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成也管理败也管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 12:23 中国质量报

  曾一度引领国内改装车行业之风骚的考格尔,为何“开”进了死胡同呢?在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地在这样的疑问中去打量它。

  按说,和德国“联姻”的考格尔,其生产工艺不可谓不先进,其装备也不可谓不精良。但是,尽管如此,甚至连名字都叫得那么洋味,考格尔最终难逃“厄运”!

  给其带来“厄运”的是谁?如果说是政策因素的话,那么为什么原来规模不如考格尔的几家改装车企业,面对同一个政策,现在竟活得有滋有味呢?

  中国企业总喜欢将一切错误都用机制和体制来解释,其实,管理才是打造一个企业的根基。

  这一点,上海纽荷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经理刘永健深有感受:“即便是在市场的井喷期或经济的扩张期,如果你没有一定好的管理为市场准备更有价值的产品,那么你同样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是的,制造精品得靠先进的工艺和装备,但是,稳定质量只能靠加强管理。

  山东工商学院教授杨家珍博士说,自从上世纪80年代后,人类步入了“后工业经济”或“信息经济”时代,质量运动便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也作为一种战略管理模式进入企业。而且,这种管理方式在企业的开发、设计、计划、采购、控制、检验、销售、服务、反馈等环节组成的全过程中形成,又在这个全过程不断循环中螺旋式地提高,并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质量文化。

  同为汽车生产厂家,丰田的成功便是最好的例证。从当年的小织布机厂转入

汽车行业,十几年后便直接进入美国
汽车市场
,直至今日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厂商。丰田的崛起,凭借的正是戴明“精益生产”的定量管理哲学和方法。而这种管理体系,正是丰田在持续不断地对生产流程进行改进的过程中创造的。

  与精益管理正好相反,考格尔应用的却是一种粗放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甚至“放纵”质量问题的存在。从产品到服务,从车间到市场,从生产到管理,考格尔的混乱之局,事实足可窥见。

  也正是这种“放纵”,导致了其对市场的丢失。

  正可谓成也管理,败也管理。

  一个企业成长为“巨头”的过程,也就是通过管理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改进组织效率的过程。因此,优良的企业管理是跨国公司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纽约州立大学莱温国际关系和商务研究生院院长、前驻中国咨询顾问西蒙和其他一些美国学者也认为,中国公司需要寻求一条不同的成长之道: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研发开支、更多关注业务的实际表现而不仅仅是迅速增长。

  作者:王 越

  (来源:本站原创)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