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顺为赖晓凌:企业自身不强就不要找互联网巨头投资

2019-01-02 14:29:05 作者:8号楼工作室 收藏本文
A- A+

  在创投领域有着十余年投资经验的赖晓凌认为,2018年资本寒冬已是共识,但还不是最坏的时间点,2019年会出现更坏的情况,但是2019年、2020年却是投资最好的时间点。

顺为合伙人赖晓凌顺为合伙人赖晓凌

  赖晓凌曾投资易到、小米、美图、VIPKID等互联网企业,他对下一阶段的创投领域作出了预判,“现在的情况很残酷,一些企业存在严重的估值倒挂现象,一上市就立马跌破发行价。接下来热钱少了,投机者会难以立足,投资圈会进入估值重新评估期。创业成本也会下降,经过寒冬之后,对市场敏感的真正的创业者和投资人会有更多胜出的机会。” 赖晓凌接受8号楼工作室专访时表示。

  2007年10月,赖晓凌加入晨兴创投,后又加入创新工场,他一直希望自己是离创业者更近的投资人。2015年,他认为整个投资界处于估值过高阶段,于是选择离开创投领域,以创业者的身份进入移动互联网汽车领域。今年1月,赖晓凌以顺为资本合伙人的身份重回投资领域。

  赖晓凌直言,更希望所投公司自己有能力建立防火墙和壁垒。在这个基础之上,如果企业能找到像BAT这样的巨头投资,可以起到外围资源的辅助作用,他们提供的资源就会像一个放大器,放大公司的价值。但是如果企业自身不够强,不要想着依靠大企业,想吸别人的养料,最后自身的那点养料可能都会被吸走。

  谈投资领域:市场处于调整状态 投资人更应思考十年大趋势

  8号楼:今年你投资了什么项目?

  赖晓凌:顺为今年投了不少项目,我自己没投项目。看不少,但没出手。2018年的创投领域在深度调整,我也刚回投资圈,不用那么着急。现在更多花时间思考未来十年是否有新的大的投资主题出现,像之前的移动互联网,再之前的互联网。

  历史充满周期性规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2008年次贷危机,2018年这次危机。2000年中国移动推出移动梦网计划,拯救了中国互联网公司,迎来了后互联网黄金十年;2009年中国推出创业板,随后是资本和移动互联网的黄金十年;2019年的科创板希望也会带来好的改变。

  8号楼:有没有哪个投资项目让你觉得错失了或者感到遗憾?

  赖晓凌:易到,我当时在晨兴创投,我们是易到第一轮投资机构,后面的结果是我们落败了。这个投资我认为是获得了一个巨大机会的船票。那是当时晨兴最大一笔投资,虽然结果晨兴还是赚钱,但我觉得还是挺遗憾的。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发生了一些问题,包括后面的融资策略、竞争策略、团队管理发生了偏差。

  投资人失败的案例通常都会比成功多,但是投资好玩的事情就是因为我们要快速跟上外界的变化,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复盘,但是又会很快推翻自己的结论,需要重建新的框架。

  8号楼:有没有什么经验能提高投资成功率?

  赖晓凌:每个投资人都会有自己的投资方法或者投资策略。以前有讨论狙击手打法好还是赛道式打法好。我觉得都挺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就是最好的。

  2007年,我开始做投资人,给自己定了一个5年标准:必须是做第一个机构投资人,只要有机构投了我就不投;一定要领投,最好是独投;一定要20%以上的股份。后来我想当时怎么就给自己定这么高的标准。

  投资人有了确定的投资方法和投资策略之后,就是要不断拷问某个具体的投资机会了。关于人、商业模式、壁垒、增长、退出等等。让自己不断地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并能够不偏不倚地去追问事物的真相,很多项目看到没用,要看穿;看穿了也没用,要坚决彻底地做。成功率都是靠真金白银历练出来的。

  谈投资案例:创业公司不要想着依靠大企业,养料太少会被吸走

  8号楼:投资生涯中有没有输了很多资金,但是也心甘情愿投资的项目?

  赖晓凌:肯定有啊。比如我跟国内一家互联网巨头企业一起投了一家企业,那家我输了650万美金。很多人都希望能与互联网巨头合作,能够依靠他们的一些资源,但我经常跟创业公司说,不要想着依靠大企业,想吸别人的养料,首先自己要强,否则养料太少都会被吸走。

  那家公司就是这样的典型,最后整家公司所谓的核心价值全部被投资他的互联网大企业吸走了,那家公司最后变成一家服务公司,就为投资他的那个大公司服务了。

  8号楼:是把被投资企业的员工都挖走了吗?

  赖晓凌:不是,技术、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型被学走,投资他的那个公司的一个部门自己做了。这种合作最后会发现所有东西都会被大企业拿走或学走,自己能留下的核心能力很少,公司什么价值都没了。

  8号楼:像这种投资一直输到最后,连本金都没有了,为什么一直坚持?

  赖晓凌:互联网公司不像传统公司还有资产变卖,有现金回购,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所有资产就是几台电脑,几个人,资金投进去花到倒闭为止,中间很少有机会退出。

  如果一个创业公司真正有自己的核心价值,比如核心技术、差异化的市场等,而且能随着时间的积累而不断积累,还是有被并购的机会。商业模式创新的公司,比较难被并购。

  8号楼:顺为接下来的布局重点是什么?

  赖晓凌:海外是顺为非常重要的布局领域,特别在印度市场会扩大我们自身的优势。国内依然会重点关注移动互联网、出海、智能制造、AI、硬科技等。2019年会加大在智能制造、机器人、核心技术领域的投资。

  谈行业格局:toB业务是腾讯一次真正跟阿里PK的机会

  8号楼:2018年有很多尚未盈利的企业或成立不到3年就上市的企业,上市后就破发,你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赖晓凌: 我看到一个数据,有80%参与2018年上市企业最后一轮投资的投资机构已经亏损,参与倒数第二轮投资的投资机构有50%是亏损的。总体来说这是周期性的问题,大环境的问题,如果把时间拉长,这些亏损,有些是会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修补并继续成长的,而有些估计就要造成事实的亏损了。

  当然这也是一次很好的投资人教育机会,前3年抢份额、IPO前突击入股、上市就能赚钱的想法,现实给出了残酷的答案。IPO很荣耀,但是真正赚到钱才更重要,特别是如果花出去的钱不是自己的钱,而是LP的钱。不管现实多残酷,对于A、B轮投资人来说,2018年是个收获大年,这个冬天一点都不冷。

  8号楼:今年BAT等互联网企业都在发力toB业务,你怎么看这个行业布局的改变?

  赖晓凌: 从2009年到2018年,发展最快的肯定是toC的移动互联网或者消费互联网,因为这些行业资金回报最快,对资金的使用效率最高,成长曲线最陡,上市时得到的PE也高,大部分资金肯定也愿意向这个行业靠拢。问题是现在toC竞争压力很大,而且已经是移动互联网的末期。toB领域,过去大家都不太关注,这些公司往往又有一定的现金流,开始的时候PE又不高,所以投资人就开始下注。

  还有一个与以前很大不同的变量是移动互联网终端带来的,由于手机终端已经是无缝的渗透了,B端的使用者是真实的C,在手机客户端可以清楚的鉴别,所以B2B有可能延伸到B2B2C,这是互联网投资人比较擅长的。

  阿里电商的后端有巨大数量的供应商。toB的延伸是他必然的一个选择,而且他是最有优势的。

  微信事实上已经变成社会的一个底层操作系统。这是腾讯在电商领域与阿里PK的一个真正机会。过去腾讯也尝试过拍拍、易讯,但一直都没有很好的结果。

  (8号楼陈彦旭)

责任编辑:陈靖

文章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