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桑迪·韦尔“组装”的花旗帝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1日 20:27 北京商报

  金融服务业是世界上最令人振奋的行业,它是万物的支点,为各行各业创造着机会。在银行、保险业里,许许多多带有传奇色彩的鲜活人物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而在纷乱复杂的并购案和枯燥复杂的经济数据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神秘人物主宰了着数以万计的金融资产?本报将带您走近那些功成名就或正在创造新的财经神话的金融家,希望您也可以从他们与众不同的生活轨迹中得到些许启发。

  ——编者注

  

近日,花旗银行前主席兼CEO——桑迪·韦尔的中文版自传亮相中国。而52年前,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桑迪·韦尔在华尔街上还是个无人关注的的小人物,为了养活新婚妻子而就业打小工,每月领着150美元的微薄薪水。就是这个白手起家的年轻人,用自己的智慧与毅力,谱写了一个个商业神话,并最终成为有着“资本之王”之称的华尔街顶尖级交易商。这就是刚刚退休两年的桑迪·韦尔。

  30万美元起步

  从1955年参加工作到2005从花旗银行退休,在桑迪·韦尔50年职业生涯里,创业与再创业贯穿始终。

  1960年,桑迪·韦尔凭着借来的30万美元开始起步,从一家小型的经纪公司——Carter、Berlind、Potoma & Weill开始正式起步。桑迪善于看准价值,对购买比他公司大两倍的公司毫不退缩,迎接改变和能够展望改变带来的创造机会的潜力是他成功的关键。结合后台操作时,桑迪在技术流行之前便对技术进行投资,以便处理增加的交易量。在完成了15个合并案之后,桑迪已经建造了美国第二大的证券经纪公司——Shearson。

  但随后,他将公司卖给美国运通公司。在担任该总裁多年后,他发现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在遭遇了职业生涯挫折之后,他离开了该公司,并于52岁重新创业。

  1986年,桑迪·韦尔买下了商业信贷公司,完成了一连串的收购行动,其中包括Primerica、Travelers、Smith Barney & Salomon。但所有这些公司皆因在历史性的1998年并入花旗集团而告终。

  随后在花旗的17年里,桑迪·韦尔为投资者创造了2600%的惊人回报,超过了同期的传奇CEO杰克·韦尔奇和投资家沃伦·巴菲特。

  改变就是机会

  在桑迪·韦尔职业生涯里,有一条信念让他始终坚持,那就是——改变就是机会。桑迪·韦尔认为,做别人不看好的事总是比较聪明的做法,因为这样可以从中得到更多的价值。

  在谈到中国时,桑迪·韦尔认为他经历中的许多方面就如同活在今日的中国,同样不相信老规矩,同样懂得应该将改变作为机会而非需要惧怕的事。

  桑迪·韦尔指出,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空前的变革,为每个人立业、实现价值及建设国家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很多人都从每年只挣300美元的农村产业中迁移出来,进入年收入3000美元的工业领域,这是巨大的跨越。因此,他认为自己的生活很像中国目前发生的情况,从不信旧规矩,总是想事物该如何变化,愿意不断思考会出现什么新情况,力求先于其而动,而不是在其后应变,而中国的创业精神始终使他感到难忘。

  “失败可能是好事”

  在桑迪·韦尔的观念里,商业是人性的。虽然已经退休,但他仍然认为在公司工作的人员是自己朋友,并亲自周游世界各地去尽量认识他们。“如果你想要吸引最好、最能干的人才来为你工作,你必须不断成长,那是你惟一的途径。因为,他们都只想要为有机会的公司工作,一个能够让他们成长的个人机会并学习更多的公司,我想我们企图在花旗集团创造这样一个公司,并且我认为在很多方面我们做到了。”

  当然,在人性化的背后并非从未遭遇挫折。桑迪·韦尔在合并谈判中也失败过许多次,也经历过许多失败,“但有一件事我很早就明白:不要太在意失败”。

  1997年,桑迪·韦尔曾与JP摩根进行了大量的合并谈判。当时他对花旗未能实现全球化感到担忧,希望可以借助JP摩根的国际化经营和卓越品牌。然而,由于该公司董事会主席坚持采取不合理的管理结构,谈判最终失败。但这些谈判结束不到一年,花旗就收购了所罗门兄弟公司,并通过与花旗银行合并组建成花旗集团,创下的全球化大公司比与JP摩根合并所梦想的大得多。因此,在从商的世界里,“失败可能是好事”。

 和平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