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优惠的政策,西部还更需要什么来吸引资本?
企业选址既要考虑生产方面的要素,如劳动力又要考虑销售方面的要素,如市场等(包括收入水平和人口密度等)。此外,企业选址考虑的因素通常还包括自然资源、交通条件和 其他基础设施,以及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等。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上述要素不但直接影响企业的建立和发展,而且要素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内在的联系。
实际上东西部的划分是很粗的,而且在每个区域当中的差距也非常大,比如在西部当中像陕西、四川这两个地方就是跟其他的西部地区也差得很远,它们明显有自己的优势,但是大体上可以看出来,就是相比之下可能东部的这种发展的条件显然就要比西部的成熟的多,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个,即便政府的优惠政策有许多,但企业的最终决定,还是那个成本收益规律它不会为了迎和一种政府意愿而改变他自己这方面的行为准则。
用这种规律来结合中国的这些各个省区的数据来看,我们可以分析判断我国区域经济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中长期走势。从人口数量增长而言,西部最快,中部次之,东部最慢(上海甚至为负增长);而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来看,东部和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南等中部省区水平较高;西部的甘肃、宁夏、青海、云南、贵州等省区则明显落后。因此,西部在人口增长和劳动力素质方面对于吸引企业都不占优势。而相当一部分的西部省区目前还并不具备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比如像西安,成都这些地方,还有像云南,都它们独特的方式,通过这些独特的方式也会有一定的成长,其他的一些相关的、典型的西部地区,这个各方面的难度可能就要大的多了。
这种基本原因注定我们的西部开发是若干年的事。从一些实际情况看,比如改善交通、水利,你不可能跨过中部往西部走,中部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一些优势。这种优势的背后最大的问题在于一个就是经济基础,再一个很重要的在于教育水平。还有一块,像人口市场,人口市场跟人口密度关系很大,这个人口密度中部的省区相当一部分地区的人口密度也还比较强,不光是有人口,而且这些人口他有一定的支付能力,他的收入水平到一定的层次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将来在中部有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很强的市场,这些地方对企业现在是有特别大的吸引力的地方。比如我们知道的有些利用新疆的棉花优势这样的纺织品成衣厂,这是特殊的例子,在新疆有可能能成功,但其它的厂家你要是建了厂你首先要考虑你的产品往哪儿销,你不能从非常边远的西部再千里迢迢的把产品运到东部、中部去卖,这样的话,你肯定没有优势。围绕着这些要素,我想那些企业会很看中中部,因为现在有两块,当然从国家投资角度讲你可以去往西部大规模的投,但是真的长远来讲的话得靠民间资本投资。如果没有企业投资,长远讲不可能有真正的持续的发展。
西部开发——政府的位置在哪里?
因为政府的这些大项目,有时候你很难准确的评价,因为不知它真正能不能收回到投资,我们过去的大的项目十有八九是没有办法收回投资的,有的项目从一开始就是建成完之后就开始赔,这种项目是非常多了,因为这个项目关键是看你怎么衡量他的价值了,因为有些价值是不能单纯从收益角度去看,像有些其他国家也有这样的工程,它不是出于纯粹的经济这样的考虑,而是出于整个的战略上意义的考虑,甚至会帮助平衡发展的角度考虑,但是有一点应该有充足的准备的,就是说有很多这样的投资,那么他的效益的显示会相当的漫长,而且缓慢,就是说很多的投资纯粹从经济上看来讲可能会是赔钱的。也有一些项目能不能真的帮上西部就很难说了,比如现在炒的比较热的天然气从西部引往上海,从上海听到的评价就是,这个价格比他们从国外进口的油价高很多,这样的话,凡是用油的人都成了西部的一种转移支付的一种途径了,这样的话,就会出现一个不公平的一种情况,一般的人的选择他自己设企业的话,他就要考虑他自己的利益,他未必要这么做,如果说这样下去有可能引过来之后,这种天然气可能没人用,这种情况下,这笔投资可能就帮不上西部。
西部开发论坛主题是市场化和政府的作用,从思路上来说,西部开发里面政府应该呈现什么样的作用和位置?市场应该占它多大的份额?它的作用又是什么?
现在还不光是西部开发的问题,就是整个的经济运作,甚至包括像东部,包括像高技术,比如硅谷、科技股,所有这些事情都面临这么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有一点我们得明确,所有的这些成功的例子都不是政府做出来的,都是市场做出来的,因为什么呢?就像斯坦福校长到北大来讲的这个道理,很多人误解为硅谷是计划出来的产物,实际上完全不是,很大一个恰恰相反,很重要一个特点就是政府并没有怎么去管他,谁能讲出硅谷政府管理的这个故事根本没有,这个事情包括斯坦福在内,它也没有怎么去太多的,它创造了一种宽松的条件,它最大的贡献就是当时的校长比较开通,他允许在很多学校不允许教师兼职去做创业的时候,他睁只眼闭只眼,这样的话就把他最初的创业的基础给打起来了,这件事恰恰是你管的松的时候他才做到了这一点。其实一个宽松的环境对有创造性的工作和有创造性的企业来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整个西部你要整个把它计划,其实我们以前计划经济搞了几次大的西部的开发了,这个你可以说是最大的,包括第一个五年计划,对西部的大量的投资,除了50年代,60年代的进一步,关于三线的建设,也是这方面的,这方面你如果说忽略市场,到最后形成一个摊子,最后这个摊子无论是生活还是产品都会存在着困难,这种事情我们肯定不应该重蹈这个覆辙了,这个大家也清楚,实际上,现在很重要一个特点,凡是由政府投的这些,比如你要投这些厂,投的这些工厂和这些公司,如果考虑市场上的这些主要因素的话,最终可能就会是一个有可能是一笔坏帐,最终这些都会背债在国有的金融体系上,这种事情肯定我们不需要再做了。
从政府来讲,我觉得政府不是说没有作为,政府其实是不但有作为,而且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因为整个西部开发,实际上这个也跟东部一样的,但是你怎么样创造一种开放,和宽松的环境,让这些人愿意在那里做,就是把它做好,而不是就是因为我们现在有的地方政府比较急功近利,有的时候要捞业绩,这种办法都会做,这种情况长远来讲肯定是不合适的,而且这个政策做起来就毫无章法,朝令夕改,有时往往都是人定的,这种事情会使外企不愿意去投资,所以这种格局,政府行为不改变的话,我想就是现在这种投资的结构肯定也不会改变,外商一般的做法还是从东部,逐步向中部逐渐扩散,但是他要跨过东部往西部做的话,你也没有特殊的吸引力肯定做不到,而且这种单靠政策,我们刚才提到政策只是几个因素当中的一个,可能并不足以压过其它的几个因素,而成为一个决定性的因素,而且还有一点,我觉得政府有一点事情是肯定能做的,但是很多的地方政府不愿意做,就是教育。长远来讲的话,还是得靠人,为什么硅谷在美国的西部能够崛起,因为他靠的这么一个--当时在一个荒凉的地方建起来--这么一个斯坦佛大学,但是中国我们现在并不见得具备像美国的西部,像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发展的这样一些条件,但是不管怎么说,你要是想能够保持在西部有发展,那么人将来特别是有一定教育素质的人肯定是在长远的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而且有可能是一个或者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我们都不是特别得愿意在这方面投巨资的。
西部开发未来能够给老百姓带来多少实惠?
这个就不能一概而论了,从媒体上可以得到的消息来看,有几个地方的收益是较快能看见的,比如像西安、成都,像这些地方他有人才优势,但是从已经看到的有些报道来看,地方政府有时候花了很大的钱接待各种各样名义的来访者也好,有的是访问者,有的人他是纯粹某种程度上的旅游者,这些到底是不是合适?可以做具体的评价,这些人在这儿实际上促进消费,他自己掏消费的话,那也是一种资源了,要是由当地出这个,那就很明显,实际上这可能会进一步使西部的,本来就比较有限的资源的一种浪费了,像这样一种情况,很难产生真正预期的效果。
教育是西部开发的根本动力,国家可以放开一些民营资本,让民间办学成长的更快些。应充分利用我们的制度的优势,因为教育和其他领域不太一样,我们总的来讲教育的整体的体制来是中央计划体制,这个我觉得并没有变,所以在如果在西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放宽一点,允许他进行各方面的尝试,这是有潜力的,而且也确实是有相当的可能性的,是一种值得关注的一个产业,当然说这里头不是简单完全放任自流,完全不发也不管,也不能这样做。但是现在这里头确实是有文章可做,长远来讲肯定是有很大一块空间可以发展,而且有一个很大的潜能可以释放出来。
西部并不具备资源优势,开发、保护和适应市场需求要并重。
任何一个资源,其实关键的问题它用什么样的方式同你的现实生产结合起来成为需求,能够在市场上实现它的价值,有些报道总是说哪里又发现了丰富的矿产,但很少考虑到市场,也许全球的市场都是过剩的,在制造业里面,并不是所有的矿产都很受欢迎。另一方面,任何的活动整体上都需要配套,比如你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有很多的活动都需要水,在西部恰恰水是最贫乏的,你要进一步开采的时候,如果水资源进一步紧缺的话,它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你其他资源的开采利用。整体上来讲,西部并不具备资源优势,就是从资源自然角度讲,我们有的时候报道,可能没有注意到,就是资源相互利用它内在的相联的关系。实际上像这种事情应该综合它的考察。
综合上述要素分析,我们会得到这样一个判断: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长远举措,单靠外部支持的经济发展是难以持久的,重要的是抓住机遇,打好基础,力争依靠内部机制实现长期发展。若干年后回顾这一段发展经历,我们或许会看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给中部带来的机会甚至要大于西部。事实上,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在吸引外资的增长率方面,尽管东部的总量最高,但中部的增长最快,而西部却处于停步不前的状况。 (胡大源/文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