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美股 > 正文

美股评论:基金投资者跑不赢基金

2014年03月06日 02:44  新浪财经 微博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杰弗(Chuck Jaffe)撰文指出,由于总是直接犯下,或者通过自己的理财顾问间接犯下选时操作的错误,投资者的表现整体而言都不及自己投资的共同基金,而且这一差距还在不断拉大。

  以下即杰弗的评论文章全文:

  抱怨自己的共同基金经理人不给力,这是投资者天生的权利,也是他们经常做的事情,但事实是,总体而言,他们自己的表现其实还要更加糟糕。

  听起来这似乎和人的直觉相反,毕竟在网络留言板和线上社群,我们见多了满心豪情,吹嘘自己如何精明,获取了怎样可观利润的投资者,但关键在于,这些人永远不会发布受审计的表现报告——如果你真的能够了解他们的表现,你绝对不会感到钦佩,也不会想要去效仿他们了。

  晨星公司一份新的研究报告显示,投资者管理自己的基金所获得的回报,几乎无一例外地低于那些基金管理股票、债券和其他证券所获得的回报。

  还有Strategic Insight的另外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消费者正在转移自己的投资方向,将两份报告相结合,我们就会了解,为什么不少投资者几乎注定将会对自己未来的表现感到不满了。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研究的内容,探寻问题的原因。

  晨星公司会定期评估“投资者回报率”,即投资者获得的美元加权最终结果。他们发现,如果一支基金表现优秀,资产大幅度增值,投资者兑现利润的时间都往往太迟了。反过来,如果一支基金的好日子结束了,表现下滑了,投资者倒是什么损失都躲不过。

  晨星的共同基金研究经理金奈尔(Russel Kinnel)为了说明投资者的表现较之基金落后的地步,举出了若干关键性的发现:

  ——一年前,投资者十年平均表现与基金十年表现之间的缺口只有不到1%,可是到了2013年年底,这一差距已经达到了近2.5%。于是乎,我们看到,一支典型基金近十年的年平均回报率为7.3%,而一位典型投资者落袋的,却只有4.8%。

  ——投资者与基金表现差距最小的领域是国内股票基金,投资者近十年年平均回报率是6.5%,基金是8.1%。

  ——两者差距最大的,是另类投资基金,投资者近十年年平均亏损1.15%,基金则再不济也有近1%的进账。

  这就让我想起了Strategic Insight的《全球基金行业状况》报道,后者指出,去年当中,全球投资者向基金投入了超过1万亿美元,但是他们对于“非传统收益型、流动性另类投资,以及资产配置解决方案”等有着特殊的兴趣。

  这也就是说,投资者正在愈来愈多地涉足晨星研究中自己与基金表现差距最大的那些领域。他们所追逐的,是那些正在靠着自己历史表现故事推销的基金,但是过去的表现并不是未来的担保,并不能画出一条确定的趋势线。

  Strategic Insight指出,去年流入股票基金的投资总计约6100亿美元,其中四分之三来自美国投资者,而这些投资当中又有超过60%流向了指数基金或者ETF。

  指数基金和大多数ETF都是使用消极管理策略,其较低的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投资者的收获提供保障。不过,如果投资者是在使用ETF和指数策略对自己的投资进行战术性调整,即让投资组合更加倾向于近期“当令”的领域,则基本上可以肯定,未来的回报率只能证明他们又一次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同样的逻辑其实也适用于那些利用消极的指数投资产品为自己的客户积极管理账户的理财顾问们。这些人常常宣称,他们是让自己的客户获得了最好的,低成本的产品,但是他们将这些产品投入了自己积极策略的使用,本质上正是破坏了投资者能够从消极产品获得的关键性好处,比如以合理价格获得长期多元化配置等。

  “归根结底,无论我们研究的是美国、欧洲还是其他市场,我们都发现,投资者寻找能够通过积极管理让自己多赚钱的经理人的努力从来不曾停止。”Strategic Insight全球研究部门主管阿列克谢耶夫(Jag Alexeyev)感叹,“无论人们是选择一位积极管理基金经理人,还是选择一位利用基金和ETF不断进出市场的理财顾问,他们都是期盼着自己的想法能够结出丰硕果实……可实际上,果实往往并不丰硕。”

  事实上,晨星公司的发现是,投资者在选择基金的方面做得往往还不错,但是他们进出市场,选择不同资产门类的决定却经常是糟糕透顶。

  正如金奈尔指出的,投资者与基金表现差距的拉大并不值得惊奇。“整个2013年当中,资金流动都指向错误的方向。投资者在买进债券基金,卖出每股基金,买进新兴市场。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那些都是大错特错。”金奈尔在晨星的一篇评论当中写道,“这并不是说大多数人都犯错了。事实上,大多数基金投资者都是耐心相对较好的人,不会每年都大变样。不过,那些还是在折腾的人确实提供了证据,告诉我们选时操作是如何困难。”(子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政府工作报告8年来首次未提遏制房价上涨
  • 体育亚预赛国足1-3伊拉克 靠泰国帮忙终出线
  • 娱乐委员提案《水浒》应禁播引网友热议
  • 财经蒋洁敏安排心腹赴川:安排做啥他不得不做
  • 科技国美炮轰电商伪低价成行业毒瘤
  • 博客医生:昆明救治伤员所见所感 两会博客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父女考进大学同专业 陪读老爸变学霸
  • 钮文新:事实胜于雄辩
  • 鲁政委:改革领域与政策取向新转变
  • 林采宜:报告解读 结构调整是龙头
  • 慕容小散:余额宝昂首阔步下梁山
  • 肖磊:假如俄罗斯放弃美元
  • 叶檀:首份政府工作报告成改革宣示书
  • 陶冬:人民币贬值为哪般?
  • 江濡山:掂量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分量
  • 张庭宾:不要害怕人民币快速贬值
  • 叶檀:从“厉股份”到“厉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