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美股 > 正文

美股评论:要加薪为啥那么难

2014年04月21日 23:58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纳廷(Rex. Nutting)对目前工资增长停滞不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一些流行的,似是而非的说法进行了驳斥,指出工资增长的前提首先是必须实现充分就业。

  以下即纳廷的评论文章全文:

  对于2400万美国人而言,他们面前最重要的经济问题就是:为什么我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

  而对于1亿4600万其他的美国人,最重要的问题则是:我怎样才能加薪?

  薪资的增长步履蹒跚,根本跟不上生活成本的上涨速度,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了。根据通货膨胀调整之后,美国今天的全职工作周薪中值甚至都没有超过2001年,较之1979年,也只增加了区区1美元。

  为什么我不能加薪?你去问老板,他肯定会回答你三条:

  第一,公司承担不起。

  第二,你应得的就这么多。

  第三,你不能强迫我。

  我们很容易就明白,真正有意义的原因就只有第三条。眼下,工资方面的定价权是掌握在雇主手中。作为雇员,你还必须和其他数以千万计的美国人去竞争,才能保住自己的工作——更不必说,还有数以亿计的外国人,他们都很乐于做你现在的工作,而且要的钱还比你少。

  公司承担不起

  或许你的老板会告诉你,他个人也希望给你加薪,但是这样企业就受不了了。他会说,目前,全球竞争非常激烈,而且企业还面对着沉重的监管和税务负担……总而言之,老板就是说,对你的工资,他已经尽力了。

  应该说,确实有不少的企业真的负担不起加薪,因为他们已经处在破产的边缘了,但是大多数企业并不是这样,他们的状况都很好。

  统计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目前,企业税后利润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正处于创纪录的水平。从衰退结束以来,企业利润就在持续成长,到去年达到了1万6800亿美元,总增幅65%。

  小企业的表现没有这么了得,但是整体而言,衰退结束后,他们的利润也增长了13%,资产净值增长了33%,达到8万7000亿美元。

  那么,劳动者的情况如何?答案是,哪怕在第一季度的大幅度提升之后,工资中值自衰退结束以来还是缩水了3%。

  在工资降低的同时,生产率(每小时产出)则在稳步增长。劳动者每小时创造的价值更大了,但是因此获得的报酬却更少了。

  国内总收入当中流向劳动力的部分(还计入了首席执行官们的工资和股票期权)从63%大跌到57%。换言之,每年有6%的总收入从工资变成了企业利润,相当于一年9000亿美元。

  是的,给你加薪,公司完全承担得起。

  你应得的就这么多

  你的老板会说,你工作确实很努力,但是还没有努力到有资格要求更多。或许,这是因为你缺少一些必要的技能,让你无法变得更有效率,或者是得到一个工资更高的新职位。

  颇有一些专家,包括部分更保守的联储行长们都曾经一再强调过这一技能缺口的问题,他们说这不但是失业人口巨大的罪魁祸首,同时也对工资增长缓慢负有责任。

  从经济学理论的层面说来,一位劳动者所得到的就应该是他值得的身价,而不能更高。那么,他们到底值多少?理论说,这就是劳动者每小时为公司创造的价值,或者叫边际收益产品。

  一位劳动者的技能越出色,为公司带来的收入就越大,而这位劳动者由此该得到的工资就越高。至少理论是这么说的。

  可是在现实世界当中所发生的,却是一些古怪的事情。企业说,他们找不到拥有充分技能的人,甚至,他们要保留现在有充分技能的人才都非常吃力。

  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就是支付足够高的薪水来吸引他们需要的技术拥有者。这是最基本的供求经济学原理。可是,事实是,企业并没有提供更高的工资来吸引他们需要的人。在那些据说是人才短缺的领域,工资并没有如何增长。

  这可能是因为更高的工资将超过劳动者的边际收益产品,但是如果真是如此,那企业就不需要这些技能,因为后者无法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利润。

  其实,他们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就像我对免费午餐的需求一样,就是如此。

  企业不愿意为有技能的劳动者支付更高工资,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在于企业文化。削减成本的理念已经根深蒂固地植入了企业管理层的DNA,以至于他们连花更多钱以赚更多钱的理念都不愿意接受。企业裁掉了很多技能并不差劲的劳动者,尽管如果善加重新配置,这些人完全可以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利润。哪怕这样做意味着放着显而易见的钱不赚,企业也不肯为有技能的劳动者付出更多。

  这样的想法显然是有问题的,问题是出在管理层。

  你不能强迫我

  你不能得到加薪的真正原因,其实是老板没有必须给你加薪的必要。哪怕你值得更高的价钱,哪怕企业出得起这价钱,但是在企业的立场上,他们只肯支付自己不得不支付的,多一个子儿都不可能。

  其实,哪怕你要求加薪的理由有千千万,一条就足够否决它们全部——有很多人能够接手你的工作,而且乐于接受你现在的工资。

  不必说,在压制工资增长的因素当中,全球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不过,哪怕在美国国内,你面前的竞争者也颇有不少。庞大的失业人口,工作机会的不稳定,以及劳工权利的被削弱都给予了企业更大的定价权,让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决定你的工资。

  局面并不是一开始就像现在这样的。在1950年代、1960年代,乃至1970年代,贸易壁垒、强大的工会,甚至一些歧视问题都给予了劳工(当然,主要是男性白人劳工)更大的定价权,让他们可以要求更高的工资。于是,中产阶级也就被创造出来了。

  可遗憾的是,1970年代晚期的超级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也是因此被创造出来的。

  1980年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美国开始出现巨大的贸易赤字,以及联储努力保持较高的失业率以遏制通货膨胀,工资的增长陷入了停滞。里根总统还对工会的权力给予了重大打压。

  到了1990年代,奇特的事情出现了。联储自觉地要让失业率降低到4%。工资二十年来首次开始增长,因为打击再也不必和数以百万计拼命找工作的人竞争了。

  最关键的是,此刻的工资增长并没有成为低利润和高通[微博]胀的同义词。

  我们现在距离4%的失业率还有漫长的距离,尤其是我们还必须考虑到有很多人放弃了找工作的努力。我们必须坚持,必须对联储施加足够的影响,要他们向着那个目标努力。

  其实也可以这样说,如果你要加薪,最好还是让你的邻居先找到工作。(子衿)

 

分享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茂名窝案2年后重启调查 曾放过160多人
  • 体育阿德46+18开拓者胜火箭 3巨头63分热火胜
  • 娱乐琼瑶回应于正侵权:梅花烙传奇被“谋杀”
  • 财经花生油标非转基因遭疑 转基因花生未问世
  • 科技格力否认全员摊派销售任务:仅给中层
  • 博客易中天:秦国变法是被逼出来的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最牛学霸宿舍:5姐妹考上中科院读研
  • 高善文:利率市场化与余额宝的兴起
  • 连平:当前经济运行三大风险需警惕
  • 张庭宾:未来3年80%富人将变穷人
  • 许一力:为何中产阶级总在流失?
  • 张化桥:企业界拚爹的经典
  • 苏鑫:2014年的摩天大楼魔咒
  • 海啸希望:解密刘鹤两次危机共性10条
  • 玄铁令:谈中国经济的明斯基时刻
  • 高善文:下半年人民币可能摆脱弱势
  • 朱大鸣:部分楼市沦陷该不该大救市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