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成规模制售“黑心棉”等伪劣絮用纤维制品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控制,有质量保证的集团购买覆盖面不断扩大,“黑心棉”打假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这是记者8月19日从中国纤检局获悉的。
目前已进入棉制品制售旺季,各地纤检部门积极组织专项行动,有效的防止“黑心棉”制售活动的反弹。入秋时节,针对人们对冬季保暖用品的需要,纤检部门组织了专项打假
并取得成效。山西省纤检局深挖隐藏在“地下”的“黑心棉”加工场所,查获劣质被褥700余件,禁用原料近5吨。
陕西榆林市纤检所在秋季打假行动中,一举捣毁多个制售“黑心防寒服”窝点,查获“黑心防寒服”成品、半成品1.2万余条(件)、垃圾棉等禁用原料3吨,对整顿榆林絮用纤维制品市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目前,29个省、市、自治区在教育领域(主要是大专院校)广泛开展了集团购买监控工作,这项制度已不断向其他领域拓展,天津、山西等20个省在宾馆、旅店等住宿业,湖南、贵州、陕西等21个省在医疗卫生领域,新疆、云南等20个省在民政福利领域,也开展了集团购买监控工作。
辽宁、内蒙古两地纤检部门和当地民政部门联合发文,规定民政部门采购救灾用棉衣、被褥,必须按照集团购买监控制度的有关要求执行。另外,天津、内蒙古自治区、吉林、黑龙江、上海等地对建筑领域,安徽、吉林在矿区,广西、江苏对监狱等一些新领域,也开始尝试推行集团购买监控制度。
2004年,各地通过到期复查或监督检查等形式,对通过絮用纤维制品生产加工企业质保条件审核认定的企业实施日常监管,共复查获证企业939家,监督检查960家获证企业,有308家企业因质量违法行为或因生产状况发生变化达不到要求而被吊销或撤销了证书。
在监督检查和复查的同时,湖北、安徽等地还利用企业质量档案所反映的有关信息,经过初步分类评价后,尝试对絮用纤维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分类管理。
作者:王 辉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