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新京报:解读中美第三轮纺织品磋商背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 08:43 新京报

  经过近3个月的僵持,中美第三轮纺织品磋商将于8月16日、17日两天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对于正苦于出口美国市场受阻的中国纺织服装厂商而言,他们最关心的无疑是这次谈判究竟能否达成一个公正合理的协议;而这次是由美国贸易代表署主动发出磋商请求,并且宣布其谈判目标是与中国达成广泛的纺织品协议,态度与以前相比发生了颇为明显的变化,又给了不少中国企业期望———也许,今年这场中美纺织品争端的无妄之灾快要结束了。

  美国态度变化的背后是对利弊得失的盘算。美方挑起此次对华纺织品特保争端之初,其态度相当强硬。无疑,作为进口国和国际贸易领域影响最大的国家,又握有不公正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组报告书》242条款等武器,美方认为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他们手里,可以对中国为所欲为,予取予求。然而,当中国表现出了相当坚定的立场,并采取了先欧后美的正确策略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对美出口纺织品企业固然受到了美国单方面配额用尽的煎熬,但美方也发现他们的主动权正在一点一点流失,这首先是因为美国固然是当今世界惟一超级大国,但其政治、经济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必须在不同议题之间合理分配才能实现其利益最大化,而纺织品贸易在美国毕竟只是一个日趋衰落的夕阳产业,不是什么关系到美国经济前景命运的战略产业,就业人数也颇为有限,即使限制进口中国纺织品,也一样会有其他国家的进口纺织品填补空白,在这项议题上面投入过多资源,颇有轻重倒置之嫌。

  其次,随着中美纺织品争端的升级,来自美国国内的对纺织品制造业利益集团的反对声浪也有上升之势。前几天,中国数种纺织服装产品对欧盟出口额度用尽,导致欧盟市面出现相关商品短缺危机,服装进口、销售部门对政府施加压力,欧盟贸易部门最终也对中国纺织品额外网开一面,想必也让美国政府相关部门颇有触动。

  更重要的是,这场争端的最终结果仍然是要与中国达成协议,协议的基本原则必须符合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而在计算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额度时,时间流逝将扩大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额度的基数。因为242条款(c)款规定,“在收到磋商请求后,中国同意将对这些磋商所涉及的提出磋商请求成员的一个或多个类别的纺织品或纺织制成品的装运货物,控制在不超过提出磋商请求的当月前的最近14个月中前12个月进入该成员数量的7.5%(羊毛产品类别为6%)的水平。”因此,美方越是拖延时间,在最终协议里面中国出口额度的基数就越大,这种结果对于美方而言显然是事与愿违。

  此外,中方为缓解双边贸易摩擦做了不少主动行动,如7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调整,以及中国4家航空公司与美国波音公司签署总价值50.4亿美元的42架波音787飞机订单等等。得到这么多收获,在正常情况下,美国人确实也该见好就收了。

  尽管如此,由于美国的政体和其他因素,美国在外贸决策方面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不确定性非常高,我国对此应当深有体会。这次纺织品谈判也一样,不到最终结果出来,我们还不宜过分乐观。

  梅新育(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爱问(iAsk.com)
  纺织品 相关网页约4,770,367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