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家连续三次下调了几千种医药国家定价标准,然而,许多人仍有这样的经历:到医院看病,即使是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也要动辄上百元,大概是一个月收入的10%,无奈困惑之中也会发点感慨:为什么药价这么贵?
以下是国家有关部门公开发表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来自国家计委的消息:我国药品生产、流通低水平重复已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我国现已能生产药品品种上万种,生产企业6700多家,批发企业170 00多家,零售药店12万多家。药品品种、生产数量、生产和经营企业数量过剩,低水平重复十分严重。
国务院纠风办提供的一份权威调查显示,从1993年到1994年的5年间,我国居民的患病率增加了7.3%,医院本该门庭若市,但其就诊率比5年前下降了14.4%。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30%应住院的病人选择了在家治病或采取保守治疗,医院住院率下降了4.3,出现了医院"吃不饱饭"的现象。
按照生活常识,既然药品生产过剩,那么药价应该便宜,既然医院"吃不饱饭",那么从医院开的药应该更便宜。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不仅在药店买药贵,在医院抓的药比药店更贵。为什么会这样?
国家计委价格司分析认为,药品价格"虚高"是国内现行体制弊病产生的结果。首先,国内药品生产中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例如化学制药企业由八十年代的500多家发展为目前的6000多家,其中合资企业达1500家。生产产品大多为低水平的仿制产品,创新产品很少,更别说有自主的知识产权的产品了。这样导致市场严重供过于求迫使企业采用不正当手段推销药品。其次,药品经销中的高利润,吸引了各行各业参与其间。我国的药品批发企业目前已发展到1.7万家,这个数目正巧与现有县级医院的数目相等,也就是说一个批发公司对着一个医院批发,药品进入医院的竞争极为激烈。
按照经济学原理,激烈竞争的结果应该是价格下降,如现在表演"跳水大战"的彩电、空调、微波炉以及最近火了一把的保暖内衣,这些产品竞争无一例外的是以厂家降价、老百姓获得实惠的结果收场,而为什么药品销售的竞争却是价格节节升高,甚至竞争越激烈,价格越升高?
有关部门的结论指明了药价虚高的直接原因:由于以高额折扣为主要推销手段的药品购销机制的存在,价格越高、折扣越大,药品越好销售,由此产生了虚高定价的药品定价机制。
然而这一结论却没有点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国出现这种药品虚高定价的关键就在于当前医疗体制问题,确切的说就是医院的经营机制。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医院被定义为事业单位,即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单位。从医院的医生、护士对病人的态度来看,仿佛医院确实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单位,因为从他们三句话不到就升高嗓门的表现来看,怎么说都应该向国家可能晚发了他们三个月薪水这种可能性上推测。但拿到药费单之后,大多数人就难以理解了,医院不赚大钱,药品会这么贵?据了解,与医院的进价相比,卖到患者手中的药价通常上涨了1-5倍,有的甚至上涨了10倍以上。据有关媒体报道的医院"放大"药价的过程大致如下:厂家销售人员首先结识医院药剂科主任,由他指示把药送给临床大夫试用。再由主任或大夫写一份用药申请并向药事委员会提出。而在药事委员会开会前必须打通主管院长、药事委员会重要成员等相关人物的环节。这之后还要向采购员、库管员等人士表示表示,以便医院尽快进货。进货后,还要为日后结款疏通环节等。这其中每个关口都要"奉送"一定的回扣,从2个百分点到15个百分点不等。有些不肯"同流合污"开高价药的医生往往在医院不受欢迎,因为他影响了大家的收入和利益。
一些专家指出,在现行体制下,医院既是买方市场又是卖方市场,它有极大的选择权,它可以以制药厂家的折扣率大小为首选,在与厂家讨价还价的过程中,把厂家的进价压得极低,而对患者的零售价不变,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高额折扣。对于患者,医院是不折不扣的卖方市场,患者对药品没有选择权,只能听医生的,任凭医生开高价药、延长住院时间。
据卫生部最新统计:目前我国每位居民看一次病平均要花费79元,住院需花费2491元。不同医院的医疗费用也相差甚远。如在卫生部直属医院,平均每一门诊、急诊人次医疗费用为163元,住院费用为7961元,而在普通县级医院,这两个数字分别为49元和1504元。在这两项费用中,药费分别占60%和47%,这说明医疗费用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药品价格上涨造成的。
这就可以看出,在药品虚高定价带来的"高收益"中,患者则是实际支付者,而医疗机构及药品经销单位则是主要获利者。因此,要使虚高的药价有效降低,除了继续下调定价以外,应加快医疗保险和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培养竞争机制。如国家计委提出,可以扩大定点药店、定点医院的范围,定点药店直接提供与医院药房竞争的可能,定点药店范围越大,竞争机制作用的范围就越大;逐步实行"医药分开",形成合理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减少直至取消药品销售对医疗机构的补偿功能,切断医院、医生与药品销售的直接利益关系,从根本上抑制垄断,为竞争创造条件。(特约撰稿:文西)
(新浪财经声明:本文欢迎媒体引用,但请注明“引自新浪财经周刊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