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一棵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 11:23 中国质量报 | |||||||||
在清华园里,童诗白的名字犹如大树。今夏北京多雨,每当豪雨如注的时候,善良的人们就感到揪心,那些耄耋老树还能抵御风雨的侵袭吗?然而不幸终于发生了:童老病逝的消息传出,许多清华师生都感到心灵的震颤。 童诗白教授于今年7月24日7时40分因病去世,享年85岁。先生是我国著名电子学科学家,一代教学大师。他亲自主编、翻译的电子技术教材达数十套(册)之多,所领导的清华
童教授年轻时笃信父亲“坚持真理,刚正不阿,严谨治学,朴实无华”的训诫,上世纪50年代在美读书期间,由于彰显爱国之心,上了人家的黑名单。他毅然放弃优厚待遇,拒绝加入美国国籍,于1955年返回祖国大陆,执教于清华大学。先生视学问为生命,爱弟子若眼睛,而对官帽、地位不闻不问。年逾7旬,每日仍伏案工作近20小时,忙于编写教材和接待师生。累了听听音乐,饿了以挂面充饥,故厨房常贮存挂面数十把(那时没有方便面)。惟除夕之夜,他方从书房踱出,与家人小聚后,又急急返回。先生高风亮节,从不张扬自我。我也是后来听人说起,先生曾拿过全国老教师网球比赛的名次,和万里委员长一同打过网球。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清华大学算一站,出面接待者中,就有童诗白。 先生乃敦厚长者。一般来说,在知识分子扎堆儿的地方,人际关系最难摆平。然而童诗白却享有两项“美誉”———“润滑剂”和“凝固剂”。工作一旦有了成就,他先推让给晚辈,让他们享受披红挂花的待遇。其人格魅力感染了一批又一批师生,由此深受敬爱。至于说先生人缘好到什么份上?在此试举一例:“文革”岁月残酷万分,学术权威不知倒下多少,然而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却为:直至运动晚期,全校只有一个人给他贴了一张大字报。而且,事后那位“作者”还不断道歉,自称糊涂。先生哈哈一笑———没能记住,何谈宽恕? 童先生酷爱古典音乐,家中收藏大量音乐盒带和CD。当他埋头工作时,荡气回肠的交响乐就在狭窄的书房里盘旋。他和几位老教授组成一个“室内乐队”,自己担纲“首席”小提琴,经常聚于家中排练,演奏巴赫、莫扎特、舒伯特的曲子。前些年,这个“教授乐队”在清华享有不小的名气。某周末,一群清华学子前来探望,正畅谈间,电视里蓦地出现某歌星乱扭乱唱的场面。先生佯怒,以指重叩钢琴琴键:“我用贝多芬镇他!”学子闻言大乐。 面对汹汹病魔,童先生表现出真正的大师风度。他不气馁,不害怕,不放弃。家人和医生从未对他隐瞒病情,大家明白,童老是在用做学问的态度与病魔抗争。患病期间,他坚持到广安门医院看中医,坚持在家中慢走锻炼,坚持一日定量三餐。接电话时,依旧声若洪钟。仅听声音,谁也想不到这是一位年逾八旬、身患绝症的老者。逝世前三年,由于患上严重的青光眼和白内障,先生几乎变成盲人。陪伴他的是一台小收音机,其内心痛苦可想而知。然而,对待百般磨难,却从不见他抱怨发火。护士打针前,都要叫一声患者名字———“童诗白”,老先生就像个年轻士兵一样答:“———到。”一次,从昏迷中醒来,他对看护自己的弟弟说:“听说新出了一种素菜汉堡,你可以买了送给夫人吃。”那位70多岁的老弟听了,哑然失笑。还有一次,童老于高烧数日后,醒来嘱咐家人:“快去买电。”其女匆匆返家,查看电表,果然仅余20千瓦·时。 先生病重期间,他的夫人、“九叶”诗人、北师大教授郑敏前往探视,用英语温柔地对他说:“我们的心在一起……”先生则用微弱的声音应答:“我的心在天上。”两人握手,对视良久,其情其景,几令旁观者泣下!先生仙逝后,引来追思如潮。郑敏只说了一句:“诗白,好人。”两人相守54年,相知相爱,哪儿用得了许多客套?只此一句足矣。先生的父亲,乃一代建筑大师童寯。老先生在世时,曾对他的这位长子评价曰:“滥好人。”———好人且“滥”,大约是批评他好到了“没有原则”的地步吧。不过,从另一方面,亦可看出童诗白与人为善的博大胸襟,荣辱毁誉置于脑后,呕心沥血只为教书。问世间几人能践此意境? 大树可凋,精神永存。生前,童诗白教授为自己选择了树葬。无疑,这一选择蕴含着深刻寓意:树葬不同于其他安葬形式,它让生命换了一种方式,继续长存人间,重又撑起一片绿荫,为后人遮风挡雨。 先生美意,天知地知。 作者:林 鸣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