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自主品牌的基础不是激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 08:47 中国质量报

  由龙永图的一句“不要为自主品牌而自主品牌”引发的关于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大讨论持续了一个多月,到现在,人们仿佛已经意识到,自主品牌问题并非如一开始想的那么简单。而这场关于自主品牌的大讨论,也由于过多激情的参与,其意义变得复杂而深刻起来。

  龙永图在说那句话时,也许根本没有意识到,中国当下的市场,不光缺失一些必要的理性,还多余一些不必要的激情。站在他这一边,并和他一样头痛的人,感到最为难以争辩
的是,反对者的出发点和站位总是高出自己一头,他们激情背后的支撑力量太强大了,以至于“民族”、“国家”、“自尊”、“独立”这些强势词语压来时,自己总感觉招架不住———对方显然已把问题扩大化了。

  “扩大化”的代表性倾向是“形而上”,而“形而上”的代表性表述如下:“他(龙永图)完全用不着根据暂时没有起色的民族汽车工业而来气。假使政府号令国有银行行长、计委主任、人事局长、工商局长、税务局长等大大小小的官员,没事多往民营汽车企业跑跑,带着包去,空着手回来(严禁空着手去,带着包回来),等过个三五年,再来看,还有没有起色?”这个问题实际上应该由龙永图来问,因为从龙永图关于“不要为

自主品牌而自主品牌”的表述中,看不出一点“气”来,恰恰相反,反对者的“气”倒挺足的。而“有没有起色”这一问,一下子把问题抬到了“形而上”的高度。

  有人因此想到了“两弹一星”。“两弹一星”是怎么搞出来的?是我们自己搞出来的,是我们靠着全国一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激情搞出来的!“两弹一星”都能搞出来,汽车自主品牌为什么就搞不出来?当然能搞出来。但问题是,倾全国之力搞某种民品的单一建设,是不切实际的。而且就某个具体的产业来说,我们要根据我们的资源优势来发展和调整我们的产业结构。现在已经不是那个关起门来“独立自主地发展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的年代了。在计划经济年代里我们的品牌都是自主品牌,民族品牌,我们虽有收获,但也付出了代价。

  改革开放以后,洋品牌来到我们的市场,与此同时,我们习得了市场理性,获得了经济经验,而我们的人民也因此打碎了束缚多年的“经济枷锁”,创造力被释放了出来。现在的自主品牌问题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必然问题,尽管急迫,但远不是“形而上”的问题。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就不要插手”这一市场经济重要原则的前提下,希望通过激情号召全国人民共同为某些自主品牌建设努力,并感动政府参与进来,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护和支持,这种想法虽然有益,但却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既然我们已经参与到世界经济分工的体系之中,我们就要认清自己的能力,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优势,冷静而积极地求得自己的发展。我们既不可能什么都生产,也不可能什么都能生产好;我们既不可能在任何一个产品领域都要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也不可能把每一个自主品牌都做成世界知名品牌。我们要做的只能是,在那些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积累资本,提高技术,加强研发,塑造我们有

竞争力的自主品牌,这是不必争论也会自然出现的结果。而那些极力渲染“如果我们有一天丧失掉所有的自主品牌,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无比可怕”的文章,是一种文学创作,这种激情只能作为一种警示。

  当然,我们依然需要健康的激情,但我们反对为激情而激情,正如我们反对“为品牌而品牌”一样。实际上,正是由于我们反思了激情时代的代价,我们才选择了打开国门,选择了理性并转变了激情的方向。

  作者:胡立彪

  (来源:本站原创)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