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微博]”和中关村的8家公司成为财政部首批“股票期权制”试点单位
上市公司“中国联通”和中关村的8家高科技公司成为财政部的首批试点单位,在企业内部对部分经营者和科技骨干进行“股票期权制”试点。记者为此走访了国家财政部企业司和有关专家。
-高科技企业最符合三个条件
国家财政部企业司副司长李春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首批试点的9家单位都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企业初始的资本投入较少、资本增值较快、人力资本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效果显著。
他解释说,企业的资本投入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方面,企业依靠资本投入来获得利润。高科技企业的行业特点就是物质资本的投入相对较少,资本增值速度较快,在短期内就能收获较大的利润,所以“股票期权制”在这类企业中才有实施的可能。此外,人力资本在这类企业中作用明显,享受期权的人是企业中不可替代的经营者和科技骨干,离开他们,企业的经营状况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这类人享有期权,企业的其他员工也会对此表示理解。
李司长介绍,目前国内有不少民营的科技企业希望用这种方式来发展,上海、深圳的一些国有企业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此次由财政部牵头的9家企业又各有各的情况。目前国内有关期权的政策和法规环境还不成熟,其他类型的企业是否适合使用股票期权制还有待探索,试点将为此提供经验。
-试点企业纷纷低调应对
记者在采访财政部试点的几家单位时,却不约而同地被谢绝。各企业对记者均三缄其口。他们纷纷表示,试点的决定刚刚下来,具体的实施办法还没有出台。在试点的几家单位中有几家目前正在酝酿上市,股票期权制运作起来还有一些困难。此外,部分企业的老总还表示,目前国内实行股票期权制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很不成熟,对于今后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心存担忧。
一位不愿公布自己身份的“老总”介绍,股票期权的数量一般在公司的总股本中只占到一成左右,对自己的地位并没有较大的改变,但是股票期权制让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同时也与自己所做出的努力程度息息相关,这些作用是高薪所不能达到的。
另据一家已经实行了股票期权制的软件公司经理介绍,光靠工资吸引不住人才,你每月出1万块,别人就能用两万块把他挖走。股票期权制实施后,面对同行哪怕是知名企业的吸引,公司的这部分技术骨干都比较稳定,基本没有再流出去。
-企业员工乐观接受
记者了解到,中华英才网此前曾经做过一次网上调查,“给你股票期权,但是工资低一些,你愿意吗?”参与调查的2873人中,有1762人选择了肯定的答案,占总数的61%。据了解,目前国内大部分上市公司实行的是以工资、奖金为主体的传统薪酬制度,薪酬结构单一;同时,固定合同的支付方式使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者与科技骨干的年薪收入和公司当年的经营业绩基本处于脱离状态,并存在平均现象,股东利益、经营者利益得不到保障,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不利。
一位在高新企业工作的电脑工程师告诉记者,自己目前已经算是高收入了,再跳槽的话,工资收入也不会发生质的变化。而股票期权制却让自己看到了希望,企业的长期发展与自己的长期利益联系在了一起,如果企业发展得好,自己也会获得丰厚的收益,这让自己有接受挑战和风险的感觉。
-员工持股是最终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教授吴春波介绍,在企业内部对部分经营者和科技骨干实行股票期权制是个开始,最终的发展方向是:员工持股计划。具体说,就是领导层享受期权,企业员工享有购买股票的计划。
吴教授把员工持股计划形容成“四金”:金手铐、金色的梦想、金色的握手和金饭碗。金手铐是说,用企业发展所带来的丰厚收益把人“铐住”,使员工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金色的梦想形容股票期权制是一种长期报酬。金色的握手是指劳资管理人员,甚至企业经营者和普通员工在统一“战壕”里了。金饭碗是指得加倍珍惜自己的工作。
“在美国,90%以上的上市公司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吴教授说:“调查报告表明: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和没有实行之前相比:劳动生产率提高1/3;平均利润率提高50%;员工的收入高出25%至60%。”(本报记者陆纯报道 )