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美股 > 正文

美股评论:企业天生没良心

2014年05月06日 02:10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导读:圣克拉拉大学教授、商业道德专家维拉斯奎兹(Manuel Velasquez)在MarketWatch撰文指出,多年来,美国司法系统在若干判例当中渐渐习惯了将企业人格化,但这样的理念和实践其实是非常有害的,而且也有欠公平。

  以下即维拉斯奎兹的评论文章全文:

  在最高法院的审理当中,Hobby Lobby的辩护律师称,这家企业提供给员工的福利不应该包括《平价医疗法案》所涵盖的各种避孕用品,因为如果这样做,就会侵害到他们的良心和宗教信仰。

  可是,一家企业真的会有良心吗?企业会有宗教信仰吗?答案是否定的。现实当中的企业其实没有良心和信仰,而且也不可能有。

  所谓良心,或者说道德心,是人类独有的特性。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的是非观念,并且想要按照自己的原则去生活,当做出有悖于这些原则的事情时会感到悔恨,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是有良心的,有道德心的。当我们说一家企业有道德心,其实就是给企业赋予了人性,将其当作了一个有信仰、有欲望、有感情的“大块头”。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有260万部通用汽车(GM)的产品安装了有问题的引擎开关,造成了至少十三人丧命。日前,《纽约时报》在报道中这样写道:“通用汽车在2002年批准了这一有缺陷的开关设计,尽管为该公司生产这一部件的Delphi都警告说,他们的开关并不合乎规格。”

  不久前,丰田汽车(TM)的管理层也与司法当局就一起刑事诉讼达成了和解,诉讼的起源是他们的产品油门踏板存在问题,同样导致了若干人丧生。对此,《纽约时报》的报道是:“司法部重视的,是丰田如何在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面前,在议会面前,以及在大众面前说谎的。”

  我们可以注意到,报纸的编辑和记者在无意识中将企业人格化了——通用汽车“批准”了,Delphi“警告”了,而丰田汽车“说谎”了。不过实际上,批准、警告和说谎等等都是人类的活动,必须人类使用自己的心智才能做到,而企业显然是没有心智的。

  企业没有心智,因此自然也就没有良心,没有信仰,没有欲望也没有感情。当然,无论如何,新闻工作者还是习惯将企业拟人化。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答案非常简单:一家企业并不是一个单单自己本身,相反,其实是一群人的集合。企业的行为就是这些人——通常都是顶级的经理人——的决定,企业所相信的,就是这些人说企业相信的。

  当我们将一家企业视为一体的时候,我们就给其背后负责运转的员工和经理人们蒙上了面纱。结果就是,我们将所有商业行为,所有企业运作者的信念都先入为主地视为负责任的。这一前提就是麻烦的根源。

  我们可以拿丰田的油门缺陷案件来做个例子。这一指控由丰田承担,他们被罚款12亿美元。可是,没有任何一位丰田的管理层成员因不当行为被起诉。这12亿美元是由丰田的股东来承担的,尽管这件事和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关联。相反,那些应该承担责任的经理人们却没有受到惩罚。

  在法庭上,赋予企业人格已经不止一次造成了麻烦。

  1886年,圣克拉拉县与南太平洋铁路之间的官司,最高法院裁定,企业是一个人群,拥有其他人所拥有的一切保障。

  此后,最高法院一直在按照这样的原则裁决。企业既然是人,就享有宪法赋予所有人的权利,包括诉讼的权利,免于非法搜查和拘禁的自由,由陪审团判决的权利——还有最近,联合公民诉联邦选举委员会案裁定的,对自己青睐的候选人给予无限度支持的权利。总之,在所有这些裁定之下,企业似乎确实是具有某种法律人格的。

  可是,事实是,当一家企业被授予这些权利,得到并且可以行使这些权利的,其实是经理人们。比如,在联合公民案当中,法院实质上是授予了企业经理人动用企业财富去支持和推广他们喜欢的候选人的权利。本质上说来,我们的司法系统是在给予已经权利巨大的人——那些企业的管理者——以更多权利。

  企业没有良心,没有宗教信仰,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应该停止企业人格化,承认我们所谓的企业良心、信仰、行为或者是我们给予企业的权利,本质上都是属于那些企业管理者的。(子衿)

分享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乌鲁木齐暴恐案1名袭击者身份被确定
  • 体育世乒赛-男乒3-1夺7连冠 女乒胜日本夺冠
  • 娱乐孙俪邓超千金身份成疑 恐面临巨额罚款
  • 财经楼市下行概率增大 万科等开发商看空未来
  • 科技运营商合建铁塔公司最不利中移动
  • 博客央视张斌:巴西足球史上最惨烈的比赛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男神老师精通三外语 女生狂呼都教授(图)
  • 辜胜阻:政府新城镇化路径是“3+X”
  • 叶檀:荒谬的GDP全球第一
  • 海啸希望:GDP增速为什么不能低于7%
  • 冉学东:城商行变身投行是福是祸
  • 周彦武:中日央行外汇占款的处理方式
  • 陈思进:从沃尔玛的撤离看中国楼市
  • 二当家:股市是在还2009年的帐
  • 金岩石:股市将在乐观预期中开启上涨
  • 龚蕾:巴菲特接下来会投资啥
  • 周天勇:地方财政体制经济和社会危机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