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燕赵都市报:“油荒”凸显了市场什么缺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 10:32 中国消费网

  海棠、麦莎、珊瑚等台风肆虐华东、华南沿海时,一场油荒也随之登陆;而不断高企的国际油价,则更使上海、广东等地经受着“无油”的煎熬。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基本已不对外供应汽、柴油,上海的一些社会加油站无油可供;而广东,则因为油运吃紧、使用量增加等原因,持续了近一周的油荒也达到了高峰。(《第一财经日报》8月15日)

  其实,世界并不缺油,在笔者看来,此次“油荒”更多地是因为国内石油市场存在天
生的缺陷。作为非再生性能源,石油一直是我国短缺性战略物资。为了扩大供给,我们除了不断在境内开采石油外,还通过各种方式从国际市场寻找稳定的供货渠道。近年来,我们先后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邻国开展了石油能源合作项目,并且积极与中东产油国发生贸易关系。但现在看来,已有的石油供应渠道仍然难以满足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

  市场有哪些缺陷?单就定价而言,也同样存在问题。目前,国家把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和新加坡、纽约、鹿特丹三地油价挂钩,管理部门根据三地情况决定价格。这种机制本身及政府操作的方式注定其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永远都落后于市场变化本身。

  今年以来,一方面成品油特别是柴油的市场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国际原油价格在高位运行。市场对涨价的预期普遍增大,而受机制影响,市场又不能及时获得价格变化的许可。结果,手中有原油垄断权的两大集团为避免损失,采取谨慎的低库存策略;一些社会经销商甚至两大集团的经销企业则开始囤积,导致市场更加短缺,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油市动荡和油价飙升,还源于日益加剧的全球范围石油资源与石油市场的争夺和控制。在世界能源多极化格局形成,全球能源市场结构变化的同时,其背后的期货投机常常是操纵油价涨落的黑手。随着国内油价的大幅上涨和需求旺盛的矛盾升温,在追涨杀跌、国内石油定价机制和生产能力、进出口垄断、美元贬值、投机商兴风作浪等批评之声不绝于耳的同时,不容忽略的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对全球一体化石油市场战略意识的缺失。这些现象与企业会不会买油不一定有必然联系,却反证了我们与市场经济的背离。假如违背市场规律的追涨,企业却还赚钱,这在一个机制顺畅的开放市场上是不可想像的。

  现有体制虽然保障了国家企业的效益和税收,但却较少考虑降低全社会的能源成本,降低广大消费者的用油费用,不利于化解油“慌”,无论从近期或远期来看都是得不偿失。笔者以为,我们的政府当务之急应该是抓紧时间,着眼于能源企业走向市场的宏观制度设计,拆除“篱笆”,打破垄断,以多种方式引入能源市场竞争机制。

  国际市场不缺油,国内供需大致平衡,为什么还会出现“油荒”?市场机制问题如得不到妥善解决,“油荒”还将出现,甚至愈演愈烈,靠涨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编辑:盛秀华)

  作者:燕赵都市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