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证券 > 平安信托曝上海家化管理层私设小金库 > 正文
■ 关注“家化集团‘内斗’”
以前受制于国资委,现在受制于平安信托,无法成为公司的“主人”,成为葛文耀的宿命。
平安信托作为控股方,与上海家化集团管理层的矛盾突然公开,让一场持续仅1年的婚姻,爆出深深的裂痕。
平安罢免董事长、总经理葛文耀,抛出的理由是管理层“设立账外账,小金库”,“个别高管涉嫌违法违纪”,这更像一次“罪名清晰”的举报。
这一指控,目前还没有官方的调查结果,属实与否尚不得而知。有迹可循的疑问是,这场短暂的婚姻,是如何走到反目成仇的地步的?
归根结底,是双方利益诉求存在巨大的差异。如果把矛盾双方比作一对夫妻,平安与家化管理层感情破裂的原因,很明显是“价值观不合”。
根据公开报道,平安信托当初以51.09亿元收购家化集团,并承诺未来5年追加投资70亿元。如此巨大的资金,从哪里来呢?背靠平安集团,如果可以用保险资金,平安信托的资金成本当然是最低的,但由于未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只能向银行借钱。银行资金带来较高的成本压力,可能打乱了平安信托的原本计划。
作为投资方,平安信托花这么多钱购买上海家化,根本目的是赚钱。资本逐利,天经地义。双方的分歧在于逐利的方式。平安信托看重了家化集团的可变现资产,比如大楼、土地。说白了,就是要变卖资产,获得资金。理论上来讲,平安信托想用变卖自己所收购资产的方式,化解收购本身带来的资金压力。作为控制人平安信托当然有处置自己资产的权力,但却被强势葛文耀成功阻击。
葛文耀作为管理者,何以能够如此“强势”阻击作为集团控制方的平安信托?这自然与当初的协议有关系,但更多的恐怕与葛文耀本人在上海家化这家公司近30年“个人经营”有关。
上海家化本是地方国有企业,葛从1985年就开始在家化集团的前身——上海家用化学品厂——担任厂长,目睹并亲历近30年中国企业改革的风起云涌,葛文耀称得上是国有企业领域的风云人物。这样的人物大多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要么默默无闻地在这家国企退休,要么推动企业改制,使自己至少在部分上成为企业的主人。
推动改制,一度是一些地方国企管理层最重要的命题。在这方面,如联想柳传志般成功者有之,如健力宝李经纬般失败者亦有之。
平安信托本来就是葛文耀本人力主引入的,遗憾的是,家化集团改变了国有企业的性质,但没有改变葛文耀的“经理人”地位。只不过,以前受制于国资委,现在受制于平安信托,无法成为公司的“主人”,成为葛文耀的宿命。但是,在家化苦心经营了近30年的葛文耀,显然又不是一个普通的“职业经理人”。双方一旦发生矛盾,变成了两强相遇,局面难以调和。
一场难以调和的矛盾,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双输。
□王海涛
(财经媒体人)
(原标题:上海家化冲突下的葛文耀“宿命”)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