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栏互动 > 正文
 

李宝元:环京津贫困带昭示区域联动发展迫切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9日 09:07 新京报

  当前,决定未来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轨道的第十一个(2006年至2010年)五年规划正在加紧研究编制中,各地政府也投入了相当的财力和人力进行前期调查研究,其中以城市圈为核心的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尤为引起各方关注,由河北省政府联合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研究报告提出“环京津贫困带”和创建“生态经济特殊示范区域”就是一例。

  从全国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三主四次”城市群已成为定局。“三主”指首
都城市圈、长三角城市圈和珠三角城市圈:“四次”指辽东南城市圈、山东半岛城市圈、台海城市圈和北部湾城市圈。长三角城市圈具有经济区位优势,客观上更容易形成全国的经济中心;珠三角城市圈具有最市场化的经济机制优势,最易与国际接轨;首都城市圈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对外政治文化交流枢纽的区位优势,成为北方经济的最重要集散地和国际交往中心。

  相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首都大区域经济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首先,区域内二元经济突出,核心城市间、城乡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区域内部协调发展的矛盾突出;其次,大首都地区内城市各自为政,缺乏合理的协作与分工,区域经济集聚程度较低,未形成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具有区域强大辐射力和竞争实力的城镇体系,行政地位或者经济实力相当的城市之间畸形竞争,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城市之间相互掣肘、利益冲突,无行政隶属关系、经济实力不相当的城市之间无序发展、不规范竞争;其三,环渤海经济区域核心城市实力不强,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国有经济比重最高,民营经济发展严重不足。所谓“环京津贫困带”,虽然是从河北立场上提出来的,但其实是首都大区域经济总体不协调发展,矛盾和问题的突出表现。

  因此,要解决“环京津贫困带”问题,其实关键还不仅在于创建什么“生态示范区域”的事情,而更根本的在于紧紧抓住“十一五”规划的难得契机,立足全国区域经济整体格局,从长期战略发展高度全面规划包括京津冀北地区在内的大首都经济圈,尽快确立首都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框架和合作机制,在区域经济合作、区域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生态环境维护和区域文化旅游圈合作等方面,积极推动首都大区域城市间的规划联动、市场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建立区域合作磋商机制、经济合作交流机制和共同发展机制,以促进首都大区域整体联动协调发展。

  具体地说,有如下四个要点: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要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统筹协调和重新布局,形成包括北京知识经济核心圈、以天津地区产业经济圈和以沿海港口网络为纽带的外向型经济圈的三层区域递进发展格局;在区域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推进城际快速轨道网络建设,形成京津两大枢纽分工,首都大区域综合快速交通运输枢纽和网络;在区域生态环境维护方面,应强化区域意识、双赢意识,通过多种合作渠道和方式进行大区域生态环境整治维护;在区域文化旅游圈合作方面,应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积极推动首都大区域城市间的规划联动、市场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建立区域合作磋商机制、经济合作交流机制和共同发展机制。

  李宝元(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爱问(iAsk.com)
  贫困带 相关网页约555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