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11月18日 11:47 中国经济时报
前一阵,业内曾有不少人士为启动汽车消费出了许多主意,有人提出“启动汽车消费应由轿车带动”;有人反驳说,“我国目前还不具备私人消费汽车的环境和条件”。而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鼓励轿车进入家庭”。从这短短的一句话中,不难看出我国政府要靠轿车启动汽车消费的决心和信心。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副部长冯飞博士,他最近正在作汽车方面的研究课题。 中国至少有3亿居民有能力购车 最近有不少海外媒体对中国汽车市场消费前景作出预测,韩国一些主要媒体撰文指出:“21世纪,亚洲将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而中国势必成为亚洲最大的汽车市场。很多市场调查认为,中国大中城市的购车热将一年比一年升温,5年之后,中国年汽车需求量能达到350万辆左右。巨大的市场需求,吸引着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的汽车生产企业相继到中国拓展业务。韩国却是中国汽车市场上的‘迟到者’。” 韩国媒体为本国企业未能抢占中国汽车市场的先机而感到遗憾并非没有道理,中国潜在的汽车消费市场已成了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相互争食的一块蛋糕。 据冯飞分析,轿车进入我国普通居民家庭已不是遥远的梦。从我国城镇居民目前的收入情况来看,至少有3亿左右的居民有能力购车。他说,经过20年改革开放的积累,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去年人均GDP已达到800美元,到今年年底人均GDP将超过800美元,而沿海地区更高,已达到2000至3000美元。按国际惯例,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就进入汽车私人消费的快速增长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大部分居民已有能力进行汽车消费。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也显示,从2005年至2010年,我国将出现私人购车高峰,其原因可能是居民收入提高和入世后汽车预期价格下降两方面因素的刺激。 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可一举多得 冯飞通过对我国汽车产业现状的分析认为,此次中央建议把轿车消费纳入“十五”计划,除了提高和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外,还有两大更为深远的意义:第一,国家想把汽车作为经济增长和创造下一轮新消费的一个亮点;第二,是为汽车业迎战WTO作准备。 冯飞说,汽车工业本身是一个长期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它不仅本身产业规模大,能创造许多就业机会,而且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也相当显著。汽车行业每创造一个就业岗位,就能带动相关产业10-15人就业;它能拉动上游产业效益提高6-7倍。目前,汽车业在许多国家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美国汽车业占GDP的1.6%,德国汽车业占GDP的3%,而我国汽车业虽只占GDP的0.8%,但汽车及其相关行业的就业人数占我国城镇就业总人数的1/7。冯飞说,汽车工业已不是传统的制造业概念,它融多种技术于一体,它的竞争力代表的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水平。可以说,汽车工业是实现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和改善居民生活的战略性产业。 冯飞说,我国整个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如发达国家显著,这主要是我国城乡消费差别大,消费群体集中在城市,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的消费占我国总消费的70%。城市消费现在正面临结构升级,汽车正是实现消费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产业。因此,国家首次把“鼓励轿车进入家庭”纳入“十五”计划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冯飞还指出,从“入世”对我国汽车工业构成挑战的角度看,在汽车尚未降低关税之前提出“鼓励轿车进入家庭”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在今后5-6年的过渡期内,启动国内汽车消费市场,一方面可以让汽车生产厂家用足生产能力,强筋壮骨,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逐步形成竞争优势,以良好状态去迎战WTO;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吸引跨国公司到中国投资,从而减少汽车成品进口。目前,我国消费者比较认可国产品牌轿车。中国消费者协会前不久公布的家用汽车消费调查情况表明,消费者认知度最高的轿车品牌前五名的都是国产或合资轿车,分别是桑塔纳、富康、上海别克、捷达和夏利。可见,国产品牌轿车最有希望进入我国百姓家庭。 汽车消费环境恶劣 严重制约汽车消费 轿车进入家庭虽然已经不是遥远的梦,但许多有能力购车的消费者对我国的汽车消费环境普遍感到失望。对此,冯飞总结说,用“买得起用不起,用得起烦不起”这句话最能概括我国目前汽车消费环境的恶劣。 首先,价格以外各种名目繁多的税费制约了汽车消费。我国很多地区的汽车消费者在购买阶段,除了承担增值税和消费税外,还要承担购置附加费、验车费、车辆牌照费、入户费、城市增容费等。在使用阶段,还要承担车船使用税、汽车消费税、车辆管理费等等费用。各种各样的价格外收费大大超过买车本身费用。据统计,我国有关汽车的各种费和税的总收入竟高达1500亿元,远远高于产业总利润。 其次,价格偏高。我国汽车的零售价格比国外同类汽车价格几乎高50%以上。汽车价格偏高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内汽车生产厂家规模太小,生产汽车成本偏高;二是轿车平均利润太高,远远高于国外轿车3%-5%的平均利润。 第三是抑制性消费政策和汽车市场地区间的互相封锁。过去,我国汽车市场主要消费对象是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等单位。当时为了减少政府和国企的开支,国家对汽车消费和生产采取了抑制性措施,实施生产目录制和项目审批制等办法。这些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生产厂家经营和生产脱轨,也制约了私人消费汽车。另外,由于汽车是许多地方的支柱产业,一些地方政府对自己辖区内的汽车行业进行行政保护,互相封锁市场,导致条块分割,极大抑制了全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流通。 启动轿车消费必须拆除政策壁垒 中央建议把轿车消费纳入“十五”计划,让人们看到了启动轿车消费的希望,但关于鼓励轿车消费的相关措施却没有作明确的规定。为此,冯飞建议,务必要排除现有的汽车消费壁垒,打破市场条块分割,在全国形成一个统一的汽车消费政策和市场;在现阶段对不合理的收费进行整顿和修改,并加快公车制度改革;鼓励汽车厂家多生产适合家庭消费的节能、环保、安全的经济适用型汽车;在降低成本方面,要鼓励厂家搞兼并联合,实现规模效益,降低成本,从而降低汽车零售价格以刺激消费。(本报记者林春霞)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