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反对我 我就说得越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6日 14:35 《时代人物》周报 | |||||||||
一个是“中国首席军事评论家”,一个是对日新思维的倡导者,两个人虽专业相差甚远,却皆因在公众面前的发言而备受指摘。但无论他人如何攻击漫骂,二人却充耳不闻,仍旧“我说我素” 本报记者 刘俊 伊拉克人也许不会想到,他们遭受的战争,竟然让一位中国专家的声名鹊起。2003年,美军在伊拉克的主要军事行动进行的那段时间,张召忠在互联网上的搜索率仅次于“伊拉克”、“萨达姆”和“张国荣”。知名度急速飚升的张召忠为了应付雪片般飞来的约稿和专访要求,不得不以“专访需要付费”为借口挡驾。 “每说必错”是张召忠在评论这场战争时给人留下的最终印象。“伊军(的作战能力)可打9分,美军只得6分”、“伊拉克军队没有过早暴露实力”等论断后来都成为笑柄。 O型血的张召忠将该血型的人开放、豪爽、善于开拓创新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曾自我调侃说,好在我这人心理素质特别好,修炼到很高段了,已经到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境界。 与张召忠的“无所谓”相比,马立诚则要有所谓得多,面对一些人对其“汉奸”的责骂,他从来都是据理力争,还时常以温和的语气规劝那些骂他的人:冤冤相报何时了,宽恕才是真正强者的胸怀。 在提出“对日新思维”之后不久,马立诚便离开服务多年的人民日报,转往凤凰卫视当起了评论员。自从其新著《超越道歉》今年2月18日在日本出版以来,马立诚仿佛一下子从公众视线中彻底消失了,过起了隐居生活。 “因言获罪”是马立诚和张召忠的共通之处,但前者的言论涉及的是中日关系,而后者无论对错,谈的不过是其他两个国家之间的是是非非,这就注定了马立诚要比张召忠面临更多的非难和压力。 事实上,二人远在沦为“众矢之的”前就已小有成就。张召忠10年前就在中央电视台《军事天地》栏目中主讲“三十六计古今谈”,其著作《谁能打赢下一场战争》、《战争离我们有多远》、《下一个目标是谁》都曾引起过不小的轰动。1998年,马立诚的《交锋》、《呼喊》两本书曾连续两年成为当年中国的畅销图书。 但是当年二人都没有获得今天的“声望”。反对声浪越大,呼声也就越高,在媒体连续狂轰烂炸之下,他们被不断地提起,甚至吹捧、放大。二人的每一次亮相都能引起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讨论,这也算是这两位“反面典型”的意义所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