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商学院 > 2006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 > 正文
 

徐飞:跨文化领导力如何营造与商学院的使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 12:00 新浪财经

  

徐飞:跨文化领导力如何营造与商学院的使命

  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经济观察报、五洲在线共同主办的2006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于3月28日至29日举行。图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徐飞。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经济观察报、五洲在线共同主办的2006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于3月28日至29日举行,新浪财经独家直播本次论坛。以下为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执行院长徐飞发言:

  徐飞:

  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以东道主的名义,并代表近5000名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的全体师生员工,向远道而来的各位海内外的嘉宾再次表示热烈的欢迎。

  各位在百忙当中参加这个盛会,并分享你们在跨文化

领导力当中的一些心得表示最由衷的谢意。同时借此机会向多年以来一直对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给予帮助、支持和关心的社会各界人士和亲朋老友们表示最由衷的谢意。

  我的演讲题目是跨文化领导力与商学院的使命。

  首先我们先看一个案例。这个案例谈的是一个高鼻子蓝眼睛的外籍人士在中国本土的一间银行里面一年的情况。这个案例里面当事方有三个,两个法人两个自然人。第一个法人是深圳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至少有三个第一值得一提。第一个第一是他是中国第一家上市银行,第二他是中国第一家由外资占第一大股东的银行,第三个第一是他是第一个有海外认识来担任行长的银行。而这里所提到的美国新桥投资集团也是一间非常著名的投资公司,04年入驻中国银行,由此拉开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并改制中国银行的序幕,可以说是一个急先锋。而本案例的主人公韦杰夫,曾是花旗银行深圳分行的行长,也算是人中龙凤,起码亚洲金融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在短短一年时间里,由闪亮登场到黯然退场,尽管有不同的版本来解读这个情况,有众多的元素分析探究,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元素,那就是关于跨文化领导力的问题。

  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韦杰夫在担任行长的时候,以前董事长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辞职,从董事会批准到辞职公布前后三个月的时间。

  第二件事情与继任的新的董事长矛盾冲突不断,积怨越来越深。如果说前任董事长因为中国背景,东方的背景有些冲突的话,那么继任董事长可是个地地道道的,关系处不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职业经理人自己发展的素质里目标不完全一致性。

  第三个事情也是不大不小的一场风波,信贷总监、财务总监相继辞职,中层管理人员也辞职,振动也是很大的,深圳发展银行的“伤”也是很重的。最后一件事情是“削藩运动”,在整个深圳发展银行里振荡都是巨大的。所以后来韦杰夫的辞职也就不让人感到意外了。

  这个案例究竟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是一个偶然的事情还是一个必然的事情,一个普遍的事情?由此引发我们的思考,在当今跨文化问题越来越凸显的情况下,我们的应对之策应该是什么?跨文化的冲突如何进行融合,如何提升我们的跨文化领导力,是摆在各位商学院面前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和值得研究的问题。

  我觉得这个跨文化所引发的冲突的确是客观的,也是普遍的,道理非常简单。由于我们所生活、生长的区域不一样,我们文化传统,我们的价值趋向,我们的宗教信仰,我们的风俗习惯,甚至包括东道主所在的消费者的偏好、文化特质,所在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阶段不一样,必然导致我们在创意方面有所不同,由此引发的冲突也就不可避免。

  就我个人学识范围而言,我简单把东方和西方在思维方式和文化特质方面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这里一并给大家报告一下。

  我们先看看东方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通常是从整体的角度去把握,从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中把握内在的规律性。而西方不一样,他们更多的强调的是功能,强调从局部入手,化整为零,这点在西医和中医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中医看病是望、闻、问、切,从整体把握,看你的阴阳是否平衡,你的经络是否很通畅。而西方不这么做,他会开一连串的单子做生化指标,让你做CT、核磁共振、B超,甚至做手术,放疗、化疗等等。

  每个局部研究的很清晰,但在总体方面有一些问题。

  东方的思维方式是归纳型的,举一反三等等,而西方是演绎型的。东方思维方式是思辨型的,而西方是逻辑型的,基于数据进行思考,而东方不一样,更多的是思辨、体悟。

  如果西方更多强调的是知性和理性的话,那么东方更多的是强调悟性、灵性、天性,更多的是靠直觉,靠洞察力、靠悟性,靠潜意识,甚至靠第六感官。如果说理性、知性还是可学可教的话,那么悟性、灵性、洞察力,说的俗一点,不可教也不科学,靠悟,靠修炼,所谓悟道是要悟。

  西方思维模式是定量的,尽量拿数据说话,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一定会告诉你,这个指标要定量、量化。而东方更多的是从事物的性上加以判断,去定性。天安门事件是反革命事件,法轮功组织是邪教组织,这就叫定性。西方思维模式是线性的,直来直去,而东方思维模式是非线性的。

  西方可能更擅长解决一些结构化的问题,结构化、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这是西方非常擅长的,而东方人可能更擅长做非结构化的问题,很难结构化。由此引发下面的话,在处理巨型事和物的时候,西方人不乏智慧,而对于人这个事件最复杂的对象的时候,可能东方人的智慧显得更灵光一些。

  西方尊崇的是规则,而东方人也讲规则,不过起码加个字叫潜规则。规则最大得好处是透明,可执行,可预期,可控。而潜规则水很深,很多时候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一叶以蔽之,从老科学的角度来讲,可能西方人更多的是用左脑进行思维,而东方人更多是用右脑进行思维,因为左脑分工是管线性问题,而右脑管的更多是非结构化的、模糊的、突变的、不联系的东西。

  西方文化叫摇头文化,而东方文化是点头文化,西方最典型的发问方式是为什么不?而东方人典型的方式是为什么?当东方人说为什么的时候,实际上这个人提出的问题的判断潜意识里是认可的,只不过通过问为什么的方式进一步求证讨一个说法。我们古代的时候书的排版是竖排的,当我们看到竖排书的时候是从上到下,而西方印刷的都是横排的,从左到右是摇头的。

  西方的科学精神里面最宝贵的一点是批判性。

  东方崇尚圆,柔性的,强调的是灵活性,凡事要变通,于人方便于己方便,不是铁板一块,大丈夫能屈能伸,这就叫圆,东方人比较擅长这个道。而西方人更崇尚这个术,技术、学术,或者更广义地说这里的术就是所谓的专业执行能力,或者是把事情做的更好的一整套方法,在我看来是术,正确的做正确的事情。

  比如说我们的六西格玛、平衡计分卡、价值链分析等等,都是怎么把事情做的更好的一整套的方法,流程方面、管理方面非常擅长。这就是为什么在众多商学院里面,西方教材,尤其是美国教材一统天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东方人崇尚的是道,什么是道?道可道,非常道,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道是以一生二,而生三,三生万物。你非要问我什么叫道,我不妨勉为其难说一下什么叫道。道是存在的终极,是一时的极致,是天人合一,是最高境界,这就是我心目里面的道。

  白说,更糊涂,对不对?东方人比较崇尚把方法变成方法论,把经验上升为概念,上升为理念,这就是道。我们平时常常说求真务实,其实细细想很有味道的,西方人求真,东方人务实,怎么解释这两个词?所谓求真在我看就是学以致知,务实在我看来就是学以致用。

  西方思维里有一种难能可贵的思维品质,就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绝不善罢甘休,为学问而学问,凭着自己的真兴趣,凭着爱好探究事物的本原,求真讨说法。而东方人比较强调的是务实,讲效益。这个事情能变成钱,能产生效应,否则就白说,白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用要讲效用。由于仅仅在用这么一个层面上,使我们思维深刻性就打了折扣。

  西方人判断的时候是基于客观事实,具有客观性,而东方人更多的是基于价值,是一个价值判断。国立最近一直有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就是效率和公平的问题,我们讲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其实我觉得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在我看来,效率是一个事实判断,性价比,投入产出的关系,它是一个事实判断,是个客观的东西。而公平的问题在我看来是一个价值判断,是个具有强烈主观色彩,具有偏好的东西,是一个价值判断,非要把这两者硬扯到一块说就说不清楚。

  东方人讲旋律,而西方人讲节奏,要弘扬主旋律,唱响时代的最强音。我们刚开完全国科技大会,要花十五年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的国家,现在的自创新就成为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主旋律。

  中国音乐旋律非常优美,高山流水,非常悦耳、抒情,而西方摇滚乐等等这些东西,强调的是节奏的问题。东方人强调的是等级,对一个人的判断可能是根据他的身份、地位、出身、权威性,而西方人是团体趋向,对一个人认可不认可,更多不是你的身份,不是你的头衔,也不是你的家族,是不是出身豪门,有高贵的血统,而是看你的业绩来说话。林肯总统为什么受到那么重的爱戴?他出身寒门,靠自己的个人努力和奋斗才有这样的地位,所以让人肃然起敬。东方人崇尚的是自然性,强调天人合一。

  老子有一句话,人乏地地乏地,天乏道道乏自然,向大自然学习,天人合一,而西方人比较敬神信。漫长的黑实际,就是由神性压制了人性,神权压制了人权。文艺复兴从这里走出来,迄今为止整个社会里宗教的问题,神的问题在人们社会生活当中还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就中世纪而言,有两件事情值得一提,一个是法律,一个是宗教,迄今为止,对整个西方系统发生深刻的影响。

  要说文化就更有趣了,我们可以简单地说,西方文化是桥牌文化,是

象棋文化,而东方的文化是围棋文化、
麻将
文化。美国人打桥牌强调的是强强联合,日本人下围棋强调的是一致对外,中国打麻将崇尚的是自摸。看住上家,防住下家,自己和不了牌,也休想让别人和。所以有的时候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文化里面可以打下强烈的影子。

  因为时间的关系,关于东西方文化解读或者跨文化冲突暂时说到这里。最后再举个简单的例子,三个字“情”、“理”、“法”。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它们的排序是不一样的。如果让美国人对情、理、法三件事情排序的话,美国会把法律排第一位,理排第二位,而情排第三位。

  如果让一个德国人回答这个问题,他的排序显然发生了变化,德国人热耳曼民族是一个非常崇尚理性精神的民族,所以一定是把理排在第一位,法第二位,情第三位。如果让中国人排序,一定会把情排在第一位,其次是理,第三才是法。这不存在对和不对的问题,这就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跨文化冲突。

  东西方在沟通习惯方面不一样,在对待协议态度方面也不一样,东西方员工心目里的好领导,理想的领导、上司也是不一样的,反过来,领导心目里面的下属、好员工在东西方文化里面评价的标准,指标体系也是不一样的。

  激励员工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别,在全球60种文化里面,最受欢迎、最不受欢迎和最最多的领导风格。我们看左边这一列,全球大家都喜欢的,是有共识的,放之四海而皆准,有可靠、灵活、动机的激发、聪明、决断、可信赖等等,团队精神,不管是东方世界还是西方世界,大家都很崇尚,很认可,都很在乎。但是都讨厌的不合作、喜怒无常、自私自利、粗鲁、独裁、自我为中心,这是大家刻意要回避的问题。而最右边的这列是很有争议性的,你说这个服从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向你的上司挑战对还是不对?又比如说圆滑的问题怎么看,我本人是学数学出身的,一个人比较圆滑究竟怎么看,也不能一概而论。关于敏感的问题、固执的问题等等,可能跟这个阶段,跟具体的情景,跟文化都有很大的联系。

  刚才说了一下在东西两方冲突的情况,这种冲突我们觉得是必然的,挑战是巨大的,原因就在于今天的经济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经济,也是一个一体化的经济,是一个集成化、虚拟化的经济。另一方面,我们的价值趋向,我们的劳动力,我们的领导团队又在多元化,整个地球变成一个地球村,村民们要在一块过日子、打交道,开放的世界必然需要国际化的团队,而国际化的团队必然诞生跨文化的冲突。所以这里特别强调挑战的客观性和巨大性。

  如何应对这种挑战呢?解决之道是什么?首先应该是提高跨文化的意识,如果以前不理不睬的话,今天必须要去面对,你别无选择。第二要正确认知、理解、尊重跨文化的差异性。以前我们讨厌差异,需要万众一心,需要千人一面,需要异口同声,这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

  正因为差异性,才导致丰富性,由丰富性才导致多样性,整个社会才生生不息,才有活力,而且由于差异性的存在才导致了张力,张力导致动力。所以差异不是件坏事,不是讨厌差异,也不是消极被动应付这种差异性,而是去拥抱这种差异,尊重这种差异,用好放大这种差异的效用。第三要增强跨文化领导的责任。

  第四第五分别是强化沟通和互动,招聘和选拔胜任跨文化的领导者,另外通过教育培训方式提高跨文化方面的素质、能力和技巧。

  作为今天演讲的最后一个话题,我想说说关于我们商学院的使命。早在上个世纪末的时候,具有大师美誉的德鲁克讲过一句话,21世纪有两类经理人,一类是具有全球视野的经理人,一类是下岗的经理人。

  换句话说,除了全球化就是全球化,舍此别无他途,这是不二法门。如果上个世纪还在讨论要不要国际化的问题的话,那么今天已经不是讨论这个问题了,而是如何全球化的问题,如何使我们的经理人,我们的学生,我们未来业界的经营翘楚,商界领袖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具有跨文化领导力的这样一批人员。所以我们应该在培养的理念和培养的措施方面有所作为,原本也可以大有作为。

  关于理念有几点值得强调。第一个就是通过多样性而产生丰富性,这是西方的表达,东方有类似的说法,叫和而不同。当提到中国文化的时候提到儒家文化,也会提到孔子、老子,有个我更愿意提就是晏子就是和而不同。我们应该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而不是用中国的眼光看世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应该有全球观,具有中国心,具有专业能力,具有本土功夫。我们影响要去培养、锻造这样一批人才。

  具体怎么做?第一个课程体系,我们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理念、教学大纲应该充分体现国际化、全球化。第二雄厚的一流师资,当然包括国际化理念。第三学生的多元化,以后要考察一个一流商学院,可能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在学生里面有多少非本土的学生,多少来自北美,来自澳洲,来自南非,这个比例是很重要的参照。第四个方面就是优秀的管理团队。

  当我们谈一个一流商学院的时候,我们觉得应该是四个一流,一流的课程体系,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和一流的管理,优秀的管理团队就是四个一流当中的一个。第五点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国际认证,交大的安泰管理学院在这方面不遗余力,已经正式通过AACSB和EFMD的会员资格,正在申请这个认证,争取花三到五年的时间能够至少通过其中一项认证。

  我们强调多项学习,如果25年前我们还不懂得,不知道不善于向西方学习的话,那是我们的无知,可是如果25年以后我们仍然一味、单向向西方学习就是我们的无能。我们今天到了这么一个时候了,这种学习应该是双向的,在平等的基础上大家进行交流,我们没有必要仰视别人,也没有必要忘记自我,而是平等交流,平等研究,平等学习。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具有非常宝贵的灿烂文化底蕴,我们可以吸取更多的养分。以前是西学东渐,今天我们已经注意到这个现象,就是东学西渐,整体天人合一的综合的考虑问题,和而不同的思维模式,显然对西方世界在发生影响。都说21世纪是亚太的世纪,是东方的世纪,大家听听也是很值得体味的一句话。

  另外在学习的时候,凡是他民族,别的国家的地区优秀的东西都要去学,绝不排斥,绝不拒绝,我们更多的学习美国人的创新精神,学习德国人的敬业精神,学习日本人的团队精神,学习韩国人死为人后,永不言败不服输的精神,在我们看来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精神。

  除此之外,充分把本民族宝贵的财富淋漓尽致发挥出来。最近我在研究道德、宪政、权利方面问题的时候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当我们谈道德的时候,如果你把老子的道德经和哈耶克的作品读一读的时候,发现这些真的是英雄所见略同。所以我说学习一定是全方位的。

  今天演讲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