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经 > 正文
 

(对话)创建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时不我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9日 09:04 新京报

  本周话题中国企业是否需要自主品牌?

  本期嘉宾

  管清友中国社科院博士生

  黄涛清华大学博士生

  张明中国社科院博士生(经济聊斋成员)

  黄涛:拥有自主品牌,将使得民族企业具有在高起点的基础上参与全球化的合作和竞争的机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品牌之争已经成为各国企业利润之争的核心。

  从过去拉美的教训来看,由于缺乏自主品牌,拉美的制造企业抗风险能力很弱。在强调产品特点的今天,知识产权正在构成企业的生命线,没有自主创新、没有依法拥有的知识产权,企业将难逃厄运。永远都将处于竞争中的劣势———这是为别人打工、处在产业链底端的企业无法逃脱的宿命。

  管清友:的确如此,自主品牌的内涵是核心技术,而在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的情况下,中国可能根本等不起,别人也不会把核心技术拱手奉送。特别是在涉及到国家安全和核心技术

竞争力方面的产业部门,自力更生,自主研发是必然选择。

  张明:两位都向中国的民族企业敲响了警钟。而我想强调在构建中国自主品牌进程中政府扮演的角色。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是一个大政府。纯粹的自由贸易和国民待遇是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美国和欧洲对农业和制造业的保护,日本近乎顽固的贸易壁垒都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中国政府应该从长远出发,高瞻远瞩地制订产业政策,动员各种资源,通过各种渠道来鼓励民族企业的成长,对于民族企业的自主品牌应该全力加以扶植。可以这样说,外国的只是短期的和逐利的,只有民族的才是长远的和自己的。

  管清友:必须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我们既要保持适当的开放,引进国外汽车制造商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忍受一段时间打工的日子。但是同时国家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这个问题,出台系统的产业政策鼓励、扶持、引导我们自己的汽车产业。也就是说,我们既要保持一个相对竞争的环境,不使我们自己的民族企业懈怠;同时又不能完全地让我们的民族企业参与到白热化的国际竞争当中,它们现在还像一个孩子,没有长大。他们需要竞争的磨练,但直接把它们送到大海里去,会扼杀我们的希望。尽管家电产业与汽车产业有很大不同,但是家电产业已经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试看今天,中国的老百姓谁不从家电产业彻底的本土化当中受益呢?

  黄涛:创建和保护自主品牌,我想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思想上就要有做自主品牌的意识;其次,创建民族自主品牌不能急于求成。不要害怕经过模仿、借鉴的阶段。中国的自主品牌需要团结起来,共同成长,走一条坚实、稳健的发展道路。民族工业自身在争夺市场的过程中,一定要自觉维护市场秩序,而不能因为短期利益就动辄采取扰乱市场的手段;最后,对于民族工业自主品牌,政府应该加强

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打击造假者的力度。在创建自主品牌的过程中,也需要政府倡导国内舆论给予民族工业自主品牌的发展以更多关怀与支持。

  张明:因此,我们这次讨论达成的最重要的观点是,中国不需要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工厂”是高资源消耗、低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缺失的代名词,而且“世界工厂”很容易演变为“血汗工厂”。从长远发展计,中国民族企业需要锻造自主品牌。在这一进程中,民族企业之间应该团结起来共同成长,政府应该充分重视大力扶植。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