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诞生已逾百年,一个又一个国家的老百姓先后享受了汽车文明带来的出行现代化和丰富的物质文明,汽车成为整个20世纪最显著的人文标志之一。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老百姓却在百年中与轿车文明擦肩而过。而在世纪之交,喜人 的信息扑面而来。
日前,一则简短的新闻引起人们关注:2000年上半年,北京的私人轿车保有量达到41万辆,成为国内第一个私人轿车超过公车的城市。近年来,北京的轿车市场私人购车的比例一直保持在60%以上,成为购车的主体。
今年10月,“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写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中。这表明:在世纪之交,家庭轿车终于向中国老百姓敞开了大门。
政策导向左右车市
政府的政策导向无疑是左右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砝码。价格似乎是阻碍轿车进入家庭的门槛。拓展企业的降价空间成了舆论关注的热点。其实,人们往往忽略,长期以来,以限制为主的轿车的消费政策才是造成轿车价格居高不下的历史原因。这一限制政策曾使中国汽车价格构成中各种税费比例之高堪称世界之最。直到今天,汽车价格构成中仍然有3%到8%以限制消费为目的的消费税。有人抱怨,上海生产的别克比美国市场的别克贵,细细分析其价格构成,其中消费税、进口零部件关税、增值税总额就高达10多万元。此外,消费者还要缴总车价10%的车辆购置费。
各地区、各种权力部门把汽车消费当作一块“唐僧肉”,巧立名目搭车收费项目近千种。每一个私人购车者对此都会深有体会。在有的地方,价外税费总额已经相当于整车购买价格,甚至超过车价的一倍以上。
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是:解决了中国人的衣食温饱之后,由于在消费结构升级的阶梯中,未能及时搭建好汽车消费的台阶,结果是:万元级商品无热点,消费升级踏空。一方面造成内需的疲软,通货紧缩;一方面造成城市中人口居住过于集中,交通拥堵,高楼林立,生存环境恶劣。
今天,轿车的私人消费对于扩大内需,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改善人民出行质量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终于得到决策部门的首肯。从限制到鼓励,出台鼓励老百姓购买经济型家庭轿车的消费政策,清理轿车各种价格内外的不合理收费,改善汽车消费环境,任重而道远。
“性能价格比”取代“价格战”
对于轿车生产企业来说,逐步的、理性的降价是必然的。然而,可以预言: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是“性能价格比”的竞争,而不是低层次的“价格战”。
中国即将加入WTO,而汽车业因其比较优势最低而突陷困境。由于政府力争,终于以“幼稚工业”的身份享有“缓冲期”的待遇。按照协议,中国一旦加入WTO,将于2005年取消配额和许可证管理等非关税保护措施。2006年7月1日起,轿车关税税率降至25%,零部件税率降至10%。
中国汽车业获得5到6年的“缓冲期”是13年“入世”谈判中方最大的成果之一。“缓冲期”为的是给汽车业一个强壮身体的机会;为的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短短五六年间,完成结构调整和重组、提高开发能力、建立现代销售服务体系、在价格上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这一切都对中国汽车工业形成一场生死攸关的挑战。
汽车是一种凝聚着当代最新技术的产品。其价格战略与其他高技术产品有异曲同工之妙。神龙公司董事长苗圩称,富康轿车的价格近年来已经下降30%,降价一方面表现在绝对价格上,更表现在提高性能价格比上。他以中国电脑市场为例:近10年来,主流电脑始终保持在1万元左右,但是机型已经从286、386、提高到奔腾Ⅲ了,技术含量不可同日而语。如果有人在中关村叫卖2000元的286老机型,你会以为比1万元的奔腾Ⅲ物有所值吗?刚刚推出装有双安全气囊、ABS刹车系统等先进配置的10万元家庭轿车“赛欧”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总裁陈虹则称:新车的推出表明,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关注热点已经从“价格战”,提升到强调“性能价格比”的新层次。
一向以生产公务车为首要任务的中国轿车企业,又有多少合适家庭使用的车型供老百姓选择。一方面主流车型销售不畅,一方面满怀价格预期的老百姓却在驻足观望,其中的反差恰恰包孕着机遇与挑战。其实,全世界汽车工业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就是老百姓都来买车、用车。
好在众多轿车企业已经具备开发家庭轿车的紧迫感,而且一旦开拓量大面广的家庭轿车市场,国产货将最有国际竞争力。一两年内,上海通用、上海和一汽大众、神龙、天津夏利都会有各自瞄准老百姓的家庭轿车问世。这些车型分别采用欧宝可赛、大众POLO、丰田VITS等技术。在性能、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都堪称当代最成功家庭轿车。
除此而外,购车贷款、电子商务、旧车回购等售后服务领域逐步与国际接轨也是中国轿车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有关人士预测,中国轿车原有车型幅度较大的降价浪潮将发端于明后两年,新一代家庭轿车全面上市的时候。
轿车进入家庭决非一蹴而就
眼下,轿车私人消费刚刚起步,轿车进入家庭决非一蹴而就。轿车不是彩电、冰箱,买回家都是关着门用,它还要有一个使用空间和使用成本。
使用空间不言自明。轿车是满世界跑的。在中国,城市道路、停车场都是“稀缺资源”。多少年来城市规划中从没有私人轿车的预案;设计职工宿舍也只有自行车库,而没有地下停车场,即使马上修路架桥建停车场也要花大钱,有待时日。因此轿车进入家庭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过程,操之过急,忽略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发展,大街小巷必然会车满为患,寸步难行。
使用成本是指轿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巨大继续花费。包括车船使用税、汽油费、保险费、养路费、停车占地费、维修费和各种名目的收费和罚款。一辆轿车在报废前的总花费起码相当车价的两三倍;特别应该说明,这些花费目前呈稳健上调趋势,比如汽油价格今年内就提价N次,而且绝没有打“价格战”的美好前景。
一个不能忽视的国情是,轿车进入中国家庭过程漫长,细水长流,在一个时期内总是只有少数的家庭可以买得起轿车,今后5到10年,只是轿车进入家庭的“导入期”。
形象地说,家庭轿车只能是“踮起脚才能摘到的时鲜果子”,是老百姓省吃俭用攒钱贷款才能买得起的头号“大件”。如何勾画中国家庭轿车的轮廓?业内人士以为,中国的家庭轿车绝不能搞“瓜菜代”,搞摩托车上扣壳子。它关系着老百姓的身家性命,安全性要放在最优先的地位;确保10万公里内无须大修,质量系数应该高于彩电才是。10万辆车里有一辆出了严重问题,就足以让一个企业垮台。
家庭轿车决不等同廉价车,一味追求廉价,会断送中国家庭轿车的前程。有人打趣说,买一辆两三万元的廉价车,车主得先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准备。而造一辆质量上乘,安全、环保、节能都达标的家庭轿车,今天全世界怕很少有厂家能做到七八千美元以下的。尽管在市场调查时,许多对现代轿车成本并不了解的人,一味要求降低价格,但是真正到了他买车的时候,他会把性能和质量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可以预见,如果在21世纪,广大中国老百姓在出行时,能开上自家的小汽车,尽管这些车并非高档豪华,但是一家老小亲亲热热坐在一起,不再受日晒雨淋之苦,生活半径成百倍的延伸,由此产生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将是多么丰富而实在。(记者李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