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社科院专家:警惕通缩人民币不可能大幅升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 10:23 中国消费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所长李扬昨日表示,由于储蓄大于投资,国内资金过剩成为长期现象,国内物价总水平不可能长期上升,通货膨胀不可能成为中国的主要危险,反而应当高度警惕通货紧缩问题。另外,由于中美利差扩大,尽管依然存在压力,人民币汇率不可能有较大幅度的升值。

  在金融所举办的“金融论坛”上,李扬对当前经济与金融形势进行深入的分析。他表
示,M2的高增长很可能意味着经济紧缩,储蓄与投资的关系是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而在解读“十一五”规划时,他认为利率市场化是当前重要的任务,但这需要资金离开银行体系即“脱媒”后才能完成。他还表示,货币供应可能实现全年增长15%的目标,但是由于存贷款差额增大,市场上流动性过剩的状况可能进一步恶化,利率水平不可能上行。

  M2高增长或意味经济紧缩

  李扬说,上个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达到17.9%,这其实是经济紧缩的迹象。在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可能意味着经济紧缩而非通胀。这是因为,存款是货币供应量的主要部分,当储蓄持续快速上升的时候,消费和投资行为有可能同时减少,从而在经济体中产生紧缩行为。

  另外,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差距逐渐扩大,即M1/M2的下降,意味着货币结构的流动性也在下降,也是经济紧缩的表现。通俗的说,这表明不用的钱多了,用于投资的资金少了,这正是经济紧缩的表现。

  不会进入“加息周期”

  李扬在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时表示,经济增长仍保持着较好的势头,不会大起大落,但是增长率下降的趋势已经开始显现。他认为,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长期问题是储蓄与投资的关系。从理论上说,问题不在于投资率的高低,而在于投资能否得到有效的国内储蓄予以支持。在我国,目前的人口结构决定了储蓄大于投资是个中长期现象。

  李扬说,储蓄大于投资使得国内资金过剩成为长期现象,国内物价总水平不可能长期上升,通货膨胀不可能成为中国的主要危险,反而应当高度警惕通货紧缩问题。而国内储蓄大于投资,就需要通过长期的贸易顺差来平衡国内需求不足,对应的就是

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大力增加国内需求,但这是长期的任务,不能在短期内迅速启动;另外就应当保持一定水平的投资,因为投资最终会转化为消费。

  利率市场化需要资金“脱媒”

  李扬说,

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利率市场化成为我们目前非常重要的任务,这是因为人民币对外价格是汇率,对内价格就是利率,这两者水平一致的前提是机制一致,因此两者的改革是相辅相成的。

  但李扬也认为,从国内情况来看,利率市场化恐怕要有些时间,因为如果资金都集中在银行,利率是不可能市场化的。只有资金在市场中的份额足够大的时候,银行体系内部也要进行调整,利率市场化改革才能最终完成。所以,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途径就是“脱媒”,即资金离开银行的媒介。这就需要增加市场化融资渠道,如发展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以及非存、贷款类金融创新。可能的话,还应该调整准备金(超额准备金、法定准备金)利率,使得真正的市场利率水平能够凸显出来。

  在完善汇率市场化改革方面,李扬提出,应该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大力发展外汇市场,扩大即期外汇市场交易主体、增加外汇市场询价交易方式、开办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增加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的机构、增加人民币和外币掉期交易,以及扩大银行间市场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汇率浮动幅度等等。随着汇率风险逐渐暴露和改革的逐步深化,还会有进一步的改革措施渐次推出。

  在解读“

十一五”规划时,李扬还特别提出,整顿有问题金融机构是当前维护金融稳定,从而维护经济稳定的关键之点。(编辑:盛秀华)

  作者:中新网郭凤琳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