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数码相机:谁领风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6日 10:23 中国质量报

  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数码相机都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因而受到世界各国、各大相关厂商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全球数码相机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加速,替代传统相机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但是其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2004年,仅产自日本一国的数码相机就高达6000万台,全球供货量估计接近一亿台,供大于求的矛盾已开始显现。今后几年,随着中、韩等国增强在该领域的竞争,供求矛盾会
更趋加重。数码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市场的不断变化,会导致数码相机行业彻底的洗牌。

  中国市场,国货酝酿反击

  

数码相机最早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形成规模化市场却只有10年的时间。从市场发展的进程来看,中国数码相机市场与全球市场的发展相差无几,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2000年之后进入高速增长的成熟期。

  这里所说的成熟仅仅指的是销售,在生产技术及生产能力方面,国内厂商却始终与洋品牌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国内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中国数码相机市场销售总量达到了261.3万台,增长率高达93.0%;销售总额由2003年的29.3亿元增加到53.3亿元,增长率为81.9%。但是从市场份额上看,国产数码相机所占份额尚不及一成。

  2001年前后,在国家保护性政策的扶持下,国产数码相机曾经共同发起冲刺,一度占据了10%左右的市场份额。然而可以想像的是,这种群体爆发实际是一种没有技术及资金保障的短期行为。尤其是在2003年国家取消进口相机配额限制之后,洋品牌数码相机汹涌而来,国产DC迅速沉寂下去,全线退却。

  进入2005年,国产数码相机出现复苏的迹象,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华旗资讯,它于近期推出一系列高端(800万像素)低价(2999元)的产品。与此同时,其他国内品牌也在积极筹划,似乎要掀起一场新的价格大战,而这一直是我们的拿手好戏。

  全球市场,日系一枝独秀

  如今在全球数码相机市场上,日本数码相机可以说独步天下,鲜有敌手。索尼、佳能、奥林巴斯等几家主流厂商的年生产能力都在千万台以上,业界霸主的地位似乎难以动摇。

  在日系数码相机的强烈冲击下,欧美传统的相机产业实际跟我们遇到的情况差不多,由于技术落后导致市场丧失,已经渐渐被挤压到市场的边缘。前几年,

莱卡、禄莱等传统相机大厂还能推出几个像样的产品与日货相抗衡,今年则近乎无声无息。

  在美国,能够与日系数码相机一比高下的只有柯达。柯达在数码相机发展的初期,一度位居市场前列,与奥林巴斯并驾齐驱。然而在进入21世纪之后,柯达已经被慢慢地挤出第一集团,同时由于传统胶片市场不断萎缩,企业经营上遇到很大困难。

  在亚洲,中国和韩国似乎是惟一能跟日本争夺DC市场的国家。但是中国企业曾经遭遇重大打击,目前的形势也不乐观。相比较而言,几家韩国企业(如三星、LG)的实力显然要更强一些,迄今仍跟佳能、索尼等日系企业进行顽强争夺。然而客观地说,韩国企业在技术上的差距同样非常明显,在传统相机产业的积累甚至还不如我们雄厚。所不同的是,韩国企业舍得在市场宣传上投巨资,极力抬升其产品的知名度。此举固然效果明显,但对于产业发展而言却不是长久之计。时至今日,LG已经基本退出数码相机市场,只剩下三星在苦苦支撑。

  外表华丽,技术尚不成熟

  日系品牌之所以能够雄霸DC市场,一个根本原因是其长期保持技术优势。一台数码相机所包含的技术专利多达数千个,其中多半为日本企业所拥有。而且,日本企业至今仍在技术开发上不断地下功夫,使其他国家与其差距越拉越大。

  然而,日本企业所谓的技术优势真的不可动摇吗?当然不是。许多摄影爱好者,虽然从专业性的角度考虑,更偏向于使用日本产的数码相机。但同样也是从专业性的角度来看,迄今为止数码相机技术仍然存在重大缺陷,还无法达到传统相机所具有的成像品质。即使是高达数万元、十几万元的尖端产品,其图像质量也只相当于半专业级的传统相机,而两者的价格却相差数倍到数十倍。

  一个极具说服力的现象是,数码相机对专业摄影师们的诱惑力很小,一般只是用来作为其摄影创作的辅助工具。在广告、人像摄影等领域,传统相机几乎没有受到太大的威胁,这也是哈苏、玛米亚等品牌能够继续存在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是技术不成熟,一方面又是大肆扩张,其后果就是导致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市场环境不断恶化。日前有报道说,索尼、佳能、奥林巴斯等主流厂商2004年度的财务状况普遍不佳,一些二线品牌甚至出现严重亏损,由盛转衰的迹象已经开始显现,对此国内厂商应当给予重视。

  笔者认为,数码相机技术上的不成熟就意味着机遇的存在。只要国内企业奋起直追,我们依然有希望缩小差距,后来居上。

  作者:清 晨

  (来源:本站原创)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