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债券市场反转时机未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4日 05:40 中国证券报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 张磊 7月20日,加息和调低利息税的市场预期终于实现。我们认为,对债市而言,调低利息税总体上中性偏利空,而加息是个直接打击,不过债券收益率已经部分消化了该政策组合的影响,但后续仍存在上升空间。 加息绝对利空 本次加息最大的特点在于5年来首次调高了活期存款利率,这将使得该次加息对银行资金成本的抬升程度大于前几次,初步估算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直接上升15-20bp,并且5年期以上存款利率上升幅度大于贷款利率,商业银行总体上存贷差是趋于缩小的,这将对银行利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银行必然对债券资产要求更高的收益率。同时,由于一般实体企业对贷款利率并不敏感,目前贷款利率相对工业企业的利润率仍然很低,加息并不会对银行信贷行为产生很大的抑制。从今年经验看,每次加息后新增信贷都会大幅反弹,比如3、5月份加息后,银行新增信贷都曾反弹至4000亿元以上。综合来说,该次加息在大幅提高银行资金成本的同时,并不一定能抑制信贷,这对债券市场是绝对利空。 调低利息税中性偏空 调低利息税可以增强加息的实际效果。利率税率从20%降到5%使得此次1年期存款利率实际提升幅度为72bp。因此,从政府调控的角度看,该项措施有利于减轻当前实际存款利率为负的状况。 银行存款将如何变化呢?从历史上看,一方面,利息税变动确实对银行存款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在1999年11月开征利息税后,银行存款同比增长一度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但当时的储蓄分流也明显受到5·19行情的影响;在6月份CPI同比仍为4.4%的状况下,加息和调低利息税后实际存款利率仍为负值,从这点来看,该政策组合吸引储蓄回流银行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居民存款与股市走势存在一定的反向关系,2006年以来,伴随着股市的节节攀高,银行存款增幅一度接近历史最低水平;在我国当前资本市场飞速发展、金融理财产品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居民储蓄向金融市场、资产市场搬家是金融深化发展的大趋势,长期内期望储蓄分流的状况发生逆转并不现实。因此,结合这两方面的影响,加息和调低利息税对储蓄回流银行的作用有限。 调低利息税虽然不会直接加重企业、银行和投资机构的财务成本,但从长期趋势看仍将对资金成本的提升有一定的间接影响。原因在于:1)定期存款相对于活期存款的优势更加明显,定期存款税后收益的上升程度大于活期存款,有利于提高居民定期存款的比例,从而提高银行的综合存款成本;2)保险公司、货币市场基金的业绩基准也会相应提高,这些产品的收益率底限一般和1年期定期存款的税后收益率挂钩,调低利息税后,则必须相应提高收益率来吸引投资者。如保监会规定传统寿险产品的保底收益上限是2.5%,调低利息税后,1年存款利率的税后收益为3.16%,已经高于此上限,这有可能会引起退保事件的发生,并对保费收入产生分流,因此保监会可能不得不考虑提高该上限水平,保险机构长期内资金成本面临上升的局面。 收益率仍有上升空间 综合来说,调低利息税总体上对债券市场是中性偏利空的消息,而加息对债券市场是个直接打击,不过债券收益率已经部分消化了该政策组合的影响,但后续仍存在上升空间。 进入7月份以来,除了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17bp外,其他期限国债收益率变化不大,表现出企稳的态势。但我们认为企稳只是暂时的,就目前来说,影响债市运行的核心因素并没有改变,原因在于:1)三季度通胀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据我们测算,三季度CPI平均水平至少在4.2%左右,7月份CPI同比为4.7%加上7月CPI环比,依据商务部公布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肉类等食品价格仍在小幅增长,这说明7月份CPI很有可能再创年内新高;2)央行对特别国债的操作细节还没出台,但特别国债无疑将造成市场长债供需的严重失衡,这将是下半年债市的最大政策性利空。因此,在预期通胀压力和特别国债的双重打击下,目前还没到债券市场走稳或反转的时机。我们预计,在经过7月份短暂歇息后,债券市场仍将继续弱势运行,三季度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还存在20-30bp的上移幅度可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