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课程 > 《新华航空》 > 正文
 

警惕组织型的学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 16:23 《新华航空》杂志

   

    多年以前,我就跟风似的阅读过《第五项修炼》,从此记住了一个时髦的名词:学习型组织。

  以我个人的学习习惯,我对组织型的学习持怀疑态度。道理很简单,有组织的学习某
种知识,肯定带有灌输意义,当一个组织以一种主流知识在运行,我以为这个组织是苍白的,国家也好,企业也好,都不会脱离这种范式。

  事实上我知道彼德.圣吉的初衷是强调某种发展的动力,学习的氛围。问题是,当这种组织学习的观念进入中国,极有可能被那些有愚民欲望的权力阶层利用。我这样说并非敏感,多少年了,我们被集体的灌输一种思想,以至于我们的脸色苍白,思维简单,我们成了一群在外人看来很愚蠢、很僵化的可怜虫。

  二

  看到彼德的书,想起圣人的老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句话,读中学时觉得圣人言过其辞。只到对比彼德的话,方觉眼前豁然开朗,若有所得。中国人现在就喜欢朝拜外国人,其实说到学习,孔子他老人家才是真理。

  所谓“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这是说,“学而时习之”,应该是人生成功的基本态度之一。如今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谁拒绝学习谁就落后于时代,谁接纳学习谁就取得事业的成功。实践一再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知识,发展的优势来源于学习。对每个人而言,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谁在学习上领先一步,才能在个人发展上胜人一筹。

  不仅一个人是如此,一个企业、组织亦是如此。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指出:在新的经济背景下,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增强企业的学习力。在1997年世界管理大会上,专家们普遍认为:“学习型组织”将是未来成功企业的模式。“应变的根本之道是学习”。目前, 世界上已经掀起了兴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美国排名前25家企业中已有20家按照学习型组织模式改造自己;在当今世界500强前100名企业中,有40%的企业进行了学习型组织建设。对企业进行“修炼”后,许多企业面貌焕然一新,充满生机。

  当今时代,知识正深刻地改变着整个经济和社会生活。未来的成功者一定是在竞争中比对手学习和掌握知识更快的企业、组织和个人。面对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世界,我们只有着重个人自我改变和集体学习,才能找到一条新路,实现共同的愿景;只有树立先进学习理念,不断强化学习意识,才能保持学习的动力和毅力;只有树立“终身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的意识,把“学习是财富”、“学习是机会”、“学习是享受”、“学习是职业”等当作理所当然的信念,才能把终身学习养成习惯。

  当然,学习内容广阔无垠,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它包括读有字之书和识无字之书,问学、做事、为人都统摄在学习之中,所以要活到老学到老。孔子就曾说自己很是好学,“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后,他向一位和他被监禁在一起的音乐家请教音乐。音乐家感到煞是奇怪,说你离死期不远了,为什么还要学它呢?苏格拉底说,我学习就是为了生前了解它。这个故事并不见得是实有其事,但它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降临这个世界都是被判了死刑的,只不过接近死亡的期限有长有短罢了,但学得一日,是一日之福,学得一时,是一时的“不亦说乎”。

  如此看来,苏格拉底也好,彼德.圣吉也好,都只能算是孔圣人的学生。

  三

  没有贬低彼德的意思。

  盛行数年的《第五项修炼》,是探究“学习型”组织成功模式的典范。彼德.圣吉曾指出这样一种现象,一个组织中的每个个体,其智商达到120以上,但这个组织的整体智商,可能只有62。

  无独有偶,美国服务管理专家阿尔布莱特博士也有类似的观点:“把一群聪明人收编进组织后,结果往往变成集体性愚蠢。”

  举例来说,1999年美国宇航局在火星进行的气象人造卫星任务失败,就是因为软件开发过程中,一组工程师使用公里、公斤等公制单位写程序,而另一组却使用英里、英磅的英制单位,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信息化建设长久以来,被自然而然地当作“系统建设项目”。很多智商超群的软件工程师、设计师,在孜孜以求地在逻辑模型和代码的世界里,编织着自己想象中的“数字世界”。这个“数字世界”,日益成为业务处理、组织管理的载体。但是,“上线”之后的信息系统,却往往面临需求膨胀、推倒重来,甚至面目全非的窘境。

  这还不算。当一个精巧算法、繁杂数据库、庞大平台架构支撑下的信息系统,终于摆在用户面前,并且踉踉跄跄运行起来的时候,大量的事故报告、流程混乱、计算错误,才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真正的挑战。

  彼德思想的前提是:现在一切都系统化了,我们才需要系统学习,组织学习。但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了,个体建设永远大于组织建设,在管理学的层面上,这样的表述也有极大的积极意义。让一群聪明人做聪明的事情,关键是逐渐将每个聪明人做事的经验,也就是“隐性知识”不断吸纳到信息系统中来,以便形成“集体的智慧”。这是从系统建设走向能力建设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因此,在强调学习性组织的同时,及时提醒每个人的个体建设,其意义则大莫大焉!

  撰文/马丁

    相关报道:

  向彼得.圣吉同志学习 

  深层智慧 修炼之美

  提升团队整体实力的良方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