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管理之痒?技术之困?心态之轻?(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 08:53 中国质量报
  市场萎缩,政策调整,济南考格尔如何驶上一条“不归路”管理之痒?技术之困?心态之轻?



管理之痒?技术之困?心态之轻?(图)
  空旷而杂乱的厂房里,考格尔又能“开”得多远呢?

  从济南市区往东20多公里的地方,穿过一条没有名字的马路,车辆开进了一个同样叫不出名字的地方,济南重工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就坐落在一个深深的院落里的一隅。

  如果不是内部人带路,这里实在难觅。

  对其采访颇费了一番周折。公司上下一致地“忙”。但愈如此,愈是吊起了记者要实地探究的冲动。

  一封投诉信,引出疑惑

  两个月前,记者接到了一封来自山东省日照市的投诉信。投诉者张善超在信中称,他于2004年12月1日购买的济南考格尔公司的自卸汽车,在使用仅40天后就因取力器损坏进行了维修。而仅仅又用了40天后,取力器再次损坏……

  此后不久,新买的车就如同形已老朽,隔三差五地就要跑一趟维修站。问题层出不穷,且不断升级,推力杆失控、十字轴断裂、传动轴变形、发动机漏油……4月15日刚刚维修完毕,16日又出问题;18日开回家,19日又开回了维修站……如此往复了数遍之后,张善超向厂家提出了退车或延长保修期并进行赔偿的要求,但均未果。

  于是,张善超一边修车,一边展开了漫长的维权之旅。在多个相关部门的交涉下,考格尔公司始终不答应给其退车,且理由充分:张的车辆是由于超载所致。但如果事实如此,那么,发动机的漏油又作何解释呢?厂家保持了沉默。

  再后来,考格尔公司干脆让张善超直接找潍柴发动机厂和中国重汽集团联系维修事宜。

  张善超的维修之路艰难而漫无止境。

  济南考格尔汽车公司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厂家呢?记者登陆网站,看到了其网站上这样介绍:齐鲁考格尔集团是山东省和济南市重点培植发展的优势企业集团,是与欧洲知名的专用车公司———德国考格尔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友好合作的,实际控制经营资产近9亿元……将建成国内品种最全、档次最高、规模最大的特种汽车生产基地,力争达到年产专用汽车3万辆的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利税14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

  倘若真如其言,如此大规模一个厂家,缘何生产出问题频出的产品呢?为什么自己的产品出了问题,却让找别的厂家维修?对用户的安全如此漠然,售后服务拖拖拉拉,原因何在?是管理之痒还是技术之困?这一切就像一团团迷雾漂浮在记者脑海里。

  于是,联系对其的采访事宜,竟被一口回绝。此后再多次联系,像拉锯战一般你来我往,终得以成行。

  没有大漏洞,小问题不少

  在一栋旧式楼房的三层,面对着楼梯口的三间房就是济南重工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的办公“总部”了———办公室、财务室、会议室。

  刚刚还通完电话的张尚登厂长,此刻“有事去了外面”,公司办公室主任杨克祥接待了记者的采访。据介绍,成立于1987年的重型机械改装厂,已于2005年更名为济南重工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此前,“我们不断地换名,都换了五六遍了”。公司在2002年前后达到鼎盛时期,年产达到七八百辆车,生产员工达到300人。后来市场不好,受政策调整影响,销售逐年萎缩,集团逐年变化,到2004年上半年考格尔集团公司已经树倒猢狲散了,各子公司早已经各自为政了。于是,考格尔集团的重型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就又被并入了济南重工集团,而管理层却一走了之,到了其他集团公司。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考格尔专用车驶上了一条不归路呢?难道仅仅“政策”两字就能够释义吗?

  在偌大空旷的两个厂房里,干活人员加起来也不足50人。杨主任说,现在活很少,人员也只剩下130人了。车间内,一些工具物件扔得横七竖八的,不少的机器上已经挂上了锈迹,就连停放在车间外面的刚刚维修完的产品都锈迹斑斑。时近正午,有人干活有人吃饭,还有四拨人围坐一起聊天。记者转身向杨主任问道,生产现场有管理者吗?杨说,“他们干自己的活,还管他干什么?”在一个车间还写着这样的标语:追求用户满意,持续改进。记者问,“你们做到了吗”?杨不语。

  “走到今天的局面,除了政策之外,你觉得你们管理上有没有问题?”记者追问。

  “管理上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

  “那都是些什么小问题呢?”

  “漏焊、漏检、喷涂不匀等等吧。”杨主任说。

  据财务部门一位正在核查账目的老师傅介绍,并入济南重工之前,公司的生产车间就在这里,而管理层的办公室是在离这儿30多公里的济洛路。平常,“管理层都在那儿呆着,一年也来不了几回”。

  据杨主任介绍,张善超所购买的车也并非“济重”牌的,而是中国重汽的斯太尔王ZZ3322M3246自卸汽车,是考格尔公司购买中国重汽的平台自己组装的,仅汽车底盘属于重汽的。

  “那为什么在你们卖出去的车辆技术检查表里,制造商一栏填写的都是‘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呢?”

  杨主任说:“我们没有许可证,所以使用了他们的许可证。”

  “那你们现在拿到许可证了吗?”

  “没有。国家已经撤消了这种型号,以后再生产就没有这种型号的车了。”

  如此的管理,如此的心态,如此的现场,能生产出什么样的产品呢?张善超在投诉中告诉记者,他买的车连一份技术参数表都没有,维修了十多次,竟然从没有填写过维修记录。杨主任说,“如今厂里已经没有人搞研发了,老技术人员全跑了,只剩下4个新来的技术员”。如此看来,生产出问题频出的产品也就不难解释了。

  作者:王 越

  (来源:本站原创)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