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触目惊心的数据 数千亿元海外坏账啃噬中国外贸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1日 08:26 中国消费网

  中国出口业务的坏账率高达5%,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20倍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缺失是根本原因中国进口商信用总体高于外国进口商

  在中国外贸持续增长的繁荣背后,一个数字令人触目惊心:商务部研究院对500家外贸企业的抽样调查表明,中国出口业务的坏账率高达5%,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数字是0.25%~0.5%。

  昨天,商务部研究院院长柴海涛不无忧虑地表示,对于高速增长的国际贸易所伴生的巨大商务信用风险,中国企业应该高度警惕。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付款信用风险评价却很高。海外坏账300亿美元

  中国外贸近年来增长迅速,2004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7.4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5933.6亿美元。柴海涛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如果抽样调查得出的5%坏账率是比较准确的话,这样推算下来,中国每年因为出口产生的海外坏账应该在300亿美元左右,合人民币2400亿多元。

  据柴海涛透露,商务部下属另一家机构对中国1000家外贸企业的调查显示,68%的企业有过因贸易对方信用缺失而利益受损的遭遇,其中损害最严重的就是信用风险所造成的拖欠货款和合同违约,中国企业“应收账款延迟收付”的比例超过50%。

  据柴海涛分析,中国企业之所以海外坏账如此巨大,除了由于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增加而可能导致的“萝卜快了不洗泥”现象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起内部信用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还较低。有些企业,由于急于在海外扩张,对目标国信用风险了解不够,因而导致陷足于海外坏账,造成较大损失。

  记者了解到,除了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之外,中国的中小出口企业在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基本上还是空白。

  商务部研究院的调查表明,海外坏账在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发生的可能性更高,如电子、服装、轻工等。柴海涛分析,这些行业因为竞争激烈,企业为争取到订单,在签订合同确定付款方式时往往对对方要求比较宽松,由此增加了收款风险。另外,就贸易形式来说,一般贸易出现海外坏账的风险比加工贸易要大一些。中国短期信用风险为A3级

  中国企业虽然成为海外坏账的受害者,但是在对外付款方面却比较规范。昨日首次面世的《科法斯世界贸易信用风险手册2005~2006》中文版(下称《风险手册》)将中国的短期信用风险评定为A3级,中期信用风险则为“低风险”。

  《风险手册》是由法国对外贸易保险公司(下称“科法斯集团”)与商务部研究院合作在中国出版,对世界151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信用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科法斯国家风险指标共分为七个等级,A1到A4表示国家风险稳定良好,B表示国家风险尚可,延迟付款情况常见,C表示国家风险较高,D表示国家风险非常高。

  科法斯集团中国区总经理RichardBurton表示,由于对中国相关数据掌握不足,这本手册里暂时没有发布中国的企业欠款指数,但是,“我相信中国的企业欠款指数会在世界平均水平线之下,因为中国企业对外付款做得比较好。”

  柴海涛认为,目前国内对贸易风险的研究成果还非常稀少,《风险手册》将为中国企业规避国际贸易风险提供一个良好的工具。(编辑:谭捷)

  作者:第一财经日报王羚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