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银行东施效颦 合并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2000年12月04日 09:56  国际金融报 微博

  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较,日本的员工编制并不宽松。它的银行如要实现成本的大幅节约,不仅要着眼于员工总数,更重要的是看员工的工资水平。日本银行的平均工资相当于美国三大银行平均工资水平的1.53倍。这一差距主要是由日本银行业管理人员比例较高造成的。

  在银行体系经历了数年的坏帐与经营管理不善的局势下,日本政府终于坐不住了,从去年起开始对金融部门进行大调整。1999年日本政府对银行业累计直接注资920亿美元,并允许数字银行关门歇业。此外,日本政府还间接地指出,日本国内仅有三四家国际性银行存活的空间,二十几家国际性大银行并存的局面不会持久。1999年8月,第一劝业、富士、IBJ宣布计划合并,之后又传来三菱和樱花银行合并的消息。在历经数次合并之后,日本的国际性银行数已从原先的21家迅速缩减到了目前的8家。

  合并是否是日本银行体系提升盈利能力的有效手段?其合并是否能引起舆论的关注?据认为,合并本身只是作为提升银行体系盈利能力的手段,而非目标。因此,银行间合并的效果评价也应以盈利能力提高的幅度为依据。若对合并前后的成本效益进行客观的分析,就不难发现其中疑点丛生,几条基本的理由也较难站住脚。

  从规模经济上讲,经济学认为,企业的单位成本会因规模扩张而下降,这也正是合并的正效应及大银行谋求合并首当其冲的理由。权威机构在对日本各银行的成本效益分析后发现,当银行资产规模达到280亿美元时,费用比率开始下降;但当资产规模超过920亿美元时,该比率就不降反升。目前,日本银行的规模大多在这一水平上。此外,合并之后各家银行信息技术系统的整合则很难产生规模经济,相反,复杂的整合过程几乎难免要引起额外的资金投入。

  从理论上讲,银行分支机构的归并能有效地削减成本。然而,现实情况往往事与愿违。银行的营业网点有其专用性特点,要想将其转手让与非银行企业非常困难,而要转让给其他银行更是不可思议了。因为在银行合并的大潮中,几乎所有人家都急于缩减分支结构。退一步讲,就算银行能够成功地安置好这些机构,但是相应地也会引起客户的流失。银行界80%的利润来源于20%的客户,而这20%客户中可能就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已关闭的分支机构开户。迄今为止,日本银行界尚缺乏可以有效界定这些客户的手段。

  合并也给银行带来了整合员工的良机。但是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较,日本的员工编制并不宽松。它的银行如果要实现成本的大幅节约,不仅要着眼于员工总数,更重要的是看员工的工资水平。日本银行的平均工资相当于美国三大银行(大通曼哈顿、美洲银行和BankOne)平均工资水平的1.53倍。这一差距主要是由日本银行业管理人员比例较高造成的。如果考虑到养老金和其他福利,上述比例可能会高达20%。可惜的是,银行合并并不能成为削减工资水平的理由。

  从捆绑销售上讲,如果合并各方能够成功地将原有产品捆绑销售,那样营业收入和利润也会有所上升。美国的花旗集团和旅行者合并后,原旅行者得以借助原花旗银行庞大的客户资源,扩大其财险、寿险和经纪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但是,这在日本则行不通,日本银行在长期的分业经营管制下,各大银行的业务和金融产品几乎完全重合。

  对于合并效果的另一个评价指标是机会丧失成本。银行间的结盟不能取代银行的内部机构改革,否则将无助于效益的提升。当然,银行界存在着“大者长存”的现象,政府出于银行体系稳定的考虑,总是力争保护大银行。而银行本身基于这一考虑,经常拖延有利于银行业绩提升的举措,某些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像评价体系的建立、银行的治理结构问题,还有手持股票的变现迟迟不能解决。

  因此,从总体上看合并可能会给日本的银行带来一时之欢,但是未必会形成长期的盈利能力的提升。合并引起的管理成本的飙升甚至可能超过银行内部改革之所需。(马斌)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梅西扳平巴萨1-1米兰 切尔西3-0
  • 娱乐赵忠祥谈高薪:看我工资单?央视非暴发户
  • 财经人民日报刊文:房价上涨不能归于调控不力
  • 科技苹果发布iPad Air及视网膜屏iPad mini
  • 博客彪悍!成都女汉子半夜和男友打架(图)
  • 读书忘年之恋:李宗仁娶少妻婚后甜蜜(图)
  • 教育萌汉子千元打造最潮男生宿舍 国考报名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
  • 周彦武:掠夺中产阶级的遗产税
  • 苏鑫:诺奖得主咋看中国房地产泡沫
  • 徐斌:未来你希望孩子移民哪个国家
  • 叶檀:房价上涨到令人绝望
  • 李迅雷:中国稳增长无助化解金融风险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