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午10时,一场特殊的遗体告别仪式在龙华殡仪馆举行,百余名手持鲜花的家长向一名来到人间仅19个月的女婴陈若宁告别。10多天前,若宁还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宝宝,却因为食用果冻而不幸窒息死亡。
卡住后致脑部缺氧缺血
今年3月15日上午9时20分,已经再次怀孕7个月的陈太太因要到附近看房,叮嘱家中保姆照看女儿,随后出门。“才10分钟,我就永远失去了我的女儿”。陈太太悲痛地说,若宁在食用果冻时不幸被果冻卡住。保姆发现情况不妙,随即把小若宁抱到了附近的医院抢救,后又被转到儿科医院。
小若宁在儿科医院重症监护室里被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了88个小时,在3月19日凌晨3时许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记者在医院出具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上看到,造成若宁死亡的原因是因“异物吸入”导致脑部严重缺氧缺血,从而又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致死的。卡在若宁喉咙口和气管口的果冻成了她致命的罪魁祸首!
“就是这个果冻!”在陈太太的家中,丈夫陈俊超指着一袋仍未食用完的小型杯装果冻,外包装上印着“制造商:台湾华元/盛香珍食品集团上海华元食品有限公司”的字样。
妈妈伤心调查提示语
在女儿发生意外后,陈俊超夫妇决定去调查果冻提示语情况。陈俊超陪着妻子到附近各超市,搜寻各种品牌果冻外包装上印制的提示语。
陈太太首先在女儿吞食的“华元·鲜果冻”外包装上看到“食用建议:儿童及老人食用时,请大人陪伴以汤匙分段进食,并请细嚼慢咽、切勿强力整粒吸食、5岁以下幼儿请用小勺分段进食、嬉戏时切勿食用”的字样。
夫妇俩不停地奔波,陈俊超夫妇发现,除了“喜之郎”、“天喔”等品牌果冻上面标注有“请勿让小孩老人一口吞食”、“3岁以下幼儿需由大人监护食用”等提示字样外,很多散装果冻上并没有任何食用方法的提示说明。
“这样的标注能避免什么呢?小孩子吃了果冻噎死了,可是它并没有告诉我们有这么危险。”陈太太说。
噎死儿童事件多次发生
陈俊超夫妇就果冻噎死孩子的事件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陈俊超注意到,造成儿童被噎的果冻绝大部分是小型杯装的果冻,其形状大小刚好够小儿一口吞下。“为什么厂商不能考虑对产品的形状设计、大小规格以及配方进行改良,以达到一个安全标准,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欧盟和美国甚至做出了小型杯装果冻不能上货架的规定。”陈俊超说,“欧盟对果冻的危险提示程度做出了具体规定,要求包装上必须注明‘可能造成窒息’等类似文字,并标出发生噎食后的急救图示。”陈先生说。
陈俊超夫妇希望通过媒体呼吁,每位家长都要注意果冻带给儿童的潜在威胁,不要让儿童单独吃果冻,甚至最好不要让儿童食用果冻。
称企业更应有社会公德
陈俊超夫妇进而认为,小型杯状果冻在设计上属于瑕疵产品,不能出售。
“我们没有提出任何赔偿,但厂商为什么没有任何致歉。”陈俊超认为,当企业足以认定其提供的商品危害消费者健康之时,应该立即回收该批商品或停止其服务。
谈到家长监护问题,陈俊超说,假如是3到4岁的孩子悄悄把果冻藏在口袋里,孩子吃了窒息而亡,法律上可能认为这是家长的责任,但厂商就没有一点责任么?
陈俊超表示,作为一个行业的知名企业,更应该有社会公德,企业不能只顾赚钱而缺少社会良知。(编辑:盛秀华)
作者:东方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