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李志强在回老家续修家谱过程中发现1962年修的《李锦家谱》,由此断定太平村李姓是李自成侄子李过的后裔
李自成有惟一直系后裔?
——深圳人李志强的新发现
陈美寿文/图
中国民间各姓氏宗族素有修族谱的传统,有“盛世修谱,厚德载物”之说。今年2月,一本由在深圳工作生活了十几年、自称李自成十四世孙的李自强主持编写的《李自成家谱》在陕西面世,却引起了史学界的关注,因为,关于李自成起义兵败后的子嗣沿袭,历史上并无过多的文字记载。在这本《李自成家谱》中,据李志强等人的考证,现居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寺仙乡太平村的1286名李姓子孙,是李自成的侄子李过(后改名李锦)的后人,从李锦往下算,现已传至第19世。李志强等人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又是如何考证他们真是李自成的后人呢?日前,应记者邀约,正在陕西老家的李志强先生专程返回深圳,在他的家中接受了记者的独家采访。
自小就听说自己是李自成后人
李志强1991年调入中煤深圳公司工作,后又被派往中煤汕头公司工作,2002年提前退休。2004年8月底,为纪念他的父亲去世3周年而回到陕西老家,此次修家谱,也是为了却父亲临死前要他修族谱的嘱托。
李志强说,在他的老家太平村,95%的人都姓李,现有李姓子孙1286人,几百年来辈次不乱。他自小就听祖辈们说太平李姓是李自成后人。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1964年,他10岁那年的清明节,他与在外地工作的父亲一同回乡祭祖,看到他们参拜的先祖像头戴风雪帽,穿风雪衣,脑后还吊着个缨子。他曾好奇地问过年长的大妈,大妈说,这就是先祖李自成。后来他也听族人们说,太平村的李姓子孙,都是李自成的后代,是他的侄子辈传下来的,从陕北逃荒过来的。“但祖辈们一直口传,太平李姓最早是山西洪桐李迁移来的,这与李自成的祖先不符。因为李自成出生在陕西米脂,米脂李姓分甘肃太安里二甲李氏和永和石楼李氏,李自成家族属太安里二甲李氏。我估计,这很可能是当年李自成兵败后,太平李姓为避清兵杀难,不敢说是太安里二甲李,而故意说成是山西洪桐李。据陕西米脂李自成纪念馆原馆长申长明考证,历史上就有李自成老家在清军杀难中偶然逃生的‘李剥皮’,不敢承认自己是太安里二甲,而改隶为万丰里三甲的情况。”
偶然发现《李锦家谱》
李志强说,在这次修家谱之前,虽然村子里有不少关于李自成的传说,但自己一直没有找到实物证据,证明太平村人是李自成的后代。而这次重修家谱,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寻找以前的家谱。
据长辈们回忆,太平李姓曾在1962年5月续修过一次家谱,但家谱在“文革”当中基本被毁掉了。40多年来,本村人从未见过这本家谱。经多方查找,李志强等人最后在富县南道德乡谢家洼本族人李刘义家中找到一本《李锦家谱》(第三册)的复印件。经查阅后确认,该册《李锦家谱》就是太平李氏之家谱,而且是一支李锦长子长孙世系家谱,上面完整地记载了从李锦到当时17世的孙妻名氏。由于该家谱的原件在上世纪80年代被富县档案馆收藏,李志强等人又在富县档案馆看到了《李锦家谱》的原件,该家谱归入“清朝档案全案汇集类”,而从富县档案馆收藏的三种家谱来看,只有这一本标明是《李锦家谱》,其余均为《王氏家谱》和《宋氏家谱》,“这足以表明李锦为非同一般的人物”。
2004年11月,李志强等人拿着这本家谱来到陕西米脂县李自成纪念馆,经纪念馆老馆长申长明等李自成研究专家查阅后认为,此李锦就是李自成侄子李过的可能性为80%左右。申长明还认为,这本家谱“实为珍贵”,是“探讨、研究李自成家族后裔的重要史实资料”,现太平村李锦后代已繁衍到第十九代,“这和李过的生存年代是相吻合的”。李志强也给记者算了一下,如果按照每代人20年来计算,现在太平村的第19世是16岁,所以至今太平村李姓从一世李锦算起,已有396年了。历史记载,李过与李自成同岁,李自成只比李过大4个月,而明年是李自成400年诞辰。二者可以说是完全吻合的。
300多年来李自成后人第一次给先祖们扫墓
李志强说,由于李自成没有儿子,按中国民间的说法,李过(锦)应是“一子顶两门”,算是李自成的直系后裔了。因此,此次续修《李锦家谱》时,李志强直接将之命名为《李自成家谱》。在确信自己是李自成惟一的直系后裔后,今年清明节,李志强等四位后人便亲自到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闯王陵”和湖南省石门县夹山寺“闯王陵”扫墓,祭拜先祖。
李志强说,目前关于李自成的死因有多种说法,但目前较为可信和有物证的是通山派“遇害说”和夹山派“禅隐说”。“作为李自成惟一的直系后裔,我们经研究后确定,一致同意两论并存和两墓归一的原则。因此才有到两处‘闯王陵’扫墓的情形。”
4月2日下午,李志强等人来到九宫山小月岭山下的“闯王陵”。在郭沫若题词“李自成之墓”的汉白玉墓碑前,他们摆上了从家乡带来的苹果、核桃、红枣、供馍和用面食精心制作的龙、凤祭品和《李自成家谱》,上香典酒,实施三叩九拜之大礼。他们还在李自成的墓上插上亲手做的柳花枝和花棒,并采集了坟墓旁的柏树枝,插别在各自的上衣口袋里,又用红纸采集了坟土带回家。最后,在李自成的坟墓两侧栽种了两棵万年青树。李志强说,这是300多年来,李自成后人第一次给先祖们扫墓。
记者存疑:李锦就是大将军李过吗?
在采访中,记者曾问李志强,有关太平村李姓是李自成后裔一说,都经过哪些历史学家的论证呢?李志强说,在他编撰《李自成家谱》的过程中,他曾携带《李锦家谱》、神轴等实物、照片和太平村的种种习俗、传说等文字材料,向有关专家求证。陕西米脂县李自成纪念馆的原馆长申长明,湖南石门县博物馆馆长、中国明史学会理事龙西斌,湖北通山县李自成陵墓文物管理所所长何群北,《李自成年谱》作者、西安玄奘研究中心顾问李登弟等人均对他提供的材料表示出极大的兴趣。申长明甚至认为,这一发现“填补了李自成300多年来无后的历史空白”。下一步,他打算进一步向中国明史研究会会长张德信以及刘重日、王戎生等专家求证。
记者在采访中也一直有一个疑问,李志强在富县档案馆发现的《李锦家谱》中的李锦,是李自成的侄儿、大将军李过吗?在此,记者不妨提出几个疑点,供历史学家们讨论。
据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的《辞海》第三册3411页上的“李锦”词条上的记载:李锦生年不详,本名过,一名双喜,别号一只虎,李自成侄。1645年李自成牺牲后,他与高一功等联明抗清,改名“赤心”,率部转战两湖、文西等地。1649年在广西南宁病死。义子李来亨代领其众,继续斗争。顾诚的《南明史》第32章则说,李来亨是李过的养子。而在姚雪垠的《李自成》等历史小说中,则称李来亨为李过的儿子。但是,李来亨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物,在1962年续修的《李锦家谱》中,竟然找不到这个人的名字。而《李锦家谱》中记载的李锦的两个儿子李仲学、李仲爵,历史上并无记载。此为疑点之一。
其次是,据富县2002年版《富县地名志》卷二“标准地名释文”233页记载,太平村“宋高宗建贞元年(公元1128年)金康王南下时此村因战争废弃百余年。明末,李自成起义后,李氏家族为避杀难,李彦、李贞等于崇祯二年,从米脂避居这里。”这与1962年修的《李锦家谱》序言里所说基本一致:“我们的先祖李元、李昌、李彦、李贞等,为了保家全生,逃到鄜州,辟山开荒,务家谋生,入于清代,时局安定,名其地曰太平村。”但问题在于,《富县地名志》上说太平李姓的先祖是崇祯二年迁到此地,崇祯二年是公元1629年,而李自成、李过1630年才加入高迎祥的农民军。由此可见,《李锦家谱》中的李锦之先祖与李过(锦)的先祖并不相同。
记者认为,仅凭一本《李锦家谱》和当地的一些风俗、传说,很难断定陕西富县太平村的李姓子孙就是李自成侄子李锦的后裔。毕竟,考证历史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在此,本报也欢迎明史研究专家、学者就此提出自己的见解。
李自成的传说
李志强说,之所以认定《李锦家谱》中的李锦就是李自成的侄儿李过,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富县太平村有很多与李自成有关的美丽传说。
显神爷是李自成
李志强说,在太平村,“文革”之前曾有一座显神庙。在它被毁之前,显神庙非常壮观,酷似宫廷建筑。显神庙里曾供奉着两尊清代光绪年间铸的神像:显神爷爷和娘娘像。这个显神爷是太平李姓专门供奉的神,周围方圆百里再没有一个村子的人在敬奉它。对于显神爷的来历,村里有人说是李自成,而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也说他叫“吴言”,是战国时的伍子胥的化身。对此,李志强说:“我1972年回老家时曾亲眼目睹过这两尊神像。显神爷怀抱一符锏,伍子胥是文官,不大可能会怀抱符锏,神像背后还铸有‘忍’、‘隐’两字,是不是说明显神爷对当时满清政府的态度?而且我们村子里每年还要在农历四月十五给显神爷过生日,这是从上辈传承下来的。每年的这一天,村子里都要杀猪宰羊,正午12时准时燃放鞭炮,家家户户携带酒菜、供馍到显神庙里祭拜。农历四月十五这个日子与《米脂县志》里记载的李自成生日在五月相仿。几百年来,太平李姓每年还要给显神爷‘穿衣’一次,新衣由村里妇女们手工制作,帽子是风雪帽,衣服是风雪衣。这身行头都与李自成相似。”
李志强说,除了给显神爷过生日、穿衣,显神爷还有轿子,每当村子里遇到疑难大事和庆典时,村里族人都要给显神爷穿上新衣,用轿子抬上在村子里周游,以显示显神爷的威严。这种种迹象表明,显神爷他不是神,而是先祖——李自成的化身,而娘娘应该就是高桂英的化身。可惜的是,这两尊像原件都被人盗走,现在太平村里的显神爷像是一尊膺品。
神轴上的龙
太平村里至今还存有两幅清朝光绪十四年制的“神轴”(又叫“阴轴”)。李志强说,神轴是在没有祠堂的情况下,太平村人用布绘制灵位名字和阴轴内三世先人的画像供后世子孙祭拜,每年春节、清明祭祀完毕后用阴轴顶端的木轴卷起收藏于家中。现存的两幅神轴是五世李成果和三世李飞的,保存较为完整,制作年份估计是在清光绪年间。李志强说,五世李成果的神轴与家谱上记载的李成果支系人名是一致的,而且两幅神轴的制作工艺精细,画面场面大气豪华,有皇家气派。尢为重要的是,两幅神轴的中心供桌帘面上均绘有龙腾图案,这在等级森严的清代社会中,一般平民百姓是不敢绘制龙的图案。而太平李姓的先祖之所以敢在神轴上绘制龙,可见其身份之特殊。
李志强还说,太平村里曾有一口高约60厘米、下口直径50厘米的铸钟,据村里会计李录全证实,钟上曾有“云南李聚财携银万两来鄜(即现在的富县)州太平村铸钟修像”的铭文。李志强分析,史载李锦最后病死在南宁,这表明,极有可能是李锦的后人从云南返回米脂,途中隐居于此。而所谓李聚财,可能是李锦部将之后。可惜这口钟在2002年被外人偷走。
此外,李志强说,在太平村还发现有很多永昌钱币,仅村民李录全一人就藏有6枚,全是祖辈遗传下来的。村民李小军也曾在村子里挖出过十几枚永昌钱币,后来将它们卖给了文物贩子。李志强认为,这些均说明,太平村李姓曾与宫廷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李锦家谱》与新修订的《李自成家谱》
作者:陈美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