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职业发展 > 正文
 

劳动力市场新变化:收入效应大于生存效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9日 02:36 第一财经日报

  专家指出,中国的就业弹性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下降为当前的1%。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只能带动100万个就业岗位

  本报记者 郭晋晖 发自北京

  即使是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之下,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和登记失业率等指标还是达到了
几年来的最好水平。然而,中国的就业形势并没有就此而乐观起来。

  房地产走势和人民币升值将成为下半年影响就业的两个敏感因素,产业结构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减缓,求职者对于劳动力市场的满足度降低,这些问题综合起来,使中国的就业形势处于错综复杂的境地。

  27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的专访时表示:“过去下岗失业人员的问题是一个攻坚战,把山头占领了就完了,现在到了山顶才突然发现,农民工、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新生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非常严重,这些问题的解决,我感觉是更难的。”

  今年完成就业任务没问题

  7月19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今年1~6月份就业数据显示,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全年累计实现新增就业岗位59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6%,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与去年持平。这个数据是几年来最高的一次,比去年高出1个百分点。

  莫荣对这个数据表示乐观,根据经验,下半年劳动力市场会比上半年好。一方面很多企业的开工都是在下半年,另一方面,下半年也会有更多劳动力涌入市场。“如果经济不发生特别大的变化,下半年的情况会好于上半年,完成今年的任务没有问题。”莫荣说。

  上半年的宏观调控并没有对就业产生很大影响。但莫荣也表示,会有几个敏感的因素影响下半年的就业,其中,人民币升值和房地产走势是重点。“现在是房地产的敏感期,这块如果能调控好,将对经济、就业有比较好的影响。”莫荣说,“明年从整体看,即使调控,经济只会稍低一点,但也是在高位运行,而且明年会有新的就业政策出台。这些因素都可能支持就业向好的方向发展。”

  转折并未出现

  2004年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城镇单位就业人数近年来首次下降和首次增加,这一年也被一些学者和官员认为是中国就业形势趋好的转折点。莫荣对此持不同意见。

  他认为,近两年就业不错主要是经济增长。但是中国的就业弹性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下降为当前的1%。也就是说,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只能带动100万个就业岗位。从国际上来说,这个数字在发展中国家应该是4%。“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就业的带动作用是比较弱的,这与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第三产业不发达有非常大的关系。”

  主要针对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积极就业政策也显示出它的局限性,在对大学生及新生劳动力的政策方面都存在需要发展的地方。

  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也在发生一些变化,其中最突出的是求职者的“收入效应”大于“生存效应”。2000年以前,很多求职者首先要有一份工作,谋生是第一位的。但现在不是这样了,收入的高低成为求职者择业的重要条件,他们追求的不仅是岗位而且要有质量。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都与此有关。

  发展服务业是出路

  莫荣看来,要解决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就业问题,压力是非常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应该考虑大的经济政策怎么走,不仅仅是劳动力价格优势,更要考虑服务业的发展。”

  莫荣认为,服务业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服务业组织化程度不太高,单个对单个的服务,对老百姓来说风险比较高。二是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够,服务业(包括美容、理发、旅游等等)是过程产品,现在政策对它们过程质量控制的标准化、规范化上还是存在一定问题。

  “这些行业在中国是有潜力的,如果做得好,潜在需求就出来了,对于就业的带动作用将是非常大的。”莫荣表示。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