豪迈。除此之外,对于在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我来说,它带给我更多的是汉武大帝定国兴邦的卓越战略思维以及高
超的管理理念、技术和方法。其实,现在很多从国外翻译过来并被国内企业奉为经典的现代管理理念和办法,早在中国公元前的汉代就有了。
一、执行力
执行力仿佛成为了中国企业2004年最流行的管理理念。其中,体现执行力的一个最为经典的案例就是《致加西亚的一封信》,该书描述了罗文为了将美国总统的信交到西班牙将军加西亚手里,在根本不知道加西亚将军行踪的情况下,他不辞辛苦,穿过敌军的重重封锁,面临多次困难和生命危险,最终不辱使命,执行到位。因此,罗文成了执行力的典范。然而看了汉武大帝后,我发现早在中国汉朝,就已经有出色执行力的典型代表,足以让国人学习。那就是张骞。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我们以前早就听说过,通过连续剧《汉武大帝》我进一步加深了对他的那段不平凡的经历的了解。为了能够与月氏国建立军事战略同盟并学会精钢宝刀的炼制办法,汉武帝任命张骞作为汉朝的特使。然而他面临着跟罗文一样的困难,不知道月氏国在哪里,还要穿过当时汉朝的敌对国匈奴。但更为艰难地是,在经过匈奴地境时他被匈奴所俘,作了奴隶,在这期间他忍辱偷生,时刻不忘使命,寻找机会逃脱。然而每一次逃脱的结果是被匈奴人抓回来,接受更严酷的惩罚。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他并没有丧失信念和斗志,在匈奴一待就是十三年。尤其是后来又娶了匈奴人为妻,有了家庭,他并没有安于眼前的舒适,而是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牢牢谨记汉武帝的重托,最终寻找机会到了月氏国。从他身上,我们不但能够看到超强的执行力、大丈夫一诺千金、不畏艰难险阻的豪情,更能看到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韧性,那种韬光养晦、最终有所作为的精神。他正是中国人执行力的优秀代表,是我们中国企业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二、标杆管理
标杆管理(benchmarketing),是西方和日本众多世界知名企业所采用的有效企业管理手段,并且成为最近时髦的“兴建学习型组织”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原理就是,企业要想改进业务、管理流程和方法,提高自身竞争力,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同行业、同领域内的一家优秀企业(往往是行业翘首)作为标杆,通过分析标竿企业在业务模式和内部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自己企业的不足,寻找改进的突破口,最终实现本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达到接近标竿企业、甚至超过标竿企业的水平。连续剧《汉武大帝》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标杆管理的案例。当汉武帝少年时,读到匈奴大单于写给当朝吕后的带有极大侮辱性的信后,立志要消灭匈奴。然而,汉朝在军事力量上与匈奴相差很大。首先是战马。一是匈奴草原马的品种优于汉朝。二是匈奴人视战马如兄弟,认为男人一生的最大幸福就是在马背上,所以非常爱惜战马,精心饲养,马的战斗力强于汉马。其次是武器。匈奴人高级别将领佩戴的军刀是精钢宝刀,锋利无比、削铁如泥,而汉人佩戴的刀剑在精钢宝刀面前不堪一击。再次是战术。匈奴人过着游牧生活,常年生活在马背上,随时可以投入战斗,而且常年在草原生活,在与草原狼的抗争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好的骑兵战术。而汉朝军队不习惯在草原作战,战术呆板、单一。最后是战略。匈奴人的战略思路是进攻,而汉朝在多年“清净无为”的文化氛围中形成了以防守为主的战略思路,这将导致战争局面上的被动。
汉武帝正是认真分析了这些诸多劣势,以匈奴为标杆,开始励精图治,构建了学习能力极强的汉军队伍。他首先通过引进匈奴种马来改良马匹,并且以身作则爱护马匹,颁布法令鼓励养马,不得伤害战马。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用粟米喂马,完全扭转了汉朝在战马上的劣势。接着,他派张骞出使西域,学到了精钢宝刀的炼制办法,并且还将士兵的弓箭改良为弩箭,使汉军的武器装备大大超过了匈奴。然后,他利用投降的匈奴将领训练汉朝骑兵,使汉军学到并掌握了草原上的战术和草原生活的技巧。最后,他变被动防守为主动出击,最终将匈奴赶走,创建了持续几十年的和平局面。通过标杆管理,汉武大帝实现了平生的夙愿,也给我们后人,给我们民族也留下了极大的启发和宝贵的财富。记得加入WTO之时,很多人都在高喊“狼来了”,好象我们本土的企业都是待宰的羔羊。但事实证明,我们国内的众多优秀企业继承汉族人民的精髓,以国外先进性企业为标杆,向国外学习,已经初步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今后的国际市场上,他们也必将占据一席之地。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人力资源管理,目前在国内企业中广泛兴起、倍受重视。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市面书店里摆着各式各样的国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译著,无论作者出名、还是不出名,向国外学习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方法和技巧已经成为一种不争的时尚。其实,国外近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在对人性充分重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对于中国企业过去简单的人事管理上来说,它将人视为资本,而不是成本;它关注人才,注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它有系统的人力资源规划,注重内部人才梯队的建设和外部人才的引进;它注重建立以工作绩效为导向的薪酬激励体系……。然而我们从连续剧《汉武大帝》中可以看到,这些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巧在汉武帝的管理实践上都有着充分的体现。
1. 重视人才、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
汉武帝非常重视人才,多次举行恩科从民间选拔人才。使董仲书等一批饱学之士得到了重用,并在汉朝经济建设和国政管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他对武将的使用更是不拘一格。卫青,带领汉军多次取得对匈做战的巨大胜利并最终消灭匈奴主力,他的出身只是一个骑奴(为汉武帝的姐姐驾车)。然而汉武帝慧眼识人才,看中了他的武艺、胆识和忠心,让他追随身边,最终造就一代名将。霍去病虽然年少气盛、放荡不羁,但汉武帝欣赏他的勇气与执着、胆略与智谋,将仅仅二十多岁的他任命为剽骑将军,统率前军万马,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令匈奴人闻风丧胆。
2. 营造开放式的学习氛围,注重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汉武帝年少时,曾迫于当时窦太后的威严而在上林苑狩猎度日。当时他的目标是把每一位御林军都训练成能以一当百的将军。他所采取的方式是让所有的御林军轮流当领导,指挥狩猎,并且每天都将当天的经验和收获与大家分享,以便总结提高。通过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氛围,使御林军们的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并为后来的对匈作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军官。至于霍去病,汉武帝更是对他亲自调教,教他兵法,与他共同研究战事,鼓励他充分发表个人观点和看法,使霍去病迅速的成长了起来。
3. 进行内部人才梯队建设,注重引入外部人才。
在汉武帝对匈奴作战时,令匈奴人最为惊诧的就是汉军的人才辈出。当他们的主要注意力放在李广身上时,卫青给了他们迎头痛击;当他们时刻提防卫青动向时,又被霍去病打得落花流水,此外还有很多小将也都是骁勇善战。这充分的反应了汉军良好的人才梯队建设。汉武帝具有着明确的人才规划,他在重用卫青时就着手锻炼霍去病,"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不断更新和提高人才的战略思维和整体素质。同时,汉武帝还注重引进外部人才,正是原匈奴小王赵信给汉朝骑军带来了先进的战术。正是俘获的大单于的弟弟,将宫廷的御马养得膘肥马壮。
4. 以业绩为导向,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汉军封赏完全是以业绩为导向,注重军功,只有军功卓越的才能封侯。有一句古话:“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当比李广年轻很多的人都已封侯时,老将李广却仍是一名普通将军。当时有人劝汉武帝念及李广的忠心和年迈也分封李广,但汉武帝却义正辞严的说,汉军的军规如此,要以歼敌情况和立功大小来封赏,如果封了没有军功的李广,就扰乱了军规,无法形成对其他军士的激励。正是汉武帝的这种严格以业绩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有效的鼓舞和激励了员工的斗志,实现了对匈奴作战的胜利。
一代明君汉武大帝早已深载史册,然而汉匈战场的硝烟却仍没有散失殆尽,现在交战的双方已经不是汉朝与匈奴,而是中国的民族企业与世界知名企业的较量。年少的中国企业与年少的汉武帝一样,也正处于战略弱势的阶段。中国企业需要向国外学习,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机制和管理流程,但千万不要忘记在中国的历史中寻找答案。我相信,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和顽强不屈民族精神的中国企业一定能够象汉武帝一样建立丰功伟绩、创造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