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抓住重点 扎实推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 07:13 中国质量报

  抓住重点 扎实推进———做好区域产品质量整治的思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 郭风集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河北省委、省政府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全省实现“翻两番、三步走”战略目标的两大支撑之一。深入
开展区域性产品质量整治,大力提升县域工业化的质量和水平,对于加速推进和有效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来,河北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涌现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圈。截至目前,全省具备一定规模的特色经济区块共有198个,涉及到了机电、建材、能源、农资、轻纺、食品、通讯、原料、特种设备等9大类114个品种。这些区域特色经济的兴起,不仅在全省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吸收就业、增加税收、方便人民群众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全省区域性产品越来越多,发展势头强劲。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许多产业起步、起点较低,基础薄弱,加之缺乏引导和规范,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尚存不少作坊式生产,条件简陋,设备老化,基本不具备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二是追逐短期利益,缺乏长远发展打算,有利的时候大干一把,没利的时候就停产歇业,生产秩序混乱无序。三是诚信守法意识淡薄,受利益驱使,为一己之私利,不惜铤而走险,粗制滥造,偷工减料,制假售假。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了隐患,也严重制约着我省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一旦形成后再着手整治,不仅难度大,而且造成的负面影响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必须要走提前整治、有效预防、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的路子。质量技监系统作为担负区域整治任务的工作部门,一定要认清区域产品整治形势,认真分析区域性产品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切实增强做好区域产品质量整治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积极性,采取科学有效地整治措施,推动区域经济向持续健康方向发展。

  找准定位,抓住区域产品质量整治的“着眼点”

  区域整治工作头绪繁杂,工程浩大,政策性强,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理清思路,选好定位,找准方向,形成突破。

  ———必须以解决突出的质量问题为区域产品整治的着重点。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占有市场空间的关键是以质取胜。在区域性产品专项整治过程中,必须运用法律的、行政的、教育的、技术的等多种手段,致力于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企业要发展、产业要扩张、区域要振兴,必须立足于质量兴县、质量兴业、质量兴企。譬如,献县在建筑扣件行业的治理整顿过程中,始终把提升产品质量作为关键环节来抓,特别是在督促企业整改过程中,强化了企业的必备生产条件,制定和采用了先进的标准,完善了检测设备和人员,推行了科学的管理方法,该行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必须把进一步强化企业的责任主体意识作为区域产品整治的关节点。区域性产品质量不高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个别企业经营者责任主体意识不强,存在着短期行为、低质低价盲目竞争等问题,甚至制假售假,铤而走险。要解决这些问题,一靠教育,二靠帮扶,三靠严格监管。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激发企业责任主体的内在发展愿望,增强其守法意识、质量意识、创业意识、发展意识、自律意识,有效克服投机心理,消除短期行为,避免盲目竞争,促使其主动谋求扩张,自觉地在提高产品质量上想办法,下功夫。

  ———必须把自觉接受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作为区域整治的根本支撑点。要根据党委、政府的注意力和着力点,根据企业的期望值和需求量来思索和展开自己的工作,设身处地为其站岗放哨,用整顿、规范、扶持、发展的丰厚成果,确保党委、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目标的实现。这既是质监系统的生命所在,又是做好区域性专项整治的基本保障。

  多措并举,务求区域产品整治扎实有效

  区域产品整治要循序渐进,适时适度,统筹安排,标本兼治,才能取得扎实成效。

  一是要抓住要害,有序推进。区域整治工作千头万绪,要提升工作成效,必须选准切入点。应该把那些与本地经济发展关联度大、具备一定规模、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前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和政府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产品列为重点治理整顿产品,通过有效治理,形成带动力,产生示范效应。2005年,根据河北省实际,省区域性产品质量治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了8个省级重点整治区域产品,各市上报了40个本级需要重点整治的区域产品。要根据这些整治重点的不同情况,紧紧围绕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采取不同措施,整治一个,规范一个,努力提高全省区域产品的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和企业素质,确保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是要“两手”并举,狠施“重典”。在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和市场经济的早期阶段,假冒伪劣作为一种社会怪胎,既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又有滞后的体制障碍和复杂的病态心理等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必须坚持“两手”并举,两手都要硬,即打假与扶优并举,整治与帮扶并举,“施重典、下猛药”,决不能心慈手软。否则,就会自毁产业、自绝商路,就是对百姓利益的懈怠,就是对优势企业的不公,就是对政府监管职能的不作为。推动区域产品质量的提高,必须坚持打假工作的高压态势,穷追猛打,严厉查处;对那些不符合产业政策、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效益低下、问题频发而改进无望的企业,要依法关停,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必须动员各方力量,采取多种手段,整合一切资源,全力以赴地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要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为主、技术领先的原则,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能力。要积极引导企业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要积极推进名牌战略、免检制度和原产地域保护政策的实施,努力打造一批在省内、国内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提高省区域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整顿,确保区域经济总量不减,企业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提升,效益明显增长。

  三是要分类实施,整体推进。由于地域、产品品种、企业基础的差异,各地在开展治理整顿中必然会出现工作进展上的不平衡,这就需要对整治工作进行经常性地总结,区别不同情况,分类指导,分类实施,点面结合,整体推进,以确保整体工作的协调一致。特别是对那些超越某一地域,涉及几个区域的行业性问题,更要综合考虑各种政策的配套和各项措施的可行性,通过发现典型,培育典型,解剖麻雀,研究和掌握整治工作中的规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工作深入开展。对整治工作中形成的扎实有效的经验和做法,要逐步变为规范的制度,长期坚持下去;要探索和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和预防反弹机制;要建立质量预警制度,对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四是要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区域整治工作线长面广,任务艰巨,质监部门既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又要按照地方政府的统筹安排,加强同其他部门的联系与协作,联合互动,密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把整个工作抓实抓好,抓彻底。总之,要通过强力治理整顿,使全省区域产品的结构确实得到调整,品级得到优化,规模得到整合,质量保证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作者:郭风集

  (来源:本站原创)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