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郑州,除了国产水果之外,进口水果也随处可见。这些洋水果以包装精美、名称别致及昂贵价格的“贵族气质”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但是,记者调查郑州市水果市场发现,洋水果中竟有不少“李鬼”。
在郑州一家果品批发市场,一些水果摊前摆放着成箱五彩斑斓的新鲜水果。记者还未走到摊前,热情的老板就招呼:“这里水果品种多得很,你看想要什么?”当记者指着标有
“进口水果”字样的水果区,表示想买一箱洋水果送给亲友时,老板介绍说:“越南的火龙果,泰国的榴莲、山竹,美国的蛇果,不光味好,包装也不错,显得大气,不少人都买。”
记者注意到,该店八成以上的水果都贴着标签。而这些所谓洋水果的包装箱上,大多无中英文标志、无产地、无包装厂名称或代码。在一箱洋水果的包装上面,能看到的汉字只有“越南火龙果”。当记者对这些水果的不规范包装提出质疑时,老板解释说:“做水果生意好多年了,这些水果是从广东批发来的,安全方面绝对可以放心。”问有没有“入境货物检验检疫合格证”,他回答:“没注意。”
为表示真诚,老板指着一印有红色大字———“美国红提”的箱子告诉记者:“不瞒你说,像这一种装的都是国产的,为了卖的价格好一点,用的是进口水果的包装。但这种‘火龙果’我们国内是不产的,确实是进口水果。”
“既然不是进口水果,那这上面怎么也会有标签呢?”记者问。该店另一名工作人员说:“有卖这种标签的,几分钱就能买一个,一贴不就行了。”至于从哪里买到这些标签,那名工作人员拒绝回答。
在市场中,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买水果的市民,6位曾买过洋水果的消费者都表示没注意过标签,没有看过合格证。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洋水果中不乏“李鬼”。其中相当部分是我国从其他国家移植过来的,有的甚至原本就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中国货”。由于洋水果售价不菲,高出国产水果几倍甚至更多,一些商贩便大花心思对国产水果进行“包装”,来个移花接木、偷梁换柱。他们将国产优质水果洗净后打蜡,几分钱便可买到的标签往上一贴,然后再给它穿上精美的“洋外衣”。于是,国产水果摇身一变便堂而皇之地成为“海外来客”。洋水果市场就这样真假难辨、鱼目混珠了。
据了解,今年7月5日开始实施的《进口水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进口水果上贴注的标签是有一定规格的,真正的进口水果外文拼写十分正规,且必须有中、外文对照,若用汉语拼音,拼音要小于汉字,真标签通常易贴难撕。进口水果包装箱上同样必须用中英文注明水果名称、产地、包装厂名称、电话或代码等基本信息。同时,还必须具备输出国或地区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植物检疫证书。按照我国有关规定,洋水果入境前都要经过严格的安全检验,检验合格后发给“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作者:杨会玲 本报记者 孙中杰/文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