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数万农民拽着葛藤奔小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 08:52 中国质量报

  ———江西上饶横峰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服务县域经济

  谁也没想到,江西横峰县的野生葛根,如今成了香饽饽。横峰县把葛根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来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措施,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大推广种植面积,同时提升葛的附加值。目前,横峰县的“葛”产业已经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一根葛藤带富了数万农民。

  “葛”的发源地横峰县葛源镇,在当地有“小小横峰县,大大葛源镇”一说。原来整个葛源镇的地域面积占全县1/10都不到,而葛的种植面积却占全县的1/4。记者在地处大山盆地的葛源镇得知,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种“葛”,镇上一位叫胡元生的种葛大户带着记者来到他的种植田,一眼望去田里遍地爬满了纵横交错的灰黑色的藤蔓,就像是被大火焚烧过后的一片废墟。可就是在这样的田底下,用锄头挖出了一个个比野山人参大出许多倍的东西,大得像婴儿的臂,胡老汉说,这就是“葛”。据《本草纲目》记载:葛有消渴解诸毒之功效。千百年来,当地山民用“葛”来磨浆制粉,取渣酿酒,款待亲朋好友。

  早在1997年,横峰县就看到了“葛”业这一绿色食品的广阔前景,明确提出将葛根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来发展,还专门建立了横峰葛业开发有限公司。几年下来,他们不但成功地将野“葛”“驯化”,利用横峰遍地是山的优势进行大面积种植;开发出了精制“葛粉”、“葛汁”、“葛奶”、“葛茶”以及“葛露”等系列保健饮品,还建成了高附加值的葛根素、异黄酮提取车间。

  横峰葛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丹告诉记者,今年的销量是去年的10倍,1~5月份已完成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

  谢丹指着桌上厚厚一沓标准说,这些标准都是质量技术监督局专家帮我们制定的,我们能有今天的大产业,多亏了他们的帮助。目前,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帮助我们与南昌大学、上海师大、上海商学院等高校合作,加大开发新产品力度,唱响“葛佬”品牌,提升葛的附加值。他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自己这家小型企业发展成为全国葛产业的龙头企业。

  为了让“葛”成为当地经济支柱,帮助横峰葛产业做大做强,质量技术监督局做了大量工作。据江西省上饶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杨莲枝告诉记者,上饶市和横峰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积极帮助当地组织起草《绿色食品葛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帮助县葛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加工企业制定了《葛佬凉茶》、《葛花茶》、《葛参茶》、《葛粉》等13个企业标准,引导企业走标准化生产之路。2001年,横峰葛业种植被列为江西省第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3年底,横峰葛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又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通过示范区建设,制定了种植、加工等系列标准,并组织进行了标准宣贯,葛农培训,通过示范户带动广大葛农开展标准化种植,现已建成标准化葛田0.067万公顷。自2002年以来,质监局每年都会安排组织葛产品专项监督抽查,2004年度共抽查了13个品种15个批次的葛产品,产品合格率达到100%。目前,在上饶质量技监局的努力下,横峰葛根正在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如今在横峰,“葛根”已经成为许多农民的摇钱树。当地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一亩葛,十斤油;十亩葛,一头牛;百亩葛,一栋楼。而在“葛”的发源地———葛源镇的农民仅种葛去年人均收入更是高达400多元,一些种“葛”大户每年卖葛粉、葛苗的收入就有10多万元。

  采访中,葛根种植大户王义海告诉记者:“我种葛的信心很大,今年种20多公顷,明年准备种66.67公顷。”

  据介绍,目前,横峰县已推广种葛面积0.3万公顷,葛根加工企业26家;开发加工生产葛露、葛茶、精制葛粉、黄酮葛根素等4大系列近20余个葛产品,年产值5050万元。上万户农户加入了这一行业,农民仅种植葛根一项每年可增收200元,一些种“葛”大户每年卖葛粉、葛苗的收入就有数十万元。横峰县的“葛”产业真正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一根葛藤已经将数万人带富了。

  作者:龚琛虎 王辉/文

  (来源:本站原创)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