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课程 > 正文
 

危机公关难解信任危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 13:31 中国产经新闻

  撰稿/周广伟

  接连遭遇“郑州回收过期奶”和“杭州早产奶”危机后,光明乳业仅五个交易日内的流通市值就已经损失了2.04亿元。事发后,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佳芬高调开始四处巡回活动,展开危机公关。可是这样的危机公关能够拯救深陷困境中的光明乳业吗?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作为一个老品牌的“光明”遭受如此致命的品牌危机,其实让每个消费者都觉得很失望,可是事情非得要到这种地步吗?

  危机公关最讲究的就是处理危机的速度和态度。速度可以让危机很快得到控制,让伤害面不会扩大;而好态度可以取得消费者的谅解和同情,可以挽回已经造成的损失伤害,而光明恰恰违背了这两个原则。

  事件伊始,光明选择了逃避事实,错过了最好的危机处理机会。而光明乳业董事长王佳芬在事件发生后接受采访时,断然否认了光明乳业郑州子公司加工生产过期奶。这个态度显然是没有经过缜密的策划,也正是因为这个态度最终导致了光明丧失快速公关的机会。

  业内人士认为,因为光明没有找到更好的处理办法,所以希望通过时间让媒体和消费者逐渐忘记这个不愉快。

  很明显,沉默是一个最坏的办法。或许随着事件的推移,消费者可以将这个事件最后忘却,但是,到了消费者将这个事件忘却的时候,他们可能已经选择了三鹿、伊利或者蒙牛了。

  2005年3月以来,

亨氏
肯德基
、宝洁、联合利华等相继出现危机,6月初,雀巢碘超标奶粉事件还没有落幕,光明乳业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就当大家以为神经可以稍微放松一下的时候,哈根达斯又在深圳传出“厕所门”事件。

  企业危机发生得如此之频繁,而且又都发生在著名品牌身上,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危机就是危机,是不容等待的,也不是像所有危机公关及管理者所说的那样,只要善于驾驭局势,坏事往往可以变好事。我们的企业再不积极去加强自身管理修炼,在搞出恶劣事件后又过于迷信危机公关的魔力,企图临急抱佛脚而得以“镀金”显然是愚蠢的。

  仔细观察,不难看出,多数危机的发生都是因为产品的质量被怀疑有问题,或者是广告夸大产品功效。表面看来仅是质量问题,而实际上,这些危机产生,背后原因都是企业在日常管理上出了问题,其实造成危机的许多诱因早已潜伏在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之中。由于缺乏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广告管理体系,有时,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事,经过“连锁反应”、“滚雪球效应”、“恶性循环”,有可能演变成摧毁企业的危机。

  因此,强化各项管理程序、追求零缺陷、努力提高工作标准,做到防微杜渐,才是企业排除危机的最有效手段。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