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美股 > 正文

格林斯潘:美国经济复苏之难

2014年07月26日 01:21  新浪财经  收藏本文     

  导读:MarketWatch撰稿人罗伯(Greg Robb)采访了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后者认为,泡沫是出自人类天性,绝非可以轻易解决的问题,美国经济目前最大的挑战是在于债务与赤字已经成为了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以下即采访记录:

  一直以来,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都在努力研究经济,而金融危机之后,他又开始研究起人性来。

  坐在可以远眺华盛顿纪念碑的办公室里,格林斯潘非常希望能够与众人分享他的想法,这些想法都被收集在他的新作,预计将于秋季面市的《地图与实地》(The Map and the Territory)当中。

  格林斯潘现年八十八岁,从1987年到2006年,曾经执掌美国央行[微博]长达十八年,引领着美国经济走过了多次危机,而他最主要的武器就是降息和乐观。离开办公室之后,格林斯潘正式向公众道歉,称自己过度相信了大银行,这让他的声誉受到了不小的损害。在其后的日子里,格林斯潘对自己的生涯进行了回顾,重新评估了自己的经济观。

  格林斯潘目前是经济咨询公司Greenspan Associates LLC的总裁,在接受MarketWatch采访时,他畅谈了自己对联储政策、经济状况的看法,以及该如何面对资产泡沫问题。他认为,在强大的股市支撑下,经济的表现近期之内都不会遇到麻烦,但是他又补充说,他依然担心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只是假象,而不是真正的美好时光开端。

  以下就是与格林斯潘访谈的整理记录:

  MarketWatch:联储面前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格林斯潘:该如何在确保影响最小化的前提下将膨胀到如此规模的资产负债表削减到合理水平。这并非一件轻松的事情,而且现在还没有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

  MarketWatch:现在,联储已经在谋求量化宽松退场,你觉得我们能够平安过渡,而不让经济受到任何冲击吗?

  格林斯潘:我当然希望如此,而且我认为他们能够做到,但是这将是很困难的。

  MarketWatch:你估计市场会对第一次加息做出强烈反应吗?

  格林斯潘:当然。我们回顾一下量化宽松缩减的风第一次吹出来,市场上发生了什么就知道了。市场总是很敏感的,这也正是其活力所在。

  MarketWatch:在此处,关键是否在于联储与市场的沟通能力?

  格林斯潘:我不能肯定。我在任的时候,总是吃不准的一个地方就在于,我们到底能够和市场进行多有效的沟通,因为他们总是想要猜测联储下一步的行动。这是一场战争,我不敢肯定我们每次都能获胜。

  MarketWatch:联储的官员们最近在谈论股市的估值,你觉得这种做法明智吗?

  格林斯潘:资产价值对于经济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力,这是一个谁都不能回避的事实。央行必须重视信贷市场,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但是与此同时,也没有任何一家央行能够对资产市场上发生的事情视若无睹。一位央行银行家除开评估股价之外,还应该研究商业房地产市场、大宗商品市场,以及人们负担住房的成本,等等。没有资产市场提供的视角,你就很难对经济运转情况有一个总体印象。对资产价格做出反应的具体方式,这当然属于法规方面的问题,但是我想,不去监控显然是错误的。

  MarketWatch:在国际货币基金发表讲话时,联储主席耶伦说,如果资产价格出现问题,联储首先应该动用监管手段,对此你怎么看?

  格林斯潘:这里是一个产生原则分歧的地方。我倒是同意泡沫应该首先由监管来解决的提法。

  联储在1994年曾经尝试过单靠着货币政策去解决泡沫问题。我们将联邦基金利率提升了300个基点,这样的做法确实止住了新生的股市泡沫膨胀的脚步。可是,在我们因为成功地创造了软着陆而沾沾自喜之后,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我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扼杀泡沫。我一直的想法都是,经济成功抵抗300个基点紧缩的能力扭转了股市对泡沫可持续性的看法,推高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整体水平。互联网泡沫终于还是重新上路了。

  一旦泡沫发生,自己就可以推动自己走下去。如果不对市场进行具有一定破坏性的挤压,想要止住它们是非常困难的。沃克尔时代的联储直接动手,解决了1979年通货膨胀猛增的麻烦,但同时,这也使得他们不得不面对经济急剧收缩的场面。如果没有这种强制,泡沫的脚步是很难停止的。人的本性不可改变,而泡沫正是这人性的产物。我们只能去想办法予以控制。

  所有的泡沫都走不出从扩张到破灭的周期,但是泡沫到底是靠着怎样的资金来源扩张起来的,这一点至关重要。当年的互联网泡沫造成了一场巨大的金融灾难,但是却几乎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其产生了怎样的经济影响。在2000年代早期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当中,我们是很难发现其存在迹象的。类似的,1987年10月19日周一,道指单日下跌23%创下历史纪录的那天也是如此。崩盘发生后,高盛一度考虑不再向芝加哥大陆伊利诺伊银行支付7亿美元资金。事后看去,如果他们当初真的拒绝支付,危机的结果将比事实上严重得多。之所以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记得当初的危机,正是因为之后并没有发生什么了不起的后果。可是,这都是我在联储十八年任期内结结实实经历过的事情。

  这两次的共同点是,股票价格都崩盘了,退休金、共同基金和美国家庭投资者等持有股票的人们都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好在,他们都没有过度依赖杠杆手段,因此也就没有造成严重的,带有传染性的违约场面。

  我们不久前遭遇到房地产泡沫,其结果之所以会和这两次股市泡沫有着戏剧性的差异,关键就在于此,那些有毒资产,次级抵押贷款几乎没有任何股票去缓冲。在没有债务牵涉到股价崩盘当中,是由股票持有者承受全部的冲击,但是问题不会扩散开来。可是,这次的房地产泡沫,还有1929年杠杆化严重的股市却都属于另外一种情况。

  换言之,问题的关键其实并不在于有毒资产——无论是股票还是次级贷款——而是在于操作这一切的机构杠杆化的程度。可转换公司债能够大大削减连续的债务危机扩散到风险。在整体股票缓冲机制缩水的时候,这些债券可以转换为新的股票。

  MarketWatch: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已经陷入了从一个泡沫走向另外一个泡沫的循环,我们已经无法摆脱这一诅咒。

  格林斯潘:好吧,我想我可以同意。正如我前面提到过的,我已经有了结论——泡沫是人天性的产物。我没有足够的洞察力,但我确实在想,泡沫发生的必要兼充分条件,就是长时期的经济稳定和低通货膨胀的环境。因此,要靠政策来解决泡沫问题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有央行相信他们可以轻松应对泡沫,我只能说他们并非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

  MarketWatch:我还注意到,许多经济学家都担心,泡沫的出现其实是个迹象,显示经济当中的生产性投资如厂房等存在不足。

  格林斯潘:这确实是合乎情理的担心。关键在于,这样的情况为何会发生?如果仔细研究国内生产总值的各个组成部分,我们会发现,2008年以来的经济活动当中,最重大的缺席正是来自那些超级长寿的资产,即基础设施。战后的十次重大经济复苏,每一次都受到了增速远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唯有眼下这次除外。哪里出现了问题呢?应该说,是企业和家庭目前与股市连接的密切程度达到了第二次大战以来所仅见的水平。非金融企业的现金流,选择投入非流动性长期资产的比重降低到了1938年以来的最低点。与此同时,美国家庭也在经历巨大的长期转变,从买房住转向了租房住。

  现在恐惧情绪已经有所退潮,但是国内生产总值真实表现与其潜力之间的缺口依然醒目,而这些非常长寿的资产正是关键。经济正在改善的证据是明显的,金融系统最终开始放款了。可是,尽管复苏正在进行之中,我们却还是难以判定,迎接我们的会不会又是一次虚假的黎明。

  国民储蓄和资本投资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近年来大幅度降低。这是生产率增长和生活水平提升迟滞的罪魁祸首。从根本上说,问题在于政府赤字超过了国民储蓄率。在我们能够真正解决这一问题之前,经济想要达到可持续增长都将是非常困难的。(子衿)

文章关键词: 美联储格林斯潘访谈

分享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一名日本毒贩在大连被执行死刑
  • 体育足协杯吉拉迪诺首球 恒大遭建业绝杀出局
  • 娱乐亚视前女主播钟慧宁堕楼身亡 终年43岁
  • 财经福喜难被罚倾家荡产 7次都没检出问题
  • 科技高通CEO来华避谈反垄断调查
  • 博客美国死刑比绞死难受 马航坠毁真相难公开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生宿舍搬进600男生 被担心男女混浴
  • 谢百三:对沪港通持相当怀疑态度
  • 凯恩斯:传统银行是新时代的恐龙
  • 齐俊杰:限购取消到底会帮谁
  • 余丰慧:中国版住房银行步伐应再大点
  • 刘杉:国务院的政策逻辑是什么
  • 桑东亮:人民币升值开启资产泡沫时代
  • 冉学东:银行地产股突然启动的逻辑
  • 易宪容:楼价调整幅度不是谁可左右的
  • 叶檀:央行又印钱了吗?
  • 谢作诗:取消限购不能阻止房价下跌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