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中欧纺织品协议让双方厂商吃下定心丸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 09:19 中国质量报

  第98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10月15日在广州举行。由于中欧会前就纺织品贸易问题达成协议,中国纺织品厂商在有着中国外贸“风向标”和“晴雨表”之称的交易会上的成交情况受到广泛关注。

  本届共向全世界210个国家和地区的28万户广交会老采购商寄发请帖,法国家乐福、法国乐华梅兰、法国欧尚、美国QVC、美商智迈、美国中央采购、美国HDC公司、美国易
宏公司、香港屈臣氏和丹麦AIDA共10家跨国企业采购商现场进行采购。法国瓦罗姆服装公司总裁佛勒德里克早在12年前就已经从中国进口纺织品。但在连续3个月寝食难安之后,他重新认识到了自己中国搭档的重要性。

  10月16日,站在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出口商品交易会大厅里,他说:“我与中国生意伙伴的合作向来十分愉快,因此当中欧协议宣布达成的那一时刻,我就决定今年一定要再来一次中国。”

  在经历了多次波折之后,中国和法国的

纺织品厂商们现在正忙着为明年的生意展开谈判。正在广州举行的第98届出口商品交易会上,主办方说,到会的欧洲客商人数大大超过了美国客商数。交易会首日,欧洲采购商共签下了价值6800万美元的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1%。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说:“我们对美国成交只有0.2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跌了36.5%。任何人比较一下都会明白———稳定的贸易环境非常重要,不论对于出口国还是进口国,都是如此。”

  来自

意大利洛瑞那公司的萨尔维多说:“欧洲的进口商是幸运的,因为中欧就纺织品贸易达成了协议,我们的业务因此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刚才我们和这家中国企业确定了几批订货的意向,大家合作得很愉快。”

  欧洲采购商们表示,由于协议的签署,他们可以放心地采购任何产品。如果欧洲人愿意秉持自由贸易的传统,应该尽早撤销所有那些强加给中国商品的不必要限制。来自德国的格拉夫说:“在中国,我们什么都敢买,没有配额的限制,感觉真好。”采购商们说,欧洲应当正视世界纺织产业布局正在发生变化的事实。意大利巴龙公司的采购代表罗伯特认为,中国的纺织品给意大利本国的服装制造业带来了一些影响,这是事实,但是意大利政府应该将眼光放在如何提高国内的制造业效率、扩大生产能力上。

  作者:孙笑天 王 攀 车晓蕙/文

  (来源:本站原创)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