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我国电动汽车技术与国际水平肩并肩(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 06:50 中国质量报
我国电动汽车技术与国际水平肩并肩(图)
  中关村科技园区某公司自主研发、预计售价1.8万元的电动汽车引人关注。徐曦弋 摄

  10月29日,汽车节能技术及新能源汽车发展工程科技论坛在京召开,记者注意到,在提到汽车节能产品和新能源汽车时,一个名词频繁地从专家嘴里“蹦”出来———电动汽车。

  无独有偶,10月19日至11月6日举行的第39届东京车展上,以节能车和以替代能源为动力的新型环保概念车成为突出亮点。节能车和替代能源动力车成为东京车展的“宠儿”绝非偶然。近年来,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紧张和大气污染严重,如何让汽车更加节能、环保以及拥
有替代能源已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专家介绍,由于电池等各项相关技术的提高,节能环保汽车的重要车型———电动汽车已被世界公认为21世纪汽车工业改造和发展的主要方向。

  国家立项:发展与世界同步

  电动汽车,指的是全部或部分由电能驱动电机作为动力系统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三种类型。

  电动汽车还有一个好听的别称———未来汽车,目前世界各大汽车强国和汽车公司都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财务和物力进行电动汽车的研发。近10年来,美国、日本、欧洲的一些国家和跨国公司已投入超过100亿美元的资金,并且以每年不少于10亿美元的力度继续开发。如果说在传统汽车方面,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与世界有着相当大的差距的话。在电动汽车方面,我国从一开始就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也取得了与世界基本同步的发展步伐。

  “十五”期间,科技部组织实施了“863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投入8.8亿元,全国200余家单位、2000多名骨干科技人员直接参与实施。今年3月,这一重大专项已经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总体组组长、首席科学家、同济大学校长万钢教授认为,在电动汽车这一新的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只有半步之遥。我国在动力技术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半步之差就表现在发达国家已经将电动汽车产品交给消费者去检验,而在我国,这项工作还刚刚开始。

  产品问世:质量比肩先进水平

  伴随我国电动汽车技术取得重大进展的另一利好消息是,我国的电动汽车产品已经走出了实验室,投入了试运营。有意思的是,电动汽车的很多产品是以公交车为突破口的。

  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专项总体组成员、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黄佳腾介绍说,东风混合动力公交车已经在武汉市公交510线路上实现与传统公交车的共线营运,总运营里程36万公里,运送乘客58万人次。到今年年底,武汉市将新增一条混合动力公交专线,东风公司也将再投入15辆混合动力公交车到武汉、北京和株洲示范。

  如果说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方面东风集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的话,纯电动汽车方面,我国的产品同样形势喜人,今年6月21日,在北京公交121线路总站举行了国内首支电动公交车队运行开通仪式,纯电动公交车示范运行项目随之正式启动。目前在北京已经形成了“一区一线”(密云示范区和121示范线)的示范运行格局,20余辆纯电动汽车累计安全可靠行使20余万公里。

  “我国纯电动汽车在动力性、经济性、续驶里程、噪声等指标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初步形成了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和产业配套生产能力。”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孙迎春教授说。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京华客车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市的纯电动公交车运行情况良好,符合预期要求。

  据悉,国内目前已经介入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的主要有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奇瑞、吉利和比亚迪等厂家。虽然目前已有许多汽车厂家开始关注电动汽车这一新领域,但还需要冷静对待对它的投资。“我们国家现在很多汽车企业规模还比较小,因此可能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做电动汽车产品,还有就是企业在研发能力上,高精尖人才的储备上也不配套,不能盲目地跟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主任、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副所长陈全世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标准助力:产业化初现端倪

  一项新技术要转化成产品或许很容易,但要形成产业却很难。中国的电动汽车同样如此。要形成产业,必须有完善的技术、稳定的质量,产品能够批量生产,有相当规模的购买人群。“从产品到产业,意味着上下游形成了一个体系,包括材料、零件等各个方面,还有就是政策。”陈全世说。

  产品要进入市场流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标准问题。从10月1日起,《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等六项关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国家推荐性标准开始实施。“这是从研究到产业化的一个转折点。”陈全世说,“这次颁布的是关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标准,纯电动汽车的标准在‘九五’期间已经制定完善,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将着手制定燃料电池汽车的标准,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关于电动汽车的完善标准体系。”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吴卫告诉记者,6项混合动力汽车标准和其他电动汽车标准为各有关方面特别是企业提供了评价产品的基本方法,有助于改变原来各自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测试结果的情况,客观反映技术开发的成果,便于企业改进和提高产品性能,也是将来混合动力汽车准入管理可以依据的较为系统的技术规范。但也必须看到,这些成果是初步的和有限的,在技术方面存在不明确和有问题的内容,对于零部件更是缺乏系统性的技术规范。

  采访中,专家认为,标准出台只是电动汽车从产品走向产业的一个助推器,我国电动汽车要完成从产品到产业的转变还需多方面的支持。

  首先它需要政策方面的扶持。黄佳腾建议,加大对混合动力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标准、法规,制定扶持与激励政策,如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吴卫则认为应在政策和管理方面给予扶植。

  其次是企业的参与。陈全世认为,现在对于电动汽车的研发,相当大程度是政府在主导,这说明国家很重视,但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企业参与得太少,无论是从财力还是人力上都参与得不够,现在我国电动汽车的专家群体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今后企业应该从财力和人力等各个方面多一些投入。

  最后是市场的考验,产业链的终端是市场,这就需要我国的电动汽车能在质量、技术等方面有所保证,符合市场需求。

  作者:徐建华

  (来源:本站原创)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