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金融风暴以及新经济的到来彻底改变了陈旧的“後勤“式人力资源模式,近年来,人事部在香港的各个公司内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华尔街日报》--1979年时,温妮.赵(Winnie Chiu)在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就好比是一个纸贩子——分发、整理各种各样的医疗表格和纪录。如今她还在这个部门工作,但她的工作更可能是评估一项兼并计划的前景,或者是与企图从她这里挖走人才的竞争对手和谈。
像赵这样的职责转变如今在香港各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里屡见不鲜。多年来,人力资源部的员工都被视为是无足轻重的一部分——更像是一种摆设。官僚机构类事务交由人力资源部来处理,而业务策划则由其他部门的经理负责。然而,1997年的那场金融风暴以及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却彻底地改变了这一局面。而今,人力资源部的管理人员要负责决定公司裁员,同时制订出公司未来对“人力资本”的需求——这对一些经理来说,是一项难度颇大的任务。
“1997年之前,(人类资源部)最繁重的工作就是如何招募到称职的员工,”香港Institute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的主席P.O. Mak说道,“而在过去的三年里,最累人的事就转变为如何巩固组织,重新设计整个组织以使之产出更多、成本更低——事半功倍。这是从前闻所未闻的。”
这场危机推动了残酷的裁员,於是公司向其人力资源专家请教对策。“他们来到人力资源部,说起来真有些惭愧,我可以告诉你,大多数从事我们这一行的人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Mak说道。
“解雇员工在那时并不是一种惯例。有些人事部员工就反对这麽做。应该承认,他们的目光相当短浅,”他说。
Mak指出,在1997年一系列急转直下的事件中,许多人事部的专业人员都纷纷离职,或者被迫失业。亚洲公司和本地的人力资源经理都看到了这一不祥之兆:倘若公司不更好地利用其人力资源部,公司就注定会在竞争中落後。同时,如果人事经理们不将其角色从行政管理者转变为业务策划者的话,他们的地位将被削弱。赵称,她意识到重塑自己的角色是一件生死攸关的事情。为雇用、发薪和福利等提供後勤服务的经验,将不再足以完成工作。
这一趋势正愈演愈烈。“我认为,将来人力资源部会渐渐摆脱所有的行政功能,”World Federation of Personnel Management Associates的主席Eddie Ng说道。
至於人力资源经理他们自己,由於他们管理著企业的人才,所以将逐渐成为重要角色。“高级经理和首席执行长常常面临著一种困境——我们不知道我们的资源在哪里,”光亚科技有限公司(AcrossAsia Multimedia,P.ASS)的首席执行长C.W. Cheng说道,他曾经也是香港Science Park的主管。“如果你拥有一家员工人数在5,000人到10,000人之间的公司,你知道其中某一个地方会有人才,但是你又怎麽能够记得清楚呢?”
他认为,这就是为什麽人事部从后台迈入董事会会议室的原因。
当赵在香港赛马俱乐部(Hong Kong Jockey Club)开始职业生涯时,她的工作就是处理有关医疗福利的文书工作和保存纪录。她说,工作标准死板且官僚——只需做事,无需思考。“每件事都很繁琐,就好比在一个盒子里做事,”她说道,“如果你在这个盒子外工作的话,就会受到惩罚。”
赵数年来供职於香港和澳大利亚的多家跨国企业,职务也由纪录保管员变成了工作培训师。如今她已经是香港的汇亚通讯有限公司(Sunday Communications Ltd.)的人事主管,她每天都具有不同的头衔。和人事部下属在一起时,她似乎是一个客户销售经理,谈论如何更好地为“客户”服务——这里的客户指的就是汇亚内部的部门。这个星期,她又将扮演战时外交官的角色,去和一家企图从汇亚挖走人才的竞争公司谈判。
这和当年她在赛马俱乐部整理文档的日子相比,已有了天壤之别。
领导公司的最高层人员往往来自财务、行销和技术部门。但是光亚科技的Cheng却认为,未来的首席执行长很可能来自人力资源部。“每一支获胜队的教练都在探求如何持久地建立起一支战斗力量。我就是这样配置人员的,”他说,“但是该如何发现这些人才,如何将他们集合起来,如何激励他们——这些就是人事部门工作的实质所在。”
By Kevin Voi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