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美股 > 正文

美股评论:一战教你做投资

2014年07月29日 02:34  新浪财经  收藏本文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亚兰兹(Brett Arends)撰文总结了一战带来的五个重大教训,指出这五大教训值得所有人永远记取,而其中当然也包括投资者。

  以下即亚兰兹的评论文章全文:

  一百年前的这个月,史上最可怕的人为灾难拉开了序幕。

  可是,距离一战爆发已经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还是没能从1914年那个可怕的夏季汲取足够的必要教训。

  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于萨拉热窝遇刺之后,1914年7月23日,奥国政府向塞尔维亚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这一在他们盟友德国怂恿下发出的威胁要求极为严苛,震惊了整个欧洲。随后,在一系列变化之中,8月上旬,整个欧洲大陆都燃起了战火。

  这并不是离我们多遥远,多不切题的历史轶话。第一次世界大战夺走了数以千万计的生命。战争粉碎了欧洲的旧秩序,为斯大林、希特勒,以及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铺平了道路。今天的历史学家常说,从1914年到1945年,其实是蔓延了三十多年的一场危机。当危机彻底结束,大约1亿人因此丧命。这一系列的战争可谓是中世纪的恐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直至今天,我们还没有完全走出战争的影响。

  人类历史上也有一些规模能够与其相提并论的灾难,比如1348年至1349年的黑死病——淋巴腺鼠疫——毁灭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可是,1914年至1945年的三十年浩劫与那些灾难还是有一个可怕的区别的:是人类自己给自己带来了如此巨大的痛苦。并没有发生任何的地震、洪水和传染病,一切都是源于人类的一个选择,或者说一系列选择。

  很早以前,我就是一个历史系的学生,对于一战尤其兴趣浓厚。我经常会为今天几乎没有什么人愿意研究历史,以及他们对于过去的教训如此健忘而感到吃惊。

  以下就是五个教训,是我们很容易就可以从1914年的历史当中总结出来的,但是这些教训却值得每一代学生,每一代成年人,乃至每一代投资者去记取。

  1. 大众并不明智

  现在,相信“群众的智慧”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件时髦的事情,无论指的是大众在公共问题上的观点,还是他们在股市投资上的想法。

  对此,我的反应非常简单:开玩笑呢吧?

  一百年前的夏天,正是这些“明智”的人群在欢呼雀跃,庆祝一场将杀死他们本人或者他们所爱的人,将让整整一代人坠入恐怖深渊的战争。有一张著名的历史照片,就是1914年8月,德国人在慕尼黑广场集会庆祝战争爆发的情景。这照片之所以著名,是因为照片上的人当中有一个——真实性尚待确证——正是年轻的希特勒。看上去,这些人就像是在庆祝世界杯夺冠,但实际上,这却等于火鸡在庆祝感恩节的到来。

  任何一个历史研究者都知道,有些时候大众是明智的,而有些时候他们是疯狂的,或者愚蠢的,或者疯狂而愚蠢的。

  2. 明天不一定重复昨天

  说起来,Microsoft Excel的“单击并拖动”功能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危险的东西之一,因为这可以让你从过去五年,或者十年、二十年画出一条趋势线,然后将其延伸到未来。

  有些时候,昨天发生过的事情确实会延续到未来。或者还不止是“有些时候”,而是“常常”——但关键在于,并非“总是”。

  一个生活在1913年的人回望过去一个世纪的历史,视野中主要的显然是全欧范围的和平,国际贸易增长和持续的繁荣。工业革命从英国扩散到全欧范围,甚至沙皇俄国也得享雨露,使得各国的生活水准全线提升。较为富有的国家将资金投入了全民教育和刚刚萌芽的社保系统,福利国家雏形乍现。自从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整个大陆只经受过少数非常短促,且范围有限的战争的考验。每一次战争之后都迅速恢复了和平,而且经济也重新开始快速增长。

  任何从过去来推测未来的人都想当然地认为,未来会是无限光明。想象一下,如果你在1913年告诉别人,一年之后,那些超级大国就会用机关枪彼此射杀对方的青年人,或者未来三十年的字典将记录下毒气弹、死亡集中营和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样的词条,他们十有八九会拿你当个疯子。

  3. 切勿轻信阴谋论

  我的一些超级自由主义派朋友现在还坚信,在这个世界任何重大事件的背后,都有一小撮超级财阀在摆弄着木偶的牵线。

  比如科赫兄弟,比如彼尔德伯格集团,比如三边委员会……主角可以更换,但脚本总是一样的。

  与此同时,那些福克斯新闻的观众也相信是有秘密阴谋的存在的,但却是来自一个“自由派精英”阴谋集团,而且其中还有“媒体”的一席之地。

  可是,1914年的教训却催人猛醒。简而言之:没有人在真正掌舵。可怕的,其实不是共谋操纵,而是无秩序,是混乱。

  掌握1914年欧洲命运的,是一个小小的贵族集团。这些头戴王冠的人彼此都有绕来绕去的血缘关系。他们有相同的背景,而且往往也受着相同的教育。可是,这些人却没有能够防止,也没有能够及时扑灭燃烧自己家宅的大火——最终连自己都葬身火海。

  承担战争苦难的绝对不仅仅只有穷人。1914年8月,英国上层社会的儿子们排起队来,志愿入伍。许多人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些人构成了西部阵线英国军队下级军官的主体,伤亡率是非常惊人的。访问任何一个牛津或者剑桥小镇,你都会看到一块牌匾,列出了所有死于战争的学生的姓名。许多最有钱和最有权的家庭都失去了自己的长子。首相阿斯奎斯的儿子也在1916年战死。

  4. “专家”不知道那么多

  认为那些负实际责任的人,了解内情的人,或者行业“专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样的想法总是让人安心。

  可也就是安心而已。

  “机枪是一种被严重高估的武器。”这话是1915年出自黑格爵士之口,他正担任英国远征军的司令官。当时,黑格的策略就是把英国最年轻和最勇敢的小伙子带到法国去,然后命令他们向着德国人的机枪走去。人们将他的策略形容为“用年轻人的胸膛对抗机枪子弹”,这样的策略显然不可能奏效。事实上,当时德国人的说法更有说服力,他们说,用机枪扫倒这些年轻人就像“收割庄稼”。

  英国人还不止是倒在德国人枪下的,当年轻人拒绝进行这种愚蠢的行动,拒绝去充当“庄稼”,他们就会吃自己人的子弹。

  黑格的情况并非个案。战争当中所有各国的将军都在执行类似的战略,而且年复一年,绝不更改。直至1918年,德国人才开发出新的战术,以更小的单位进行更快速的行动。

  战争结束后,“专家们”更拿出了一份灾难性的和约,强加于德国,等同于立即埋下了下一场战争的导火索。他们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推行错误的经济和金融政策,愚蠢的外交和军事政策,才使得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日本军国主义者相继崛起。直至1944年,那些最明智的,掌握情况最充分的人还在使用错误的战术,比如在轰炸德国工厂的同时毫无分别地轰炸德国的城市。

  5. 我们被错觉操纵着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启了“宣传”的大规模营销和专业化时代。英国政府率先研究了操纵民意的技术,后者很快又被美国的威尔逊政府效仿。第一代公共关系专家如伯尼斯学会了使用文字和图片来操纵公众的讨论,创造故事、英雄和恶棍。于是,大家听到了“英雄的比利时”抗击“德国恶棍”的故事,德国被妖魔化了。

  回过头来看去,所有的那些说辞其实太过似是而非。说到这场战争,英国、法国和俄国政府所犯下的错误一点都不比德国少。比利时抵抗德国入侵的决定,远远说不上什么英雄主义,现在看上去是彻头彻尾的愚蠢,注定葬送无数生命,还没有成功的可能。德国对比利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胃口,他们入侵,只是借路为了从后门进入法国而已。德国政府并不是被塑造的那么丑陋和邪恶,相反,还是为普通人提供公共教育和社会保障的先驱。

  今天,我们依然生活在一个被宣传者和推销者创造出的错觉左右着的世界上。他们造就了种种幻象,编造了种种故事,以获取我们的选票或者我们的金钱。可是,我们却一再落入他们的彀中,还乐此不疲。(子衿)

文章关键词: 一战教训投资者

分享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日本决定给钓鱼岛五个附属岛屿命名
  • 体育国安3-0虹口首胜申花 鲁能追两球2-2泰达
  • 娱乐汪峰告白子怡:爱对了 六万人鸟巢起哄
  • 财经部分农民不愿取消农业户口:别错过拆迁
  • 科技全球最快光纤下载1GB电影只需0.2毫秒
  • 博客《小时代》价值观堕落吗?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五成90后七夕花费超千元 女生出手更阔绰
  • 姚树洁:北京户口含金量大于英国国籍
  • JohnRoss:我们美国已走到尽头了吗?
  • 李锦:重视国企高管“意外身亡”现象
  • 马光远:房地产迎来真正严峻的时刻
  • 齐俊杰:房价的唯一变数是房子数量
  • 贺江兵:没有美女的行业是没有前途的
  • 谢百三:沪港通消息兑现时牛市或结束
  • 花木兰:刚需最好等楼市下跌捡便宜
  • 傅蔚冈:大城市落户将越来越难
  • 余丰慧:定向降准跑偏是个大问题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