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区“质量兴区”之路
图为新都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现场。左三为杨小广副区长,左四为吴运鑫局长。
“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有质量就有市场,有质量就有效益,有质量就有活力”。
“质量就是引擎,就是助推器,能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巨大动力”……
这是成都市新都区领导对质量的注解。近年来,新都区委、区政府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企业为主体,以重点项目为抓手,走出了一条符合新都实际,具有新都特色的质量兴区之路,有力提升了新都区的
综合实力和整体形象,连续十年被评为“四川省综合实力十强(区)县”。立足高远确保“五个到位”
新都区地处中国西部最具活力的成都平原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国家确定的西部大开发中惟一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成(都)-德(阳)-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桥头堡,在四川经济大盘上举足轻重。新都区委、区政府始终从建设国际化城市中心城区的战略高度定位质量兴区工作,坚持做到“五个到位”:
一是认识到位。区委、区政府认识到,随着成都建立国际化特大城市目标的确立,新都区经济发展就必须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的转变,“经济强区”首先必须是“质量强区”,这是关系到企业生存、消费者利益、辖区发展、城市形象和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建设特大中心城区的重要保证。
二是领导到位。区政府成立了由一把手担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共20多个单位领导为成员的“质量兴区领导小组”。通过大力实施“放心商店”、“质量监督协管员”、“食品质量千百万专项整治”等工程,把质量兴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三是责任到位。区政府先后制定印发了《成都市新都区质量振兴工作责任制方案》、《成都市新都区开展“质量兴区”活动实施方案》,并对质量兴区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层层落实责任。
四是经费到位。2002年以来,区政府共拨出200多万元用于奖励争创“四川名牌”的企业和质量管理先进个人,为质量兴区活动提供了经费保障。
五是宣传到位。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结合“3.15”、“质量月”、世界标准日等活动,利用各种传媒对质量兴区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在全区形成了“质量兴区,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使质量兴区成为全区各部门和广大企业的自觉行动。突出重点形成齐抓共管
质量兴区是广大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同参与的质量振兴活动,为推动质量兴区深入扎实地开展,新都区委、区政府每年都确定一批质量兴区重点项目,把质量兴区工作项目化、责任化,推动质量工作不断走向纵深。
(一)从源头抓质量,建立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档案
新都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建立了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档案,对企业进行质量信誉等级评定,积极倡导“重质量、守规则、讲诚信”的良好经营风尚,推动了辖区企业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目前,全区400多家企业建立了质量档案,其中60多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二)大力推进名牌战略
市场是海,质量是船,名牌是帆。新都区政府一直将“实施名牌战略,发展品牌经济”作为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坚持“品牌立区”,打造“名牌新都”,有力拉动了新都经济快速增长。目前,新都区已成为全省各区(市、县)独自拥有四川名牌最多的区县,全区有13个产品获“四川名牌产品”称号。今年又有7个产品脱颖而出,进入了第七届“四川名牌”的终审阶段。
(三)推广先进标准,赶超先进水平
2002年,新都区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全国消灭无标生产先进区县”的称号后,不断建立完善企业标准化工作体系,积极推动和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从而形成了“企业自主、行业自律、政府推动”的标准化工作新机制。利剑出鞘坚持打假扶优
正常的经济秩序是质量兴区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为此,区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街道办领导组成的打假工作领导小组,在各镇、街道成立了“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站”,在各村(社区)、各企业设立了质量协管员,形成了“大网络、全覆盖、无缝隙”的打假监管局面。区质量技监、公安等部门采取联合打假、合作打假、日常打假等形式开展多领域的打假治劣行动,重点打击食品、药品、建材、农资、地条钢、服装等制假售假违法行为,端掉了一批制假售假窝点,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假冒伪劣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规范,为质量兴区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了质量兴区活动的有序进行。(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