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美股 > 正文

美股评论:推特走入Facebook轨道

2014年02月10日 21:23  新浪财经 微博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辛奈尔(John Shinal)认为,虽然参考Facebook的发展轨迹,推特的成长前景可能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糟糕,但是该股估值过高的弱点已经彻底暴露出来,预计未来几个季度,这支股票的大趋势只能是下跌。

  以下即辛奈尔的评论文章全文:

  现在,推特的股价泡沫终于挤掉了不少,近期之内,看来这支股票的熊派是要占据上风了。

  当股票分析师们遭遇推特(TWTR)上周三盈利会议上的那种混乱,买方至少一两个季度的时间都很难鼓起勇气去推动其股价了。

  鉴于IPO的购买者和追逐者已经将该股的价格推高到了相当于2014年预期营收的30倍以上——相当于Facebook(FB)的2倍有余——该股近期显然还有相当的下跌空间。

  华尔街上的一些分析师一方面提升了推特的营收预期,一方面又去掉了其买进的评级,这恰好可以说明他们对这支股票的看法有多么混乱。

  事实上,这家社交媒体公司,其经营模式现在也遇到了曾经在Facebook上市第一年困扰这家前辈公司的问题。

  具体说来,就是大家都担心公司管理层是否有能力确保足够的营收增长速度,不然的话,他们就无法证明如此高的估值的正当性——然而,这一切的大前提却是用户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放缓,尤其是在利润最有保障的美国市场上。

  推特首席执行官科斯特洛(Dick Costolo)和首席财务官古普塔(Mike Gupta)在盈利会议上都一再为公司的经营模式进行了辩护。

  上周三,古普塔说到推特不计股票期权开支的现金流利润率时表示,“我们没有发现路线图上有任何迹象显示我们无法达到路演时提出的长期利润率目标”。

  这样一种指标是分析师们在度量上市最初三年的互联网公司时很常用的,虽然不符合通用会计准则,但是在计算运营所得和净利润率时非常有用。

  可是,推特高管们在会议上所吹嘘的各种指标,如“时间线浏览每月平均用户”或者“每1000时间线浏览营收”等,其实对于投资者而言都已经不新鲜了。

  整体而言,这些指标显示的就是有多少用户回应了广告客户付费的推文,以及推特从每一部分内容所获得的营收。

  客观而言,这些指标的表现确实有值得吹嘘的地方,比如时间线浏览较之前一年同期增长26%,而每1000时间线浏览营收更猛增76%。

  正因为如此,推特的营收同比增长在第四季度达到了121%,超过了第三季度的105%——哪怕时间线浏览数字第四季度其实低于第三季度,而且每月平均用户数量增长速度也只有4%。

  科斯特洛在会议上表示:“我们有非常清晰的产品路线图,知道如何推动与用户的互动,提升他们的忠诚度。”

  如果推特能够确保合适的广告产品组合,不因为新的消息推送中有过多广告而吓跑用户,他们就可以在用户增长趋缓的情况下实现营收加速增长——这一点,他们已经在第四季度当中证明了。

  尽管从推特股价的暴跌当中看不到这一点,但客观事实是,推特在广告目标投放方面确实做得更好了,也因此从广告客户那里获得了更多的营收。

  我们不该忘记,2012年当中,由于误判了用户转向移动设备的影响,华尔街在Facebook身上犯下了不止一次错误,而是两次。

  最早,相关的恐惧直接影响到了股价,但是一旦Facebook找到了合适的广告方法,投资者就又开始买进该股了,而且有趣的是,他们买进的原因正是当初曾经让他们悲观的那个趋势。

  Facebook的股价之所以在上市之后的第一年当中损失了三分之一,原因也正在这里。

  推特管理层所面临的挑战其实与Facebook、谷歌(GOOG),乃至于任何其他靠互联网广告为生的企业一样,即向广告客户证明,他们的广告投放确实是有的放矢。

  Facebook解决了面前的难题,于是营收增长再度加速了。

  推特或许也能做到这一点,只要他们再拿出几个季度的营收强势增长数据来,华尔街就将重新爱上这支股票。

  只是,在那一天到来之前,他们在估值方面至少恐怕要向Facebook看齐,而这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子衿)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央视暗拍东莞色情业:五星酒店裸舞选秀
  • 体育冬奥会-17岁韩天宇摘银 中国首枚奖牌
  • 娱乐央视春晚用语纠错:从未“想你365天”
  • 财经人民日报:人民币没有贬值理由
  • 科技高通涉嫌垄断遭举报:国产替代加速
  • 博客中国人性交易调查:平均每次花140元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马年职场囧规:同事间上班前要爱的抱抱
  • 谢作诗:东莞应该率先发展色情业
  • 叶檀:2014最大风险是新兴市场危机
  • 陈志武:量化历史研究告诉我们什么?
  • 管清友:大话央行四季度货币报告
  • 江濡山:美国股市的软肋
  • 肖磊:新兴国家货币为何靠不住
  • 王福重:中国95%的税该取消
  • 陶冬:非农再失手 耶伦初登场
  • 梁建章:应设立生育节 鼓励生育二胎
  • 李迅雷:改革之年能否消弭高楼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