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 期待怎样的新农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 08:39 中国消费网 | |||||||||
眼下学界重提“扩大内需”,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农村。但农村仅仅是一个消费市场,或是扩大内需的某种手段 当前热说的“新农村建设”,应是农村深入综合变革的一次新的重要探索,其根本动力在于农民积极性的激发,并非启动内需的权宜之计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新一轮宏观调控言犹在耳时,中国经济有可能迎来新拐点的声音正高涨起来。面对日益沉重的通货紧缩压力,继1998年之后,学界再次提出了熟悉的“扩大内需”之说。 似乎是习惯性的,众人重把目光投向农村。最近,经济学界又开始不断地向公众重提农村市场的重要性,他们把拥有9亿人口的农村看作目前亟待释放能量的最大一块消费市场,并希望通过改进农村基础设施、增强农村购买力、财政资金倾斜等方式拉动内需,从而帮中国经济远离正在走近的通货紧缩。 这样的话似曾相识。几年前经济出现通缩迹象时,学者们就主张来一场“新农村建设运动”。看上去,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但农村仅仅是一个消费市场,或是扩大内需的某种手段? 当前的农村正站在新一轮大变革的门槛上。取消农业税,催生一种倒逼态势,把农村各项改革的时间表大大提前。事实上,“三农”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积累的问题,决不是通过税费改革一项措施就能解决得了的。而只有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才可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第三次革命”。 其实,“新农村”的概念,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热说的“新农村”,应是农村深入综合变革一次新的重要探索。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要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观念。要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定势,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进而统筹规划政策、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及产业布局。 不过,仅此还不够。最近,笔者去了趟赣南农村,那里的人均年收入水平不过2000多元,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非常高。原因在于,他们发现政府倡导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比如,每天干活回来都可以洗澡了,女孩子们也可以穿裙子了,等等。 由此应当看到,“新农村建设”并非启动内需的权宜之计,其根本动力在于农民积极性的激发。如果农民的“话语权”不受尊重,其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淡薄,对“新农村建设”没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没有一个良性与稳定的心理预期,就不可能有农村真正的变革与发展。(编辑:李旭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