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释疑FT报道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4日 21:07 《财经时报》 | |||||||||
减持事件后,中海油高层及有关部门被授权接受《财经时报》专访 作为一家中国的境外上市公司,我们遵守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对于减持这样的重大问题,国家又是我们的第一大股东,我们怎么可能不征求、不听取政府意见和得到批准而擅自行事?这是一个基本常识
□ 本报记者 刘冬 10月31日下午,中国海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0883,hk)第三季度业绩电话发布会在香港举行。除了关注中海油的业绩,主持业绩发布会的中海油执行副总裁杨华被记者追问最多的就是日前英国《金融时报》刊出的关于“中海油将要减持……”的报道。 对此,杨华做了简要回答:政府是否减持是政府的事,不由公司决定。中英文版两边文字有误解,不是公司的原因。杨华说,如果我来回答,按足球的方式,我已经越位了。 此间仍有疑问:英国《金融时报》是在什么情况下采访的中海油?一家在全球有影响力的媒体何以出现这样充满主观臆断的文章?中英文间的误差究竟是什么? 《财经时报》为了进一步了解事实真相,会后联系采访中海油高管。中海油执行副总裁杨华及有关部门被授权接受了本报的电话采访。 FT主动联系采访 9月15日,英国《金融时报》驻北京分社向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发来采访函,希望能派记者团对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进行采访,称其主要目的是为其每年出版的“中国特别报道”专刊采集内容。10月25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接待了该报由7名成员组成的采访团,为时一小时。 在采访过程中,英国《金融时报》的问题包括:中海油海外发展策略、收购机遇、勘探机遇、对油价的看法、储量替代目标,大到政府对公司如何,小到具体项目等等。内容很宽泛,有十几个问题。 其间英国《金融时报》记者问到:“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未果的一个原因就是(外界)对中国的印象,这方面如何改变?在以后的收购活动中,中海油会否采取措施,如减少政府权益来削弱政治因素对交易的影响?中国政府在贵公司拥有大部分股权,会采取何种办法消除类似影响,以利于未来海外并购,例如政府会减持吗(sell down)?” 根据当时采访纪要记载,中海油做了简短回答:“可能(could, 虚拟语气,语气很轻)会考虑这种可能性,但这取决于政府的改革意愿和公司管理层的决策。” 翻译误差还是理解有误 10月27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CNOOC hints at a cut in Beijing holding”(中海油暗示减持政府权益)的采访文章,其中文网站则更进一步发挥成了:“中海油可能要求政府减持股份”,引发一些媒体在未与公司联络、不向公司求证、不做事实调查的情况下,以讹传讹,盲目跟风,甚至进一步强化和发挥FT的失实报道,在国内外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疑议。 熟悉英文的中海油执行副总裁杨华说:中海油认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版及其它一些媒体的报道对公司观点和意愿有曲解及误读。英文标题里并没有“要求”这个词,但在多家媒体后来的转抄过程中,特别是在中文语义中得到加强,在其他外电报道中也有转意。这样加工处理的结果使得被动接受采访的谈话,变成了主动向外界暗示。 公司决策要有利于长远发展和股东利益 杨华说:“傅成玉董事长始终强调公司战略决策要有利于长远发展和股东利益。涉及到股权问题,这在中外都是不可否认的敏感问题。作为一家中国的境外上市公司,我们遵守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这样重大的问题,国家又是我们的第一大股东,我们怎么可能不征求、不听取政府意见和得到批准而擅自行事?这是一个基本常识。” 对于“中国政府是中海油的大股东,可能会指示中国油公司到海外去发展”的说法,杨华认为:这是误解。政府从未“指示”(direct)我们到海外购买石油储量,这是公司的具体运作。 中海油过去的收购完全是公司自己根据发展需要做出决策的,包括收购西班牙国家石油公司印尼资产、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项目、印尼东固项目、里海卡沙干项目等。 中国公司的国际环境并不像我们自己有些人想象的那样,事实上外界还很不了解中国,不知道中国变化究竟有多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mindset)变化究竟有多大。 这些年,国家和公司的治理方式、管理思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应该通过持续与具体的交流与沟通,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用事实让外界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我们接受FT的访谈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但是发生这样的事情令人遗憾。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