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美股 > 正文

美股评论:欧洲议会选举变与不变

2014年02月11日 01:54  新浪财经 微博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德拉梅德(Darrell Delamaide)撰文对欧洲议会选举前景进行了分析,指出虽然传统势力预计将依然控制局面,但是各国国内的反欧元势力必然会因此抬头。

  以下即德拉梅德的评论文章全文:

  政治上的当权派已经表明了他们对5月欧洲议会选举的态度——一切照旧。

  目前,据报道称,卢森堡首相容克已经得到了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支持,将带领保守派集团参加欧洲议会的选举,如果他能够维持住集团在议会当中的优势地位,就将得以成为欧盟委员会的主席。

  2009年的《里斯本条约》规定,委员会的主席人选必须反映选举的结果,今年,这一条款将首次正式采用,而各个党派集团也提出了各自的委员会主席人选。

  如果欧洲人民党真的在下个月决定将五十九岁,长期在欧盟担任官员的容克推上这个位置,就将宣告三大政治党团各自的领军人物都已经就位。

  主流左翼集团社会民主进步同盟已经选定了五十八岁的舒尔茨,这位德国人也是欧洲议会目前的议长,而新自由主义的自由民主联盟则推出了前比利时首相,六十岁的伏思达。

  简而言之,无论这些候选人各自的品行如何,欧盟指定的人选名单其实都是一种明确的表态,旨在确保柏林的德国政府能够继续发号施令。

  容克是欧盟基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构建者之一,也曾经长期担任财长们组成的欧洲集团的首脑,正是这个组织全力贯彻了德国提倡的紧缩措施来应对危机,使得南欧出现了创纪录的失业率和衰退局面。虽然容克对德国方面的做法也多少不满,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听从命令。

  舒尔茨在本国政坛从来就没有过什么作为,他完全是欧洲议会创造出的政治家,非常善于利用极为有限的权力去运作。伏思达则是欧盟各个要职历来不变的候选人。

  所有这三人在政治上都是按照德国轨道运转的,而且德国代表团也是欧洲议会最大的一个,拥有全部766个议席当中的99个。

  这样一种安排对于南欧诸国可谓是毫无迁就,事实上也根本没有为这些备受折磨的国家的选民们提供什么机会,让他们表达其希望欧盟政策做出改变的愿望。

  尽管如此,反欧元和反欧盟的政治家们依然将5月22日至25日的选举视为一个重要的,可能会获得重大进展的机会。比如,右翼的法国国民阵线就宣称,他们将由此成为这个国家最大的政党。

  只不过,选民们是否真的会让他们的宣言变成现实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2009年的选举投票率就下跌到了43%,自1979年第一次直选时的62%之后,这一数字一直在持续下滑。

  考虑到当权派针锋相对的安排,沮丧的选民们很难指望欧洲议会或者是欧盟委员会会走上变革之路,他们甚至连将选举视为抗争机会的心都没有了。

  勒庞的国民阵线并不隶属于欧洲议会的任何一个党团,这就意味着,哪怕他们真的获得了法国74个议席当中的30%,也很难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网罗了主流社会民主党之外左翼势力的欧洲左翼党在这次选举当中的旗手是齐普拉斯,希腊极左翼政党Syriza的领导人。齐普拉斯支持希腊保留欧元区成员国的身份,但是激烈地要求欧盟改变目前的经济政策。

  哪怕齐普拉斯判断正确,他的党派成为了希腊在欧洲议会最强大的势力,但是欧洲左翼党目前的全部议席也只有35个,凭着这个显然很难真正撬动欧洲议会决策的天平。

  欧洲议会选举真正的影响,其实很可能是产生于各国国内的层面,即成员国国内政治可能遭到的潜在冲击,而不是直接影响到各个庞大和笨重的欧洲层面的机构。在勒庞和齐普拉斯的眼中,这选举其实更像是他们获得国内控制权的机会。

  与此同时,意大利则在拼命改革自己的选举法规,最新的动议是力图在左翼和右翼两大集团,以及外围的抗议运动之间进行集成。

  这对于意大利民主党新党首,佛罗伦萨市长伦齐而言,也形成了最初的考验——他的地位非常微妙,一方面需要支持自己本党的同事,现任总理莱塔,一方面又必须为莱塔突然垮台做好准备,随时由自己上位。

  客观而言,这些视线瞄准国内的新势力——四十五岁的勒庞、三十九岁的伦齐和三十九岁的齐普拉斯——尽管可能会形成相当的冲击,但是最终胜出的,恐怕还是布鲁塞尔的老派势力。

  哪怕欧盟真的会出现变革,估计也只能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相反。(子衿)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央视暗拍东莞色情业:五星酒店裸舞选秀
  • 体育冬奥会-17岁韩天宇摘银 中国首枚奖牌
  • 娱乐央视春晚用语纠错:从未“想你365天”
  • 财经人民日报:人民币没有贬值理由
  • 科技高通涉嫌垄断遭举报:国产替代加速
  • 博客中国人性交易调查:平均每次花140元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马年职场囧规:同事间上班前要爱的抱抱
  • 谢作诗:东莞应该率先发展色情业
  • 叶檀:2014最大风险是新兴市场危机
  • 陈志武:量化历史研究告诉我们什么?
  • 管清友:大话央行四季度货币报告
  • 江濡山:美国股市的软肋
  • 肖磊:新兴国家货币为何靠不住
  • 王福重:中国95%的税该取消
  • 陶冬:非农再失手 耶伦初登场
  • 梁建章:应设立生育节 鼓励生育二胎
  • 李迅雷:改革之年能否消弭高楼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