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你为什么不替乘客想想?

2000年11月03日 20:37  新浪财经 微博

  当人们乍一听说机票的价格有所调整时,第一个反应肯定是机票终于允许打折了,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非旦不是打折,反而是涨价,而且理由也言之凿凿,油价翻着跟头往上涨,机票价格为什么不能涨?

  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油价都涨了,票价要是不涨,航空公司还能活吗?但仔细一想,又好象不是那么回事,油价可不是一直都在涨,在1999年11月之前,油价持续低迷,最低时已跌破10美元/桶大关,航空公司此时的燃料成本应该不会高吧,但是在1994-1997年国内航线票价却上涨了114%,年平均上涨21%。看来,油价涨时机票价格在涨,油价跌时机票价格还在涨,人们当然有理由要问,这机票价格是怎么个定法,到底还有没有个谱儿?

  照理说,自家产品卖什么价该由自家说了算,但在机票价格上,航空公司可没这个权力。一直以来,我国民航的票价实行的是政府定价,不分航线、不分机型、不分公司、不分时间,只要航距相同,就要执行相同的票价。据说,最初的价格是根据当时的成本进行粗算后,由政府制定出来的,以后按成本上涨的幅度进行调整,逐年上涨。有关专家曾测算,1997年我国民航直属企业每吨公里成本费用比世界先进国家水平高出约50%。这成本上扬有合理的因素,但同时也有不合理的成份,一概从票价中体现,由消费者来承担,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由于技术进步速度加快,航空运输业竞争加剧,世界航空业表现出运输成本和价格大幅下降、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的趋势,但在我国却出现与世界民航业发展相反的趋势,即单位运输成本不断上升,并导致单位运输价格不断上扬。姑且不说别的,就拿占成本大头的航油来说,在新加坡,当时,航空煤油的价格为185美元/吨,按8.3的比价计算,大致为1536元/吨时,我国国内航空煤油的价格却高达2800元/吨,比国外高出近50%。这高出的部分除去关税、增值税外,流通成本占去很大一块,这恐怕要归因于我国民航实行的由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完全垄断航油供销的体制。一家垄断,没有竞争,各种合理不合理的费用就随意摊入油价中,航空公司因为没有选择的余地,就只能任其“揉搓”,而最终倒霉的还是消费者。

  果不其然,此次,面对油价上涨,成本上扬,民航勉强支撑了几个月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最直接、最省事的方式:提价,将油价上涨的负担转嫁给了消费者。

  要知道,油价成本并不是构成机票价格的唯一因素,面对油价的上涨,民航为什么不借此机会降低各种不合理费用,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将油价上涨的因素尽量消化在民航内部,替已经代其承受很多额外负担的乘客多想想,何以忍心再对其下手?

  更让人替民航担忧的是,不知道,这次提价对民航盈利水平的提高究竟能作出多大贡献?现如今,铁路在提速,民航遭遇运输淡季,如果提价吓跑乘客,对民航来说,岂不是得不偿失,对此民航是不是已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特约撰稿:陈克)

  (新浪财经声明:本文欢迎媒体引用,但请注明“引自新浪财经周刊第5期”)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梅西扳平巴萨1-1米兰 切尔西3-0
  • 娱乐赵忠祥谈高薪:看我工资单?央视非暴发户
  • 财经人民日报刊文:房价上涨不能归于调控不力
  • 科技苹果发布iPad Air及视网膜屏iPad mini
  • 博客翟华:日本人羡慕中国人英语水平高
  • 读书忘年之恋:李宗仁娶少妻婚后甜蜜(图)
  • 教育萌汉子千元打造最潮男生宿舍 国考报名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
  • 周彦武:掠夺中产阶级的遗产税
  • 苏鑫:诺奖得主咋看中国房地产泡沫
  • 徐斌:未来你希望孩子移民哪个国家
  • 叶檀:房价上涨到令人绝望
  • 李迅雷:中国稳增长无助化解金融风险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