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美股 > 正文

美股评论:熊市也许明天就来

2014年05月16日 23:13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辛西尔(Michael Sincere)认为,市场的扰动时期很可能会迅速结束,而熊市必然会迅速到来,投资者最理想的选择是不要再贪恋什么,抓紧时间离场。

  以下即辛西尔的评论文章全文:

  想知道熊市是怎么开始的吗?

  两个月前,我曾经在文章当中指出,美国股市已经见顶,我们将要开始经历一段扰动周期。

  从那时候到现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略有上涨,但是纳斯达克[微博]综合指数和罗素2000指数都跌到了五十天和一百天移动平均线以下,现在,道指加入后两者的队伍只是时间问题。

  熊市的开始,有时候是砰然巨响,有时候是呜咽几声。砰然巨响时,最初的线索将会是大盘突然暴跌,任何人都难以准确解释其缘由。接下来,就将是盘整或者崩盘,所有人都知道,确实是发生了糟糕的事情。指数将会经历两位数的跌幅,投资者将会陷入恐慌,市场将会迎来大屠杀。

  投资者肯定会听到一些专家让他们保持镇定,不要卖出,但是当损失过于可怕,卖出是迟早的事情。投资者也会被告知,大盘总会涨回来的(尽管并不是所有个股都会涨回来)。伴随市场一跌再跌,焦虑逐渐转化为恐惧。在盘整或者崩盘之后,投资者纷纷寻找替罪羊,而评论家们却反问道:“这是谁能料得到的呢?”(其实,那些愿意根据相关的线索和指标采取行动的人,在损害最大化之前就已经离场了。)

  可是,当熊市是开始于几声呜咽时,几乎所有人都会被骗住。一个始终难有作为,却波动剧烈的市场最终会让人彻底失望。最初,牛派会满怀信心,相信市场会持续上涨,但是最终,市场却会从顶部逐渐撤退。

  我将这称为是“死于上千次回挫”。市场无法真正攀上新高,相反,倒是上演了一系列短期的上涨,之后再是一系列让人痛苦的回挫行情。最初,逢低买进的玩家会在回挫时入场下单,可是,伴随熊市持续深入,这种策略将不再有效(其他大多数多头策略也是一样)。

  通常情况下,市场创下新高都是好事,说明市场很健康。可是,在熊市隐现之际,新高加上低成交量却是不折不扣的警报。现在所发生的,就是这样的情景。还有,曾经领先的科技板块现在都一败涂地,将市场的领导权拱手让出。可是,新的领涨者却无法带着市场真正继续涨上去。

  混乱与错觉

  你可能注意到了,哪怕是出现在电视上的一些分析师,看上去也陷入了混乱。这一周他们作出看空的预测,而下一周又变成看涨。这种情况其实在市场转型为熊市时颇为常见。

  许多评论家之所以头脑混乱,是因为过去曾经有效的东西,现在许多都失效了。还有,其他资产门类如债券和大宗商品的表现也没有什么意义。这本身就是市场进入危险区域的线索。还有一个警告信号是,目前投资者以保证金购买股票的比例已经超过了之前2008年和2000年的市场峰值年头。一旦保证金的使用接近了滥用,股市上总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

  短期之内,市场可能还会在扰动中有所走高。伴随股价上涨,许多人将会被愚弄,尤其是在道指继续不断创造新高的情况之下。许多投资者不愿意卖出,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及时全身而退,甚至还有人会打算在下一次回挫时去买进持有。大胆的人会不断逢低买进,因为股价“如此低廉”。我还听有的所谓评论家建议散户投资者通过变身“更好的选股手”来避开熊市,这就更荒唐了。

  我的建议是,最好不要试图变身什么选股达人,老老实实在熊市撕烂你的投资组合之前及时退场。为了避开20%的潜在跌幅,放弃5%的潜在涨幅还是值得的。

  目前,牛派最强势的理由其实就是联储。可是,历史早已告诉我们,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避免熊市发生,你怎么都不可能骗到市场母亲……

  等待轴点

  最终,轴点总会出现,市场行情将彻底明晰。没有人知道什么会扮演催化剂的角色,可能是某一经济事件,也可能是地缘政治危机,还可能是加息之类的。

  到了那一天,哪怕现在最坚定的牛派也会意识到,真的是遇到大麻烦了。到了那一天,肯定会出现大家疯狂地同时抛售,都希望自己跑在别人前头的情景。

  无论你多少次告诉投资大众,一定要对危险的市场保持警惕,他们大多数人总是充耳不闻。根据各种线索和指标,也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和经验,我觉得扰动时期就要结束了。当然,具体的结束时间谁也无法预言,但是我至少可以肯定,熊市已经无可逆转地要到来,而且很可能是来得比我们想象得更快,而不是更慢。这不是什么诅咒,这是市场的现实。(子衿)

分享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两部委:9月起试行私家车6年内免检
  • 体育NBA-雷霆进西决 步行者进东决将战热火
  • 娱乐黄海波嫖娼被拘 移送拘留所供认不讳
  • 财经益海嘉里详解地沟油事件:记者暗访摸错门
  • 科技发烧Ke:纵享音乐之“烧”耳机指南
  • 博客获释渔民还原被菲律宾抓扣经历(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少年成绩倒数像弱智 智商135分接近天才
  • 谢百三:挣大钱的都是做长线的
  • 慕容:独董离职便能切断余热开采链?
  • 易宪容:中国不会出现美式断供潮
  • 叶檀:央行选择“做恶人”
  • 徐斌:大领导不会让楼市今年崩盘
  • 谢作诗:央行告诉我们现在不能买房
  • 易宪容:楼市泡沫摧毁了中国经济活力
  • 杨剑波:证监会推高国家主权风险
  • 余根钱:化解房地产泡沫的路径比较
  • 刘杉:央行打麻将 救市一条龙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