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张兰:女人画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4日 19:53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朱光强 北京报道 人物介绍 张兰 北京人,北京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后留学加拿大。1991年,凭借在加拿大打工赚得的13万元开办了川菜馆“阿兰酒家”,1999年关闭。半年后,她将资源重新整合,再出江湖。今日,“俏江南”已成为全国著名的高端餐饮品牌。 一个地道的北京人,却独爱川菜,并把大众性川菜做成了高端美食,更令人惊奇的是,她将川菜餐厅命名为“俏江南”。江南秀丽,川菜也秀美,而人更美,她就是俏江南餐饮集团的美丽女人——董事长张兰。她不认为自己是女强人,但在她身上却有着强人般的毅力与魄力,200万美元聘请世界顶级设计师,已令人异常惊讶,而投资3亿元打造的多功能商务休闲会所(LAN会所),更是超乎他人的想象。 非典造就“俏江南” 华夏时报:1991年,当您从加拿大留学回来后,作为北京人的您为什么选择开川菜馆,并坚持了9年,后来为什么又全部卖掉了呢? 张兰:我做川菜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觉得川菜市场大。我们做餐饮行业在业界俗称“勤行”,就是说必须要做到最基本的嘴勤、手勤、腿勤,这个朴素的道理告诉我们,做餐饮始终要保持脚踏实地、勤奋努力的实干精神。民以食为天,餐饮业竞争非常激烈,它已经由过去的菜品种类、烹饪技艺、人员服务的低层次竞争过渡到高层次的就餐环境、饮食理念文化的竞争,这是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是我们国家、我们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这些变化都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繁忙的工作中,我经常会有知识匮乏、经营理念滞后等力不从心的表现,说句实话,这确实很累。 是否一直把餐饮做下去?这让我感到很迷茫,我不知道当时的追求是什么,自己的价值、自己的梦想在哪里?我一直找不到方向,也没人给我建议,我也不喜欢听别人的建议。小时候我就养成了独立自主的性格,任何事情都不喜欢和别人商量,也不和父母商量。这无形中就形成了我处事果断的风格,遇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后来就决定不再做了,重新定位。半年后,也就是2000年,我进行了资源重新整合,调整战略,正式运作“俏江南”。 华夏时报:“俏江南”刚刚创立不久,突然遭遇非典,很多餐饮企业损失惨重,“俏江南”也不例外,在那段时间,您是一个什么状态? 张兰:我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越是在挫折与困境面前,越能激发我的斗志。非典时期,我们有11家店,施行的是军事化管理,比如统一作息时间、统一消毒被褥等等,为了给员工安全感,我一直不戴口罩。遇到员工感冒,我自己去同仁堂给员工买药、煮药。那时,很多餐饮企业基本都属于半停工状态,只发一半的工资,而我们都是全额发放,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员工凝聚力。我相信困难吓不倒我们,在一次会议上,我与员工手拉手唱《真心英雄》,这也极大地鼓舞了员工的士气。可以说,是非典造就了“俏江南”,成就了我们坚不可摧的团队。 华夏时报:您为何会花200万美元去请世界顶级设计师来进行会所风格的设计,您认为它的最大价值是什么?如果您不满意怎么办? 张兰:这就像中国的珍珠,必须要有非常高端的包装,好珍珠就必须配好的礼盒。记得有一次去上海,我在外滩发现有个特别宏伟的霓虹灯广告,据说每年的广告费在一亿元左右,我们花的这200万美元其实也是广告。作为世界顶级的设计师,他肯定具有公认的世界级成绩,同样也具有世界高端的设计理念,他比我们更知道市场需要什么,因此,我们不会怀疑他,相信他设计出来的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结果确实是这样的,他的设计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力。有一次,我去法国,有个商店的售货员居然知道中国有个LAN会所。 华夏时报:“俏江南”如何规避快速扩张的风险,在2008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会采取哪些与奥运相关的营销活动? 张兰:我们始终坚持统一管理、统一指导、统一经营的发展方针,绝不会为蝇头小利而放弃固有原则,也不会因急功近利而让标准走样。品牌是我的第一生命,所以我的考核也相当严格,从申请加盟直到开业,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具体每个菜品我们都要亲自指导。我要求加盟商尽量是没有餐饮工作经验的,这样就不受固有思维的影响。根据行业分析,市场失败的几率大概在百分之一,因此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有严格的管理必然就有丰厚的收获。前段时间,我们成功获得2008北京奥运会的餐饮服务商资格,这就意味着,奥运场馆以内,所有的运动员餐、教练餐、奥委会商务餐等都是由我们来独家提供,每人每天的标准是215元。今年8月份,奥运会预赛开始,我们马上就要投入战斗了,一直到明年奥运会结束。 做真正意义的“中华料理” 华夏时报:说说川菜对比其他菜系的优势与劣势,并按您的口味做个菜系排行,您的家庭在饮食方面是否会受到这个影响? 张兰:川菜口味全,味型多,百味百全,它不光是人们传统认识的麻辣,也有不少清淡的菜品,麻辣只占1/3而已。如果按我的口味将四大菜系来排列的话,我认为顺序是这样的:川菜、鲁菜、粤菜、湘菜。我是北方人,对于鲁菜还是情有独钟的;粤菜很精细,而且野味多;湘菜的味型相对少了些。家里吃的方面很简单,就是家常菜,我更喜欢吃粗粮,如南瓜、窝头、小米粥等等,现代人的饮食太精细,多吃粗粮有益健康。偶尔全家也去外面吃一顿,但也想不起来去哪里好,最后还是去我们自己的“俏江南”。一般在国内很少吃西餐,除非出国。 华夏时报:您对一些特色的餐厅,如深圳的马桶餐厅,还有日本的“女体盛”有什么看法? 张兰:中国的饮食文化里边,有美器一说,就是要求装食物的器皿要有美感,符合人们的心灵享受,而马桶餐厅的器皿是与便池形状类似的,显然与中国的饮食文化格格不入。如果用这种的器皿来装中国的食物,就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玷污。 日本的“女体盛”正是日本少数人心态畸形、心理扭曲的最好注解,同时,这种行为也是对女性的极大侮辱。这些所谓的特色餐厅,无非是追求猎奇、刺激,但不是高雅,我对此是很不屑的。 幸福比年轻、事业更重要 华夏时报:您如何协调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关系,最享受的家庭生活是什么样的?听说您对儿子很严格,有时候甚至还打骂他? 张兰:首先我并没觉得事业很忙,我们一家三口与我的父母在一起居住,我每天都会尽早回家,多陪陪家人。我父母的年纪已经很大,而且身体都不太好,更需要我的照顾。每天与爱人、孩子在一起,周末陪老公去看画展,闲暇时游泳戏水,这就是一种浪漫的享受。每周我做一次菜,我最拿手的有四喜丸子、全家福等等。全家人在一起吃饭聊天,其乐融融,这种简单的生活就是最幸福的。对于儿子,我确实狠狠打过他,但只一次,因为他拿了同学的钱,疼痛的记忆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这也是一种中国特色吧,该打时就要打,父母不打孩子不可能。 华夏时报:您对婚姻幸福的定义是什么,如果上帝给您三样东西,幸福、年轻、事业,您只能选择一样,您会选择哪个? 张兰:只有多年相濡以沫的夫妻才能体会到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幸福,平淡代表简单、简约,但并不代表没有激情、浪漫。我老公是东北人,画家,很幽默,很浪漫,他还有一颗童心,常会把快乐传递给我。偶尔夫妻出去度度假,还可享受到青春的激情。很多人说,爱情逐渐变成了亲情,便没有了激情,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亲情更胜于爱情,是爱情的升华。有幸福在,我会放弃年轻与事业,因为我也曾经年轻过,年轻缺乏理性,不懂得珍惜感情。至于事业,只要能实现自己的一个梦想即可,大小是无关紧要的。 华夏时报:人生最难的是选择,说一件您最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如果有4个蓝颜知己(唐僧、宋江、诸葛亮、贾宝玉)您会选择哪个? 张兰:选择的痛苦对我来说很少,甚至是几乎没有,因为我这个人非常果敢,时常是快刀斩乱麻的风格。选择了就不后悔,一如既往,也可以说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笑)。有些时候是无从选择,这就更痛苦,比如应酬,这就是我最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由于工作需要,我必须要参加一些社交活动,这是没办法的。 我更喜欢与智慧的人交流,如果有蓝颜知己,那肯定是诸葛亮,因为我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再者说,做事业,诸葛亮可以给我提供好创意、好策略,适合做我的顾问。他可以是我生活的朋友,也可做我事业的帮手,我还省得花大笔钱请企业顾问了(大笑)。 华夏时报:用4个菜,总结一下您走过的人生? 张兰:我想,首先应该是水煮鱼,更多的是麻辣,还有一种苦在里面。在创业初期,对我来说就是一段艰苦的奋斗过程,也是一种煎熬、历练,其中充满巨大挑战,就是水煮鱼的感觉。然后是晾衣白肉,就像衣服一样晒在那里,需要温暖的阳光。这是一个不断吸收营养、不断学习充实的阶段,因为我们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接下来,就是清蒸八宝鱼,这个菜,比较清淡、鲜嫩、美味,这个阶段就是一个享受幸福的过程,是美味人生,因为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终于实现了自我价值。最后一道菜,应该是江石肥牛,这个菜营养价值很高,而且需要服务人员给顾客操作演示。这说明,我又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仍然需要不断地创新,为我的顾客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采访张总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约了好几次,她才答应给我两个钟头的时间。然而,在我们的交谈中,张总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她一再表示歉意,说是不得不接的电话。因为临时有事,我们的对话只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她便起身告退。张总的乐观与自信深深地感染了我,我的采访也得以顺利完成。站起身时,记者透过北京东大桥路尚都国际中心29层办公室的宽大玻璃窗,放眼望去,张总投资3亿元的高端会所——LAN会所异常醒目。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